胡巧麗
(集寧區烏蘭小學 內蒙古 烏蘭察布 012000)
隨著國家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不斷推進,全國絕大多數(包括農村和邊遠山區)的中小學的教室都建設了不同層次的信息基礎設施(如白板、投影儀)和幾十萬多媒體教室,極大地改善了教學環境,推動了教育信息化的發展。不少學科,如語文、英語、物理等的教學方式和內容也因此變得更加多元。體育作為一門戶外學科,教學設施的改造升級似乎也不會對這個以運動為主要內容的學科產生影響。但事實并非如此。事實上,關于體育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的嘗試一直都沒有停下,多媒體在體育教學中同樣具有實用價值。
一是承載信息時所使用的符號系統,如文字;二是存儲和加工、傳遞信息的實體,如書本、錄像帶。
教學媒體溝通了教與學,在教學過程中起橋梁作用。教科書的產生、教具的使用、音像材料的出現、多媒體和互聯網的飛速發展都是教學媒體歷史上四次巨大進步。
按媒體表達,可將教學媒體分為口頭、印刷、電子媒體三類;通過媒體作用的感官和信息的流向,可以將教學媒體分為視覺、聽覺、視聽、交互四類。其中,電視、電影、光盤屬于視聽媒體,而計算機和互聯網則屬于交互多媒體。
(1)穩定性:可以穩定地記錄存儲信息,如可以把圖片、文字乃至音頻存進移動硬盤里,在需要時使用;
(2)傳播性:教學媒體可以通過互聯網把信息遠程傳遞,使信息在一定范圍內得到再現;如果將這項技術進行全國聯網,那么全國就可以公用一套教學資源,實現信息共享;
(3)重復性:教師準備好的資料可以長期保存,重復播放,在需要時一次次地被使用,十分適應小學生理解知識能力欠缺、掌握技能的能力稍弱的缺點;
(4)組合性:教學媒體可以組合使用。將幾個技術結合在一起形成的新的媒體:幻燈片、交互視頻;利用組合的媒體技術輪流或同時展示各自的信息的多媒體組合教學;利用數字化技術,將各種信息諸如圖、聲畫等合在一起統一處理。組合性也指通過一種媒體傳遞另一種媒體的信息,如幻燈片、投屏設備;
(5)工具性:多媒體再怎么先進方便終究還是工具,還是會被人所控制,多媒體技術只能代替教師實現部分功能,不可能取代教師的地位;
(6)獨立性:教學媒體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脫離教師主體。例如慕課和學堂在線,都是優秀課堂錄頻獨立完成授課的例子。
多媒體始于新型教學媒體,它不是簡單的多種媒體的組合,而是綜合了多種技術,并由計算機對其進行加工整理后的功能工具。加上計算機互聯網的發展,多媒體可以提供圖片、音頻等不同形式的信息,還可以補充知識。利用多媒體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生主動性、積極性乃至創造性的發揮;提供的外部刺激的多樣性有利于知識的獲取與保持;可實現對教學信息的組織與管理;有利于自主學習。
利用多媒體可以把枯燥抽象的知識用更加活潑具體的方式(如圖像、視頻等)展示出來,吸引學生注意力;學生在學習一些體育動作時往往不會一遍掌握,需要教師不斷重復示范,這時如果借助多媒體的功能重復播放教學視頻,并且在一些關鍵位置暫停具體講解,則既可以減輕教師負擔,也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提高課堂效率。例如可以引進體育游戲,讓學生模擬策略、動作,在討論和競爭中更加了解要學習的運動。
(1)有利于學生與老師的互動,增加趣味性。
生動的畫面總比老師的接說來得生動有趣,老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時刻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并及時做出反饋調整。
(2)擴大學生知識面,開拓學生視野。
通過多媒體互聯網可以補充很多其他相關知識,有助于學生發散性思維的培養,幫助擴大學生視野,對教學內容的掌握更加全面;課堂上還可以播放各類比賽,幫助學生了解運動規則,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到競技體育的激烈和熱血,激發學生對運動的興趣。例如播放足球比賽的視頻,通過講解讓學生了解到足球運動中規則的細節,既讓學生學到了知識,同時激發了學生對運動的興趣。
(3)通過聯網而擁有的優勢。
因特網上的教育信息資源給多媒體教學帶來了得天獨厚的優勢,具有以下特點:
信息形式的多樣、信息獲取的便捷、信息的共享性、信息的交互、內容的豐富。其中,信息的共享使得教學資源可以被所有訪問對象所使用,方便教學資源庫的統一和建立;信息的交互性可以實現雙向交流,便于老師及時掌握學生動態并作出反饋;內容的豐富性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大量信息和資源,同時可以方便老師學習、交流教學案例。
課件主要以PPT為主,還包括補充視頻、音樂、圖片等。教師在制作視頻時可能會有以下問題:內容過于冗雜,結構組織松散。過于重視PPT的華麗所以核心知識太過分散,導致學生抓不住重點,注意力無法集中;或者文本太多,過于強調知識的掌握,使PPT看起來枯燥死板,喪失了原本可以使內容更加豐富的優勢。
由于體育教學大多是戶外進行,傳統的教學方式就是老師親自示范再指導學生,不會使用教室,更不用說課件多媒體了。所以當務之急是改變老師的教學觀念,讓他們體會到多媒體教學比傳統教學方式所具有的巨大優勢;有些老師沒有使用多媒體教學的經驗,需要學習自己制作課件,準備材料。
還有不少老師認為體育就是單純地鍛煉身體,沒有意識到競技精神、團隊合作精神在運動中培養的重要性;有的學校甚至連基礎的運動設施都配不全;學生也只是把體育課當成課外活動或者加長版的課件休息,過度放松,無法滿足學生生理成長的需要。
小學生年齡小,體力不強,所以不宜進行長時間高強度的活動。要在保證學生安全的情況下進行教學,避免引進危險動作而對學生造成不好的引導和示范;合理安排運動量,避免體力透支;在講解動作時注意標注關鍵動作和容易受傷的部位和細節,不僅要教學生知識,還應當教會學生基本的自救手段,讓學生提高安全意識,學會保護自己;例如在教授跳遠時,既要讓學生熟知規則,同時也要利用多媒體分解步驟,在關鍵部分和可能出現危險的地方反復強調;同時要兼顧教學的趣味性,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引入圖片、音樂、視頻甚至游戲,全方位、多角度地幫助學生掌握教學內容。
部分老師的觀念還停留在多媒體沒有普及的年代,殊不知時代在進步,廣播體操都換了好幾套,教學觀念總不能一成不變吧?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今小學生心理生理狀態。因此要將教學方法建立在教學規律的基礎之上。同時要積極利用現代科技帶來的優勢,創新教學方法,將多媒體教學融入教學活動中;積極跟上時代,擁抱科技,擁抱進步,順應技術的發展,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多制作、使用課件、多媒體,充分利用好多媒體技術所帶來的便捷優勢。改變原有的、以戶外教學為主的教學觀念,積極轉變,變為以戶外教學為主、多媒體教學為輔的教學觀念。
不同的老師有著不同的教學理念,教學習慣、方法也各不相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老師要積極交流,互相探討,找到最適合自己學生的方式方法。多媒體為此提供了物質基礎。老師可以將課件里的多媒體素材,如文本、圖像、音頻、動畫、視頻等上傳至互聯網,可以把教學實踐中成功或者失敗的、有代表性、可以引起其他人學習思考的案例傳至教學平臺,共訪問者共同查看共享,這樣做可以方便學習其他地區老師不同的教學方法,從而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率;不斷學習、不斷交流,共同進步;也可以讓學生直接觀看其他老師的課堂錄屏,讓學生換個角度學習。
許多老師雖然表面上接受了多媒體教學和新技術的發展,但其實并沒有很好地順應它們,無法制作出實用可行的課件,做出來的PPT華而不實或是枯燥無味,不是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將他們的注意力放在華麗的表面上,就是讓學生沒有興趣學習,甚至對課程產生了抵觸心理。教師在制作課件時既要保證知識點的掌握,也不能忽視內容的趣味性。不斷采取新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小學生尚處于身心發展不成熟的階段,對其進行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僅可以幫助他們學會掌握基本的自救意識,更重要的是可以讓他們從小就樹立安全意識,養成習慣,自覺避免可能出現危險的地方,遇到危險后能夠通過自救保護自己和伙伴。教師首先要教會學生正確科學的運動姿勢,避免學生因為姿勢錯誤而給身體帶來傷害。上課前老師要反復強調安全,對于可能出現危險的部分反復說明,努力把安全隱患降到最低。學校應該完善體育設施,及時對損壞的設備進行更換,避免一切可以避免的事故的發生。
小學是人生路上的起點,也是三觀初步建立的階段。任何科目的教學都要注重品德和技能的同時培養,引導學生向善。體育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更能發揮自己的優勢,通過直接的感官體驗讓學生明白道理。體育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競爭意識、競技精神,讓學生在體育運動中學會與他人配合,學會分工;在比賽中體會到競技體育的殘酷和現實,讓他們能夠對每一支隊伍都有同理心,不嘲笑失敗者,而是尊重每一位拼搏到底的人;體育還可以培養學生不服輸、堅持到最后的競技精神,讓學生們在汗水、血與淚中學會堅持,學會拼搏,學會永不言敗。
多媒體可以提供更加豐富的教學資料,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幫助學生培養終身運動的意識和習慣。
多媒體為教學活動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尤其是在體育運動中,為多媒體的使用提供了更加豐富靈活的形式。遇到復雜動作或者規則比較多的運動中,教師可以先使用多媒體對動作或規則進行講解。動作復雜可以通過暫停的方式簡化,反復強調、反復播放也可以使教師不用一遍又一遍地示范,減輕了教師的負擔;規則比較復雜的運動,教師可以通過播放范例視頻的方式為學生講解,對不同的規則都可以照顧到。在教室掌握后,在實踐中教師就可以少了許多負擔,有更加充足的時間對學生進行一對一指導糾錯,提高課堂效率。
多媒體教學提高了課堂效率,給了老師關注個體的可能。老師要善于觀察并發現學生的長處并加以培養。對于擅長體育運動的同學,培養他們的潛力,讓他們找到適合自己、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對于不太擅長體育運動的學生,要多鼓勵。
多媒體教學如今已經是大勢所趨,總有一天將徹底取代傳統教學方式。體育也是一門學科,不僅要掌握運動知識,也要培養運動技能、樹立安全合作意識。老師要盡快學會掌握多媒體這個工具,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