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敏
摘要:財務管理工作的優劣對于事業單位的日常業務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作用,因而必須密切結合新時代的特征,采取有力措施來提升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在這種背景下,本文從充分應用信息技術、打造財務風險防范體系、強化新時代財務管理人員職業道德三個方面著手,分析了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水平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水平;提升措施
一、充分應用信息技術,提升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水平
現今信息量日趨龐大,信息分析的需求也日趨增加,通過系統自動產生多維度分析報表已經是當今經濟社會財務管理趨勢。過去以來許多財務軟件商在報表處理上均是將系統的制式報表匯出Excel,再通過人為加工編制管理面的分析報表,不僅費時,也容易增生錯誤率,錯失決策的時效性與正確性,容易誤導單位財務管理未來方向。綜合數字化的財務信息系統能讓事業單位實時取得重要的財務數據,并能通過自行篩選功能編制出符合自身需求的財務報表,讓多維度分析報表實時產出,不僅大量縮減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人員編制報表的時間成本,也節省財會部門的人力成本及系統商定制化費用,有助于讓事業單位快速編制出符合財務報告準則的財務報表,管理會計方面的各式分析報表也能實時產出。面對大數據與云端的趨勢,財務信息系統有助于事業單位提升財務管理效率,開創全新的財務數據與策略價值。
為便于跨領域與跨系統整合,以達到財務面、業務面、資源面等更多層面的分析需求及相關領域的整合分析,事業單位在采用財務信息系統時,除了保證能通過因特網與瀏覽器操作系統,也應盡力能在手機與平板上實時瀏覽財務分析數據,經由軟件將數據圖像化,滿足自身多維度分析的廣度與深度。此外,事業單位還可以將財務信息系統與Microsoft Power BI 整合,實時匯整數據,并享有諸多分析圖表與Dashboard的應用,讓信息工具輔助自身財務管理工作,使分析數據流通應用。總體而言,一套具備易用性與高彈性的信息系統,是事業單位財務工作人員的實務利器,在管理會計視角下,有必要通過科技手段提升財務管理的產值,同時強化財務管理的深度與廣度。
二、打造財務風險防范體系,提升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水平
(一)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風險來源
一是會計工作環節的風險。這類風險一方面體現為在會計工作中存在的虛開發票、作假報表、私自挪用單位資金、違規操作等,另一方面則存在于結算環節,表現為偽造相關票據及票據造假等狀況。所有這些行為從表象上來看屬于會計風險,但從性質上來說則屬于經濟犯罪范疇,因而危害性大,事業單位需要特別加以重視。
二是財務管理工作的風險。這種風險主要來源于粗放式經營模式。這種模式的最大危害在于對成本核算不夠重視,從而可能極大地提升財務成本風險出現。這種風險雖然不存在經濟犯罪問題,但是卻直接導致事業單位日常業務工作的低效率與資金浪費,長此以往甚至會延伸為影響范圍更廣的經營風險。
三是財務管理人員綜合素質風險。這方面的風險主要來自財務管理人員兩方面的素質問題:一類是業務素質問題,突出體現為財務管理人員不具備嫻熟的財務工作技術,面對工作當中出現的問題,往往沒有有效的方法加以解決,而是采用得過且過的態度來看待,從而最終發展成為巨大的會計風險;另一類則是財務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存在不足,對于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存在以私利導向的工作問題,通過工作便利編制假賬、篡改報表等方式來為自身獲取利益,最終引發嚴重的會計風險。
(二)風險防范策略
第一,從制度層面加強財務風險監督力度。事業單位應制定相應的制度文件,這不僅包括針對財務風險處理的獎勵與懲罰制度,更應出臺系統性的財務風險防范與治理流程文件,使得在出現風險時,能夠像普通業務一樣,得到高效率處理。與此同時,還應當定期開展內部審計制度,將財務風險出現的苗頭及時撲滅,以防發生更為嚴重的風險問題。此外,針對單位的實際情況,事業單位應注意梳理各種業務流程,加強部門之間的聯系和協作,堵截可能產生的風險點,并完善審批流程。
第二,建立財務風險防范的預警體系。這種預警體系應具體做好兩方面工作:一方面,事業單位應確定財務風險預警指標,最好量化它,采用相應的模型來確定財務風險的發生率;另一方面,財務風險預警指標與預警值保持高度一致性,如果在實際情況下,我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不斷調整和糾正,保持高虛擬值與實際觀察的統一性。
第三,加強對財務管理人員的管理。財務管理人員不僅是財務風險的可能來源之一,更是及時發現財務風險的重要人員。鑒于此,事業單位應充分發揮好財務管理人員的作用,在通過開展培訓活動提升財務管理人員業務素質與職業道德素質的同時,賦予他們監督財務風險的職責與權力,保障財務風險可以在最專業人的眼中發現,在最專業人的手中處理。
三、強化新時代財務管理人員職業道德,提升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水平
財務管理人員因為具備有獨特的專業與社會功能的重要性,為了使財務管理人員能作好自身本職工作,其職業道德規范要求其必須以“正直、公正客觀及獨立性”的立場進行工作。而何謂財務管理人員的“正直、公正客觀及獨立性”?具體來說,財務管理人員職業道德規范對“正直”的要求是財務管理人員應以正直嚴謹的態度,執行專業的服務;對財務管理人員的“公正客觀”要求是在開展財務工作時,既需要維持公正客觀立場,又應避免偏見、利益沖突或利益關系而影響專業判斷。公正客觀立場包括應于信息提供與使用者間,不偏不倚,并盡專業上應有之注意;而“獨立性”則包含對于形式上與實質上的要求,尤其是在執行財務報表的查核或核閱時都必須維持獨立立場,公正表示其意見。
比較來說,在新時代背景下,財務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規范中對于“獨立性”的要求更為嚴格,包含了自我利益與上級主管的利益沖突都應該注意回避。財務管理人員的獨立性可能受到自我利益、自我評估、辯護、熟悉度及脅迫等因素而有所影響,因而事業單位相關部門對于財務管理人員工作的獨立性有維護的責任,必須考慮所執行的工作內容對獨立性的影響為何,并建立可消除前述影響或使其降低至可接受的程度措施。當有發生重大影響獨立性的情況時,事業單位相關部門應采用適當及有效的措施,以消除該項影響或將其降低至可接受的程度,并記錄該項結論。如果完全無法消除對獨立性或將該影響降至可接受的程度時,財務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要求該財務管理人員必須拒絕執行該項工作。總的來說,在新時代背景下,財務管理人員高標準的職業道德規范對于財務管理人員具有拘束力,必須重視。
提升職業道德必須以提升職業技能為前提,在新時代背景下,財務管理人員有必要強化這方面能力,從而更好地履行會計職業道德要求。這其中,最重要的是擁抱科技及創新。應用大數據及人工智能(AI)是會計工作的未來趨勢。如何應用大數據,效率化制程、精準化營銷及決策,是現今焦點議題。其背后所探討的是分析能力、學習能力(包括學習如何有效率去學習),以及通過設計思考,從根本去研究問題的本質,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這些能力并不是機器或人工智能可以輕易取代的。因此,在這股浪潮下,財務管理人員必須了解科技發展趨勢,建立基本科技能力,應用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有助于提升工作的績效及表現。
總體而言,在信息化技術廣泛應用的背景下,事業單位必須從信息技術入手,不斷改進和創新財務管理方式,完善財務管理體系,才能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財
參考文獻:
[1]潘念萍,周艷娥.機關單位會計人員職業能力及其考評優化探析[J].百色學院學報,2018 (06).
[2]陳志斌,吳敏.機關單位會計信息對行政權力運行的影響路徑研究[J].會計研究,2018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