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秋云
摘要: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和學校規(guī)模的持續(xù)擴大給我國高校管理工作帶來了巨大挑戰(zhàn),尤其是在財務管理方面,傳統(tǒng)的財務管理模式已經無法適應復雜的現實環(huán)境,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高校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本文從內部控制角度對當下高校財務管理中出現的問題一一加以闡述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具有針對性的策略,力求使財務管理工作更加規(guī)范和科學化。
關鍵詞:內部控制視角;財務管理;高校
高校財務管理的工作內容包括開展教育活動、購置教學資源、編制各項經費預算等等,傳統(tǒng)的財務管理效率低下,無法充分發(fā)揮財務管理工作的相關職能。通過在高校實行內部控制能夠保障科研和教學工作的順利展開,在內控視角下對高校財務管理狀況進行分析能夠幫助人們更全面地發(fā)現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避免資產流失和資金浪費現象發(fā)生,有助于進一步提高資源利用率、提升科研及教學水平,能夠顯著增強高校競爭力。
一、內部控制視角下高校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良好的內部控制環(huán)境
控制環(huán)境是內部控制各要素的開展基礎。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受計劃經濟影響,高校教育經費大部分由學生學費和國家財政撥款組成,隨著教育改革的持續(xù)深入,高校籌資渠道逐漸增多,傳統(tǒng)的財務管理模式也取得了進一步發(fā)展。作為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主體,財務工作人員的專業(yè)水平高低直接關系到財務管理工作的成效[1]。目前,有相當一部分高校領導僅僅從相關文件或制度上對內部控制加以了解,對實施內部控制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無法有效協調各機構開展內部控制,這就導致在財務部門中內部控制形式化嚴重,財務工作人員缺乏主動性,風險防范意識和風險控制能力不足,使得高校在擴大規(guī)模的發(fā)展過程中時常出現負債或虧損現象,更甚者還會引發(fā)財務危機。
(二)缺乏科學的財務管理制度
我國高校財務管理制度的主要內容包括預算管理、收支管理、財務分析、財務審批、財務監(jiān)督等等,作為高校建設的重要構成部分,當前財務管理中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首先,相關管理體制不合理,在具體管理中沒有明確的權責劃分,一旦出現問題,各個部門之間互相推諉,嚴重影響著工作質量和效率。在財務管理核算方面,目前我國高校的會計制度更加側重于資金預算和收支核算方面,并不能全面反映高校實際財務狀況[2]。隨著支付形式的多樣化和高校經濟行為的復雜化,傳統(tǒng)的以現金收付的核算原則已經落伍,在差旅費、實習經費等方面的管理方式也無法適應當前時代。其次,高校財務管理缺乏健全的考核和激勵系統(tǒng),無法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針對性的業(yè)績考核和準確的評價,自然也不能合理地給予獎勵或成懲處。部分高校雖然制定了一系列的獎懲措施,但是在具體實施中由于缺乏嚴格的監(jiān)管,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長此以往,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必然會收到打擊,工作效率也會隨之降低,在這種情況下,出現財務問題的概率會大大增加。此外,當前高校財務分析體系尚不完善,針對高校財務開展全面分析的能力較為欠缺,尤其是在基建和對外投資方面關于成本和收益的分析嚴重不足,缺乏必要的風險意識,無法為領導者進行決策提供相應的幫助。在高校資產管理運作方面,也沒有做到合理的分析,導致資金運作率低,無法滿足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需求[6]。
(三)缺乏健全的監(jiān)督管理體系
高校相關財務信息公開化程度普遍較低,除了上級部門和審計部門的檢查之外,基本不受外界人士的監(jiān)管,在此背景之下,高校的財務管理工作難免會出現資源浪費、資金收支不明以及貪污腐敗等現象[3]。目前,很多高校雖然在一些重點領域及崗位中設立了相應的財務管理監(jiān)管制度,但是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為了應付上級檢查和考核而設立,并不符合自身情況,因此也無法真正發(fā)揮監(jiān)管作用。
二、內部控制視角下優(yōu)化高校財務管理的具體策略
(一)提高財務管理工作人員業(yè)務水平
高校財務管理人員的能力高低直接影響著財務管理工作的成效,因此,高校應更加重視培養(yǎng)財務管理人員的內部控制意識,提高大家對內部控制重要性的認知,應加強對相關人員工作職能的培訓和考核,不斷提升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工作積極性,使其能夠嚴格遵守工作規(guī)章制度,更好地開展資產管理和內部控制等工作,進而提升財務管理工作效率。
(二)采取精細化科學化財務管理制度
高校的財務管理制度需要適應高校的穩(wěn)步發(fā)展,需要與社會經濟環(huán)境相協調,因此財務管理人員應注重對精細化財務管理制度的充分應用。在財務預算、資產管理、教育成本等各個環(huán)節(jié),應進行嚴格規(guī)定,在切實完成各項工作內容的基礎上保證財務管理的科學性和精細化程度,以提升財務管理工作的效率[4]。借助信息化科技技術,可以對資產管理系統(tǒng)進行不斷優(yōu)化,高校通過實行網絡化財務管理模式,能夠實現資產管理的制度化、規(guī)范化以及法制化,有助于減少了現金流動頻率、減少財務人員的人為疏失,減輕工作壓力,有助于大幅度的提升管理效率。
(三)提升風險意識進而強化管控能力
高校相關領導者應首先樹立較強的財務風險管理意識,對財務管理的各個階段進行嚴格的風險管控。在事前應建立預警機制,對風險因素加以具體分析并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盡可能地在事中將風險控制在一定程度以內。高校各級部門應確定相關責任主體,加強財務分析和核算,著重避免盲目擴建和增貸風險,積極引導高校開展科學化的管理。
(四)建立、健全內部監(jiān)督和評價體系
財務管理工作想要真正發(fā)揮效力,必須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內部監(jiān)管機制。高校應結合自身狀況,積極整合各方資源,做好各部門之間的協調工作,建立切合實際的監(jiān)督和評價體系,各級主管單位應加大對財務風險的管理力度,做好對財務狀況的實時監(jiān)管和分析[5]。其次,高校應逐步推動財務信息公開化,進一步提高財務收支的透明度,以實現社會對學校財務管理工作的有效監(jiān)督,促使財務管理制度更加規(guī)范化、科學化、民主化,同時也保障了廣大師生的知情權和建議權,有助于促進高校健康穩(wěn)步發(fā)展。此外,高校內部也應設立專門的監(jiān)督機構,通過與外部審計機關進行聯系提高審計力量,加強對校內各級財務機構的管控,提升財務管理水平。三、結語
高校是我國教育體系中極其重要的一環(huán)。隨著社會經濟發(fā)展,教育普及程度持續(xù)上升,高校的學生基數不斷增大,使得高校管理難度增加,財務管理內容也日益復雜。一旦高校財務管理方面出現問題,必然會影響到教學和科研等活動的順利開展,因此各高校應立足實際,不斷完善財務管理制度,著力提升財務管理水平和財務工作效率。我國高校實施內部控制的時間較晚,相關體系尚不完善,很多高校沒有將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互相融合起來,導致內部控制效果較差。鑒于此,在接下來的財務管理工作中,應加強人才培養(yǎng)、不斷健全內部管理機制、完善財務監(jiān)管體系,促使高校持續(xù)穩(wěn)步發(fā)展。財
參考文獻:
[1]宋玉芹,徐叢棟.內部控制視角下高校財務管理分析[J].企業(yè)改革與管理, 2018,No.324 (7):129+131.
[2]李珩.內部控制視角下高校財務管理分析[J].企業(yè)改革與管理,2016 (23):116-116.
[3]韓金岑.內部控制視角下的高校財務管理分析[J].時代金融,2017 (15):266-267.
[4]陳文川.內部控制視角下高校財務管理問題研究——以A大學為例[J].財會通訊,2016,No.702 (10):59-62.
[5]吳玉芳.內部控制視角下高校財務管理的研究[J].科技經濟市場,2018 (2):53-54.
[6]崔玉良.內部控制視角下的高校財務管理優(yōu)化研究[J].北方經貿,2017 (7):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