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金
摘要:成本管控是會計事務所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其獲取競爭優勢的有效手段之一。美國著名管理學家邁克爾·波特所提出的成本領先戰略說的就是通過實施成本管控策略來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優勢,通過追求低成本設計、嚴格進行成本控制來提升事務所的經營效益,提高其運營管理水平。
關鍵詞:會計事務所;成本管控;策略
一、會計事務所成本構成及其特點
會計事務所的主要業務內容為提供審計簽證、咨詢等服務,業務服務的特殊性決定了其成本構成不僅包括一般的人、物力成本,還存在一定的風險損失成本。會計事務所與一般企業不同,其經營是以項目為載體的,不同的項目風險情況是不同的,同一項目在不同時期的風險也存在較大差別,風險的復雜性也就導致了成本的損耗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加大了項目成本管控的難度。會計事務所的審計項目的成本管理主要包括成本的估算、預算以及控制等內容,其中成本控制最為關鍵的環節。目前,許多會計事務所主要是采用項目工作分析表,人力資源分析表以及外勤經費管理表等來估計和控制審計項目成本。除了審計項目成本外,會計事務所的成本還包括維持其正常經營運轉的日常成本,這部分成本不完全反映在項目成本中,需要獨立地進行管控,如一些大額的人員、房屋、辦公等固定費用。
二、會計事務所成本管控策略
(一)從戰略層面制定成本管控策略
戰略層面上的成本控制管理是從事務所全局出發,運用戰略管理理論和成本管理方法進行融合,從戰略角度處理成本信息,以增強成本控制的綜合效益。目前,使用較為廣泛的戰略成本管控策略包括兩種,分別是以作業成本法為主導的成本管控策略和以價值鏈為主導的成本管控策略。
以價值鏈為主導的成本管控策略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展開分析:首先,分析事務所的內部價值鏈、競爭對手的價值鏈以及行業價值鏈,準確地把握事務所當前的內外環境,自身的經營狀況以及所面臨的來自競爭對手的挑戰和威脅,通過價值鏈分析,找出企業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改進的地方。其次,利用SWOT分析法,運用多種競爭戰略相結合的模式,找準成本控制戰略定位,有針對性地開展成本控制活動。最后,結合成本動因分析方法,對事務所規模、技術以及學習和溢價等方面進行結構性成本動因分析,對事務所全體員工、全面質量管理等方面進行執行性成本動因分析,在通過成本動因精準地識別成本消耗關鍵環節后,有效地進行成本控制,以達到戰略成本管控目的。
以作業成本法為主導的成本管控策略相比較價值鏈來說更為具象化[2],操作起來較為復雜。基于作業成本法進行成本控制首先要明確成本要素,一般包括人工成本、差旅費用、辦公費用、辦公場所租金、培訓費用、折舊費、職業責任保證金、行業會費、各項稅費等。其次要全面梳理事務所的業務流程,會計事務所的業務通常包括企業財務報表審計業務、專項審計業務、新三板掛牌審計業務等,以報表審計業務為例,可分為審計業務的承接與簽約、制定審計計劃、進行審計測試、出具審計報告、后續跟蹤審計。然后是按照作業成本法的“產品或服務消耗作業,作業消耗資源”的基本原理來確定審計作業,劃分作業中心。最后,也是最為關鍵的一個步驟,就是以作業成本法為基礎設計會計事務所的成本核算體系,以有效控制成本。成本核算體系的設計分為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按照業務流程確定審計作業。根據上文對業務流程的分析可將作業分為:前期情況調研作業、簽訂審計合同作業、制定審計計劃作業、控制測試作業、審計復核作業、出具審計報告作業等多項內容,如果事務所承接的業務內容中含有新三板掛牌審計,可能還包含股權改制作業、審計驗資作業以及盡職調查作業等。根據重要性原則,可以將相同類別的審計作業,進行歸類,并建立作業中心。
第二,結合資源消耗所形成的作業成本,找出因果關系,確定資源動因。資源陣營確定后,選擇其中最為關鍵的因素作為成本動因。如表1所示,為某會計事務所成本動因表示例。
運用作業成本法能夠準確地進行成本費用的歸集和分配,更為清晰地把握事務所各個環節的成本消耗情況,結合成本的核算分析結果,事務所的成本管控人員可以通過減少無效的不增值作業流程,降低關鍵環節的資源浪費來有效地進行成本控制。同時,還能以此為事務所的預算編制提供更為細化、準確、完整的參考依據。以作業為基礎編制預算,可以幫助事務所合理地確定項目計劃人數、項目運行成本、項目資金籌集渠道,從而做好成本的事前控制。不同的作業類別的劃分,可以將成本管控的責任明確地落實到各個部門及崗位,通過以作業成本責任為依據實施績效考核,有效地激發了事務所員工的成本管控積極性,提升了成本管控效率和管控質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事務所的審計項目經營風險,減少審計風險成本。
(二)從項目層面制定成本管控策略
項目層面的成本管控策略是從每一個具體的審計項目出發。其與戰略成本的區別在于研究的范圍是某一個具體的審計項目,而不是事務所的全部成本管理。會計事務所通常是以項目為基本單位,確定收入并核算相應的成本,也主要是由于注會這個行業的特殊性,使得事務所從接受客戶委托、擬定審計計劃到最終出具審計報告,都是針對特定的審計項目或者審計客戶而言的。不同的審計項目成本控制的內容千差萬別,如由于審計的類型不同,包括經濟責任審計、預算審計等,由此產生的審計項目成本也必然不同。從項目層面制定成本管控策略一般從項目成本管理生命周期和項目成本控制鏈兩個方向著手。通過項目成本為生命周期分階段對各個成本內容進行分析和研究,然后通過構造成本控制鏈,以預算為前提進行成本控制。
(三)從日常經營層面制定成本管控策略
日常經營層面是對事務所日常運營成本進行管控,其策略的制定主要是為了對戰略成本以及項目成本進行補充和完善,以進一步健全事務所的成本管控體系。日常成本分為兩個部分的內容,一是人力成本,即維持會計事務所日常運營所需的管理人員費用和一些非項目組的人員費用。二是公用稅費。包括房屋租金、辦公用品消耗、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以及向國家繳納的各種稅金等。另外還包括中介費用、物業費用、業務招待等其他費用。對這部分成本費用要盡可能以戰略成本和項目成本管控策略為指導依據,在確保事務所經營正常有序運轉的前提下,盡可能降低這部分的成本損耗,以促進經營效益的最大化。
三、結束語
總之,在國際化發展的大背景下,會計事務所要想獲取充足的發展空間,提升自身的綜合收益水平,就必須采取一定的成本管控策略,以增強其核心競爭優勢,促進事務所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財
參考文獻:
[1]馮毅.基于質量成本的會計師事務所發展機制及策略分析[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8,235 (12):97-99.
[2]洪玉坤.作業成本法在TZGJ會計師事務所中的應用研究[D].安徽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