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平



摘要:考場作文決勝的關鍵在于能夠快速立意。本設計從依托教材、活用教材出發,旨在培養學生判斷、歸納、概括、求同等思維能力,提高分析、比較、評價、整合、思辨等思維能力。通過聚焦教材典型文本,探索如何從與“我”、與他人(物)、與社會三個維度立意,引導學生主要從自我成長、體驗生活、親近自然、勵志向上、關注社會百態五個方面立意。
關鍵詞:三維; 立意; 思維訓練
一、 教學目標
1.培養立意思維能力。
2.掌握選取最佳立意角度的方法。
二、教學重點:培養立意思維能力
三、教學難點:圍繞命題材料多角度立意
四、教學方法:講授法、合作探究法
五、教學對象:九年級學生
六、教學過程
(一)明“意”之義
導入:立意就是確立中心思想。王夫之曾說過“意猶帥也,無帥之兵,謂之烏合”,文章亦是如此。凡是為人喜讀不厭的文章,無一不是在立意上下功夫。文章之“意”,如中樞神經,統領全文,貫穿首尾,制約每段,支配每句,故“意”在筆先。
(二)尋“意”之范
活動一:依托教材,尋蜜采珠
認真回憶兩組七至九年級部編教材課文內容,完成思考題。
思考1:第一組和第二組文章選材各有什么共同點?
明確:第一組選材都是以景或物為主,我們稱之為以景物為題材的文章。第二組選材以人事為主,我們稱之為以人事為題材的文章。
(設計意圖:依托教材,走進教材,用好教材,從教材中習得技巧和方法。讓學生清楚材料的類別。培養學生歸納、概括、求同的能力。)
思考2:以小組為單位,根據文章的意旨對各組中的篇目進行分類,并討論各類文章是從哪個角度立意的?嘗試用表格的形式記下探究結果。(表格內容包括原文立意、立意角度等)
師生優化表格預設:
(設計意圖:通過梳理已學文本,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同一題材不同立意的原因。旨在培養學生分析、綜合、比較、概括、歸納、整合能力。)
(三)究“ 意”之道
活動二:總結歸納,構建思維
思考1:請同學們思考,上述兩組材料在立意思維方面有哪些地方相同呢?
從以下三個維度入手,文章可以這樣快速立意。師生合作探究結果,教師用思維導圖總結如下:
(四)用“意”之技
活動三:例文指引,實戰演練
請仔細閱讀下面兩組材料,完成練習。
材料一:2019年揚州中考作文題。生活中處處有“頂”,你看,一粒種子,頂出土層;一只海燕,頂風冒雨;一座大山,頂天立地;一個團隊,合力相頂……他們都頂出了獨屬自己的春天! “頂”意味著承受,擔當,碰撞,支持……請以“頂出一個春天”為題,寫一篇文章。
材料二:2019年揚州中考作文題(改編版)。生活中處處有“頂”,你看,一粒種子,頂出土層;一只海燕,頂風冒雨;一座大山,頂天立地;一代偉人小平,為中華民族頂出了繁榮富強之天……他們都頂出了獨屬自己的春天!也給他人頂出了一片藍天。“頂”意味著承受,擔當,碰撞,支持,成長……請以“頂出一個春天”為題,寫一篇文章。
思考1:請你從三維角度為文章立意。然后用三句話把文章的主旨表達出來。
思考2:兩則材料在立意上有何異同。
(設計意圖:出示兩則相似的材料,材料二在材料一的基礎上刪掉了一句,增加了兩句。培養學生從材料中找到最佳立意的維度。旨在培養學生分析、判斷、評價、思辨的能力。)
思考1答案預設示例:
1.只有自己鞭策自己才能為自己頂出一個百花盛開的春天。(從自我成長角度立意,適合材料一、二。)
2.我知道,嬌氣的富二代走不遠也飛不高,因為他的人生字典里沒有“勤”,自然無法頂出一個春天。(從社會某種現象反向立意,適合材料一、二。)
3.白衣天使,你們為中華民族頂出陽光燦爛的春天。(為近期赴武漢的醫務人員展現民族精神立意,適合材料二。)
4.父母就是頂梁柱,為家人頂出一個溫馨的春天。(從他人角度給我的體驗立意,適合材料二。)
5.不管哪個民族,總有民族脊梁撐起民族的天。(從社會角度立意,適合材料二。)
思考2答案預設示例:材料一主要重在個人體驗,主要從自我維度立意。而材料二立意的維度更廣,可以從自我、他人、社會等維度立意。
總結:立意的最佳角度應由材料文字決定,當有多個立意角度時則應根據自己的寫作能力,揚長避短。
活動四:總結歸納,發展思維
考場上快速立意從與自我、他人、社會三個維度。主要從以下五個方面立意, 即自我成長、體驗生活、親近自然、勵志向上、關注社會百態立意。
活動五:牛刀小試,鞏固提高
仔細閱讀下面兩則材料,請你從三維角度為文章立意,然后用三句話把文章的主旨表達出來。
材料一:生活中有許許多多讓我佩服的人和事物:四葉草從墻角探出頭來,清潔工早早地起床清潔大街,科學家們夜以繼日地研究抗“新冠狀病毒”疫苗,父母不辭辛勞地撫養我們……請你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以“這讓我心生敬意”為題,寫一篇文章。不限文體(詩歌除外)。不少于500字。
材料二:偶像是指讓人佩服的人和事物,為人所模仿的對象。有人以自然物為偶像,佩服日月星辰、山河湖泊、花草蟲魚……有人以人物為偶像,佩服歌星影星、學者專家、父母同學……你的偶像又是誰呢?請你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以“偶像,就在我身邊”為題寫一篇文章。不限文體(詩歌除外)。不少于500字。
(設計意圖:訓練學生仔細甄別字句含義的能力,掌握尋找立意的最佳角度。培養學生創作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