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經濟學院會計學院 楊華,陳澤華
RPA技術借助互聯網和AI技術,快速從大數據中收集對企業有用的信息,同時將企業的各項數據匯總儲存在云服務當中。這樣不僅解決企業的人力成本問題,而且通過自動化的技術手段不斷提升業務流程的執行效率和員工的工作效能,已成為中外企業提升競爭力的重要一環。目前阿里云RPA已被百萬行業用戶采用,可以追蹤到的執行次數已突破120億次。財務報告作為企業提供給外界的一種產品也必將收益。
“大智移云”技術已走進人們的學習生活當中,從移動端支付到自動駕駛都運用到了這些技術,功能之強大已經可以替代人去完成工作。對于財務行業來說,智能財務機器人對財務人帶來了全新的挑戰,從信息的產生到最終的智能化財務報表生成的全流程都可實現自主化,傳統的財務在新興技術面前顯得是格格不入。企業的財務人員和財務模式如果不能跟上時代節奏,不能為企業運營提供快速有效的信息支撐,那么被替換掉將是勢在必行。
傳統財務報告所采用的格式和展現的內容受到技術手段、傳閱便利性等諸多條件的影響。傳統財務報告在生成之前要經歷復雜的編制過程,最終以紙張為載體送到各審閱者的手中。這決定了現行財務報告若是想要把企業的具體情況和市場的未來走向通過數十張紙展現出來難度很大。目前,傳統財務報告在滿足審閱者需求這方面存在以下局限。
會計信息質量首看可靠性,可靠性要求企業以實際發生的交易事項為依據來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因此財務報告反映過去的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并無不妥,但是這樣的財務報告難以預計未來企業經營和財務活動的變化趨勢,財務報告使用者并不都是專業人士,對于他們來說,規劃未來比總結過去更重要,尤其對于投資者來說,現有的財務報告不能解釋出資金用到哪了、利潤為什么波動、下一步怎么辦等他們關心的問題。未來對一家企業是繼續加碼還是及時退出,都要以企業未來的經營狀況為基礎來做出判斷,但現行財務報告很少或者不能夠提供這些信息。
傳統的財務報告以披露財務數據、展現資本狀況和盈利狀況為主,傳統財務指標不能夠展示出企業創造利潤的動態過程,經營活動的合法性和資源利用的高效性也不能得到證實。此外,企業的管理者為擴大收益,很有可能會犧牲企業的長遠利益甚至違法操作來使報表更美觀。想看出企業的長期發展潛力如何僅依靠財務數據是不夠的,必須在財務報告當中加入類似于客戶滿意度等非財務信息指標。
財務報告中的數據能反映出一家企業的整體運營情況,但無法體現細節信息。在經濟轉型、需求升級的背景下,企業必須放棄過去的粗放管理和低級生產,轉為精細管理和智能制造才能發展壯大,實現這種轉型升級就必須獲得盡可能精細的信息。這里所說的精細包括會計層面和業務層面。企業可以通過提供明細報表等方式來實現會計層面的信息細分,但很難實現業務層面的細分。利益相關方無法對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盈利狀況做出更加準確的判斷,就會導致企業對市場和消費者的把握出現偏差。
會計信息的價值在于幫助利益相關者作出經濟決策,即便會計信息完全準確可靠,如果不能及時提供,那么其對使用者的價值就會大打折扣。財務報告的使用者哪怕早一天拿到財務報告,他們趕上好的投資機遇和成功規避重大風險的可能性就大很多。傳統的財務報告按照編制周期分為不同類型,如果因為一些突發原因使用者在非編制時間要拿到最新的財務報告,信息滯后就會影響到他們的決策。此外,就算財務報告編制完畢,也不是馬上就能對外披露的,這與5G時代的快節奏也不相符。
可比性的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會計信息縱向、橫向皆可比較。公允價值被引入會計準則后就需要財務人員進行公允計價來使財務報告更加真實。但是不同的財務人員的知識水平、操作習慣差別較大,再加上選擇不同的會計政策和核算方法,同一件物品的公允價值往往就會因時、因地、因人而出現較大差異。如此一來,不僅是同一時間段內對比分析多家企業的財務報告變得困難,就連同一家企業在不同時間段的財務報告之間的對比有效性也會受到影響。
“大智移云”技術在快速普及,企業引入的RPA并不是一個和人類有著相同外形的機器人,而是一款智能化軟件。它能夠詳盡及時地跟蹤、管控所有業務,對流程進行細致審核,盡可能實現精細化管理。
傳統的財務報告發布時間固定、呈現形式固化,不會主動同報表使用者之間建立聯系,需要使用者自行到報告當中尋找所需信息。財務報告的智能化轉型就是要由這種被動支持轉為主動服務,將數量繁多、類型繁雜的各類數據自動進行匯總整理,對企業的各類狀況進行立體的分析研判,按照不同使用者的個性化需求,主動實時地發送到報告使用者手中,讓使用者可以隨時隨地使用移動端軟件查看本期及此前期間的財務報告,自主選擇比對感興趣的內容。
編制傳統財務報告需要歷史財務數據、會計職業判斷、專業財務人員。歷史財務數據講究客觀真實,對它的獲取不需要高科技。之后的會計職業判斷則是智能機器人的擅長之處,判斷又快又準,還不會摻雜私人情感,可以嚴格的按照不同使用者要求的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來編制財務報告。此外,在財務報告編制完成后,各信息平臺借助互聯網打通渠道來實現信息的傳送共享,可實現財務報告電子檔案化,這對于企業來說,即可以快速調用供己方和外部機構查看,省去了翻找、整理財務報告的時間成本,又為企業節省辦公耗材,為節能減排做出了貢獻。
個體報告使用者受制于自身能力,可能會誤判企業的狀況,從而影響下一步的決策。在此種情況下,他們更希望了解到業內專業人士的分析視角和判斷結果,這時結合大數據的海量資源和云服務的超大存儲能力,他們只需要到平臺上搜索關鍵字,智能機器人就可以將公開且有用的信息推送給他們,幫助他們來規避掉一些風險。
結合目前傳統財務報告存在的問題和未來的趨勢,從取數自動處理、分析角度多樣化、預測分析、多平臺信息聯通這四個方面來提出對傳統財務報告的轉型升級。
RPA技術可以在既定規則下指揮機器人或者虛擬人員去完成數據錄入等規則性強、重復性高、工作量大的工作。當技術人員在后臺設置好模板以后,前臺的使用者可在各移動端通過生物識別方式來告知機器人自己想得到何種報表。之后機器人自動提取數據并計算核準,最大程度上減少在核算階段的低級失誤。前期的RPA成熟度不是很高,但隨著科技的進步,機器人可以最大程度上接近人的思維方式,更加準確的響應使用者的多層次需求。
不同企業實情各異,不同財報使用者關注點也不同,本著按需所取的原則,使用阿里云、浪潮云等線上云服務,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分析視角來滿足個性化需求。既可以對收益力、安定力、活動力、成長力和生產力進行“五力”財務分析;也可以使用EVA指標進行分析。對于RPA來說,有利于使用者理解的分析視角都可以成為其選擇的對象。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利用數據挖掘技術對儲存在云服務中的大量的數據進行摸排,從中獲取有用的信息。這些信息既可對過去進行評估,也可對未來做出預測。在系統當中設定分析區間、分析方法、數據模型算法,搭建財務預測體系,將在未來可能發生的各種利害都考慮進來。例如,當企業未來享受到更優惠的稅收政策時,對企業未來的利潤增長進行預測;當企業未來面對的貸款利率達到歷史新高,預測企業未來要達到何種產能才能夠最大限度利用資金。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來獲悉同行業競爭對手的大致情況、原材倆價格等信息,提前為自身樹立一個正確的心理預期。
如今傳感器數量爆發式增長,這樣的增長為“大智移云”技術的快速普及打下了堅實的硬件基礎,這些傳感器聯通網絡后可提供多樣服務,可以將監控設備、生產設施等信息傳感設備與網絡相結合,通過紅外感應器、北斗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儀等設施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智能機器人從中依據使用者的要求提取相關信息進行匯總分析,展現在使用者面前的將不再是一紙沉默的報告,而是企業在運營過程當中的生動影像,從中可以獲悉生產的全過程細節以及資源的消耗情況。以此最大限度地滿足財務報告使用者希望更深了解企業具體情況的心理。
如今的市場競爭已經不再局限于資本實力的競爭,對信息的爭奪越來越被投資者所看重。利用大數據、AI智能、移動互聯網、云服務這些先進技術,充分挖掘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實現財務報告展現形式智能化、披露信息及時化、輔助決策多樣化,比對手更快一步實現信息透明,才能更好地適應大浪淘沙般的市場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