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珣

摘要:目的:分析在交通事故傷骨折患者中應用急診護理路徑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從2018年6月開始直到2019年6月結束,共計納入研究對象84例,均為此時間段內我院急診科收治的因交通事故傷骨折的患者,分組原則為數字隨機法,依照此法將其平均分成對照組(n=42,采取常規護理模式)和研究組(n=42,采取急診護理路徑干預),比較兩組分診和有效搶救時間、救治成功率以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研究組患者分診用時以及有效搶救時間用時明顯比對照組用時要短且救治成功率明顯比對照組要高,并發癥發生率亦明顯比對照組要低。P<0.05)。結論:對于因交通事故傷骨折的患者在急診科采取急診護理路徑可以有效縮短搶救時間、降低并發癥發生風險,為提高救治效果做出巨大貢獻,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急診護理路徑;交通意外;骨折
隨著我國交通業的不斷發展,交通意外的發生率也隨之上升,交通事故造成的各種損傷中以骨折比較多見,由于在高速的撞擊下,患者傷情往往較重,骨折可造成大量出血或者將臟器刺傷,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極大威脅[1]。此類患者在急診科搶救時應預以及時、高效的救護,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較為新型的護理干預模式,本次研究將84例此類患者納入研究并進行分組比較,目的即在于分析此種護理模式在急診交通事故傷骨折患者的臨床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起止時間為2018年6月起至2019年6月止,共計納入因交通事故傷骨折的患者84例做為研究對象,并依數字隨機法將其平均分成對照組和研究組兩組,每組病例數均為42例,對照組患者年齡從24歲到65歲不等,平均年齡(43.36±6.27)歲,其中男性患者占59.52%(25/42),女性患者占40.48%(17/42),研究組患者年齡從23歲到66歲不等,平均年齡(43.58±6.62)歲,其中男性患者占61.90%(26/42),女性患者占38.10%(16/42)。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經統計學軟件計算后可知具有可比性,P>0.05,所有患者對本次研究內容知情并同意,同時排除意識障礙以及精神疾病患者以及合并患有癌癥、嚴重臟器功能衰竭患者。
1.2研究方法
對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模式,即接到120電話后快速將患者轉至醫院,入院后即為其提供吸氧和監測生命體征護理,為患者開通靜脈通道并視情況開通氣道,根據其具體情況完成后續護理工作。對研究組患者采取急診護理路徑干預,(1)首先由具有豐富交通事故傷骨折搶救經驗的護士和護士長共同組建急診護理路徑小組,總結以往護理經驗以及問題制定急診護理路徑。(2)保障接到120電話后在5min內發車,接診時需要明確事故位置,避免路途中耽誤時間,到達現場后即刻在現場對患者進行緊急處置并將患者搬上救護車,搬運過程中應注意對頸椎、脊柱進行固定,避免二次損傷。(3)轉運過程中與相關科室通話,確保相關科室能在第一時間就位,并開通綠色通道。(4)入院后立即輔助其完成各項相關檢查項目,并由檢查人員通過電話把檢查結果通知其主治醫師,由主治醫師根據檢查結果制定相應的搶救方案[2]。(5)患者進入治療階段后再囑家屬完成入院相關手續并根據患者的治療情況制定臨床護理方案。
1.3 觀察指標
記錄并比較兩組患者分診時間、有效搶救時間、救治成功率以及并發癥發生情況。本次研究主要記錄其發生彌漫性血管內凝血、骨折處畸形愈合以及感染的發生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將本次研究所得結果均錄入統計學軟件SPSS21.0進行分析;資料描述:計數資料為(n%),計量資料為( );差異檢驗,救治成功率以及并發癥發生率均利用t進行檢驗,分診時間以及有效搶救時間利用χ2進行檢驗,當P<0.05時則提示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研究組患者各項指標統計結果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對照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19.05%(8/42),其中彌漫性血管內凝血2例,骨折處畸形愈合2例,感染4例,研究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2.38%(1/42),僅有1例患者出現感染,(P=0.013<0.05,χ2=6.097)。
3討論
交通事故傷骨折是一種高能量創傷,對于此類患者救治成功與否與救治是否及時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3],常規護理模式需待患者入院后再視情況進行相應護理方案,時效性不強,而對于患者來講,把握住每一分鐘時間用于搶救就多了一分生存的希望,因此常規的護理模式應用價值不高。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在各種交通事故發生前即制定了相應的護理應對方案,并且按照時間順序依次執行,在整個護理過程中實現了無縫銜接和有預見性的護理,為了保障患者得到及時救治爭取了最為保貴的時間。從本次研究結果亦可見到,研究組患者分診、搶救用時更短,其救治成功率也更高,并發癥發生風險也明顯得到了降低,提示了此護理模式具有較高應用價值。
綜上可見,急診護理路徑應用于交通事故傷骨折患者的急診護理過程中可以有效縮短其救治時間、提高救治成功率。
參考文獻:
[1]朱惠卿,陳麗騰,柯清燕.臨床護理路徑用于脛腓骨折護理中的效果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7,15(31):123-125.
[2]冉婉,李海清,鐘足娣,急診護理路徑在交通事故傷骨折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傷殘醫學,2021,29(1):79-81.
[3]黃娟.車禍創傷患者的急診急救護理對策分析[J].智富時代,2019,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