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運
摘 要:當前科技圖書的出版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究其實質是優秀作者資源的競爭,科技圖書編輯要想增強競爭力,必須重視作者工作,把做好作者工作作為首要任務。本文討論了科技圖書編輯做好作者工作的重要性,指出可以從樹立服務意識、與作者及時有效溝通、保證出書質量、申報出版基金和圖書獎幾方面來做好作者工作。
關鍵詞:作者工作;圖書出版;市場競爭;科技編輯
中圖分類號:G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21)12-0077-03
科技圖書是科學技術研究成果得以廣泛傳播的重要載體,對于國家科技發展起著極為重要的推動作用。在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科技進步突飛猛進的背景下,出版行業,尤其是科技圖書的出版,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1]。科技圖書內容比較專業、精深,寫作難度大,因此作者資源非常珍貴,而維護作者資源的關鍵就是做好作者工作。下文筆者就科技圖書編輯做好作者工作的重要性和如何做好作者工作談幾點認識。
一、做好作者工作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穩定作者隊伍
建設一支穩定、高水平的作者隊伍是做好科技圖書出版工作的重要保證。科技圖書編輯必須開發自己的作者資源,可以說作者隊伍的建設貫穿了編輯工作的始終。然而作者隊伍的建設絕非易事,科技圖書的作者多為某一領域的專家,有很高的學術水平和影響力,他們科研任務重,工作繁忙,能擠出時間來寫書非常不容易。在出書過程中,科技圖書編輯要抓住機會做好作者工作,取得作者信任。從出版歷史和出版現實可以看到,很多編輯和作者經過多年的合作,這種單純的工作關系會轉變成既有工作又包含友誼的朋友關系。當作者對編輯的服務水平和業務能力都認可時,他們在有書要出版時就會傾向于與自己信任的編輯合作。因此,編輯做好作者工作有助于穩定作者隊伍。
(二)有利于擴大作者隊伍
科技圖書的作者是廣大的科技工作者,他們是新理論、新發現和新技術的源泉。有的科技工作者由于缺乏寫作經驗,交來的第一部圖書稿件往往存在很多問題。編輯遇到這樣的稿子,絕不能隨便退稿,而應客觀分析稿件的優缺點,如果確實不能出版的,要向作者誠懇地說明本社不能出版的原因,用真誠、建議的語氣指出稿件的欠缺之處,鼓勵作者繼續創作,或許下一部作品就能成為精品。如果內容尚可,編輯在審稿和加工過程中要對作者進行指導和幫助,引導他們成長為優秀作者。每個作者的背后都有一個科研團隊,贏得了作者的信任后,就可以請他引薦團隊的其他專家,進行針對性的約稿和組稿,也就無形中擴大了作者隊伍。
(三)有利于出版社品牌建設
品牌通常是指在人們心目中形成的具有較高價值和差異優勢的產品或服務。出版社的品牌由各種出版物和多樣化的服務構成,面對競爭日趨激烈的圖書市場,樹立品牌意識,實施品牌工程已經成為出版社的當務之急。出版社品牌的建設要依靠優質的圖書,而優質的圖書來源于優秀的作者。科技圖書編輯做好作者工作,使作者源源不斷地向出版社提供優秀書稿,就是為出版社的品牌建設添磚加瓦。在這個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里,信息流動飛快。如果作者獲得了良好的出版服務,有口皆碑,就能吸引更多優質的作者;反過來,如果編輯服務不到位,給作者帶來糟糕的體驗,作者的一句抱怨可能就會使其他作者望而卻步,從而損害出版社的品牌形象。
二、做好作者工作的要點
(一)樹立服務意識
科技圖書優秀作者資源的競爭非常激烈,很多出版社的編輯都在向他們約稿,如果沒有服務意識,很難在激烈的競爭中贏得主動。特別是年輕的編輯,作者資源較少,更要注重服務意識的培養,要與合作過的每一個作者保持聯系,成為朋友,以建立自己的作者隊伍。
很多科研單位都以圖書作為考核和評獎的依據,科技圖書作者與編輯之間實際上是一種合作關系。作者只有借助編輯的工作,才能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圖書,而作者交來的稿件正是編輯出版工作的源頭,雙方是互惠的。一名合格的科技圖書編輯,應該端正態度,認識到作者和編輯是互相幫助、不可分割的合作關系。樹立服務意識不是要求編輯充當作者的服務員,而是要求編輯具有為他人作嫁衣、甘當無名英雄的精神,以服務意識來規范自身行為,認真完成編輯工作。
提供優質的出版服務,是與作者深入溝通、建設作者隊伍的關鍵所在。編輯需要遵守職業道德,維護作者的權益,無論作者來自哪個單位,級別如何,都要一視同仁,給予充分尊重。有的書稿可能暫時達不到出版要求,編輯不要直接拒稿,而要詳細解釋出版要求,與作者認真探討作品的長處和短處,給予恰當的評價,這樣在條件成熟時還能再合作。有的作者科研水平很高,但語言文字功底不足,這樣的作者是待開發、待挖掘的,需要編輯去激發他們的創作熱情,同時從寫作技巧、出版規范方面提供一些建議和幫助,從而使作品達到出版要求。對于質量不太理想的稿件,編輯不要有情緒,而要更加重視稿件的加工和校對,使稿件更完善。總之,在工作中,編輯要平等、耐心地為作者提供服務,想作者之所想,急作者之所急。
(二)與作者及時有效溝通
作者基本都希望自己的成果能盡快出版,但書稿必須經過“三審”方可進入出版流程,因此編輯與作者需要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對于未通過“三審”要退稿的稿件,要及時將退稿信發給作者,給出稿件不錄用的理由,以及提高質量的切實、具體的建議,還可以建議作者選擇其他對口的出版社,做到退稿不退人。對于符合出版要求的稿件,要盡快安排編輯加工,同時反饋給作者“稿件已通過審核,正在編輯加工”的信息,讓作者放心。對于要退回修改的稿件,編輯要撰寫詳細的修改建議,及時、準確地反饋給作者,引導作者進行規范性寫作,要用尊重、協商的語氣指導作者修改,切不可居高臨下、盛氣凌人。退修意見一定要明確寫出稿件哪些地方需要修改,不能怕麻煩而只給出某一章的修改意見,以免作者漏改。例如,某出版社編輯收到某知名專家的稿件后,因為嫌麻煩而不撰寫退修意見,只回復“稿件問題很多,請參照出版規范修改”,然后發給該專家七八個學術出版規范文件。結果這名專家收到后非常生氣,直接中斷了與該編輯的合作,并且在全國性學術會議上提到此事,這給該出版社的品牌形象造成很不好的影響。
科技圖書從交稿到出版往往需要好幾個月甚至幾年,編輯要在每個環節及時給作者反饋,使作者掌握出書的進度。稿件處理中如果遇到問題,要及時詢問作者,以避免漏改誤改。封面設計、版式設計前都要與作者進行溝通,詢問作者對封面、版式有沒有特殊要求,設計好的封面、版式經作者認可后方可使用。有時會遇到作者需要用科技圖書參加職稱評審、項目結題、評獎的情況,編輯要把握好出書周期,必要時主動加班,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盡量滿足作者的需要。
(三)保證出書質量
對于科技圖書編輯來說,做好作者工作的關鍵就是保證出書質量,這也是建設作者隊伍的關鍵所在。科技圖書凝聚了作者多年研究的心血,編輯需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抓住機會服務好、維護好作者。保證出書質量,需要在以下三個方面努力。
一是要認真處理稿件。編輯加工稿件時要仔細,把錯誤率降到最低。除了修改字詞語法、標點符號、量和單位、數字用法、格式體例等方面的一般性錯誤外,還要做好提升書稿質量的糾正知識性錯誤、理順邏輯、核對引文、規范名詞術語等重點工作。要尊重作者,保持其語言風格,依據出版規范進行修改,不可濫改。編輯在修改稿件時,一定要嚴肅認真,謹小慎微,切忌想當然,有不懂或者模棱兩可的問題一定要請教作者或者專家。在出版過程中,至少應給作者提供一次校樣,以便作者發現校樣中可能存在的錯誤;對于作者的改動,編輯不能簡單地全盤接受,要仔細分析作者的改動是否正確,如果有錯誤,要與作者進行溝通,這樣既尊重了作者的著作權,又使作者更加具體地了解了出版規范,從而提高寫作水平。
二是要努力做學者型編輯。提升出版物質量與水平的關鍵點在于提高編輯素質。這就亟須編輯發揚工匠精神,努力做符合時代要求的學者型編輯[2]。科技圖書編輯不應停留在對稿件進行簡單的文字加工層面,而應利用掌握的學科專業知識,從專業的角度對圖書的觀點是否新穎、數據是否真實、研究方法是否科學、論據是否充分等提出修改和完善的意見,從而提稿件質量。科技圖書的內容都比較精深,編輯應該努力成為具有文字功底、專業功底、知識功底的學者型編輯,這樣才能從學科專業的角度與作者平等對話。編輯要不斷學習,關注學術前沿,努力成為自己所負責的學科領域的專家,即“編輯學者化”[3],這樣才能駕輕就熟地幫助作者完善作品,做出好書。
三是要統籌管理出版流程。科技圖書從醞釀、寫作到出版一般需要數年時間,時間長,環節多,特別要注意統籌管理。從選題列選后就要跟作者就寫作大綱進行溝通,從章節設置和出版規范方面提供建議。要及時審閱作者寫好的樣章,以避免完稿后才發現達不到出版質量而大改。編輯可能會同時承擔多部圖書的出版工作,而每部書都涉及組稿、簽訂出版合同、審讀、編輯加工、發稿、排版、校對、設計封面、申請書號等十余個環節,這就要求編輯要提前做好規劃,統籌兼顧。每部圖書應做一個進度表,安排好各個環節的時間,某個環節出了問題要及時解決。
(四)申報出版基金和圖書獎
對于優質選題,編輯要慧眼識金,利用對相關政策和要求熟悉的優勢,申報出版基金或圖書獎,提升圖書價值。
1.申報出版基金。目前科技圖書可以申報的高層次出版基金主要有國家出版基金和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這兩大出版基金的要求高,申報難度大,如果能獲得資助,代表著對圖書學術價值與社會貢獻的高度認可。此外科技圖書還可以申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學術著作出版基金、大學和學會設立的著作出版基金。編輯要準確把握出版基金的資助標準,對于有潛力獲得出版資助的選題,要積極協助作者做好申報工作。獲得資助后,要精益求精,保證將圖書高質量地出版。
2.申報圖書獎。如何認定一本好書?各種圖書獎是一個重要途徑。科技圖書可以申報的國家級的圖書獎有中國出版政府獎、中華優秀出版物獎、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等。獲得國家級的圖書獎,意味著圖書的高水平、高質量,是對作者的極大激勵。此外,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國家級學會等也設有相應的優秀圖書獎,如成功入選,既對作者和出版社是一項榮譽,又能擴大圖書的影響力。
三、結 語
科技圖書市場面臨著作者資源的激烈競爭,而專業化的出版服務是維護和鞏固作者資源的基礎,因此每一名科技圖書編輯要把做好作者工作放在首位。科技圖書編輯要充分認識到做好作者工作的重要性,建議從樹立服務意識、與作者及時有效溝通、保證出書質量、申報出版基金和圖書獎這幾方面來做好作者工作。編輯持之以恒地做好作者工作,定能留住老作者,吸引新作者,建立起一支穩定和高素質的作者隊伍,從而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 程邦仁,張新娟.科技圖書出版工作的影響因素研究[J].出版參考,2017(5):68-69.
[2] 周慧琳.倡導工匠精神,做學者型編輯[J].中國編輯,2017(2):6-8.
[3] 鞏劼,肖建新.編輯學者化的特質[J].編輯學報,2000(1):33-35.
[責任編輯:武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