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松
【摘要】? ? 本文主要以融媒體時代與通信發展探究為重點進行闡述,首先分析融媒體的基本概念,融媒體時代融合的發展現狀,其次從基于全媒體時代下進行,滿足受眾為中心,實踐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融合,創新采訪途徑與方式,改變姿態,鎖定采訪角度幾個方面深入說明并探討, 其目的在于突出新聞采訪報道與通信技術發展融合效果,以通信發展為輔助,有效推動新聞采訪工作的進展,旨意在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關鍵詞】? ? 5G+融媒體? ? 新聞采訪? ? 通信技術? ? 深度融合
引言:
基于5G+融媒體時代,要想實現融媒體與通信發展技術的深度融合,就要充分借鑒吸收兩者的優勢和價值,從而推動媒體的創造性發展和改革。新時代下有效接觸中媒體,做好新聞采訪報告工作,并注重以通信發展為輔助,在此基礎上拓展全新路徑,與時俱進,以客戶受眾需求為中心,有效實現新媒體語言通信發展的深度融合,并為社會培養更多人才,推動社會經濟的高效發展。
一、關于融媒體的介紹
融媒體是當今社會能夠完成信息傳遞的手段和媒介便于實現多方信息的有效溝通,融媒體信息時代的到來深層次阻礙和制約了傳統媒體的發展,并且削弱了市場競爭實力,使得傳統媒體輻射范圍及影響不斷驟減[1]。新時代要想緊跟發展步伐有效學習融媒體的相關知識,保證融媒體走進大眾的視野,使得信息獲取更加便捷,拓展信息共享的發展空間,特別是對于容易接受新鮮事物的青年人來說,融媒體的出現,為他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更多便利。與此同時,融媒體的出現能夠實現上達下傳的信息工作目標,更加凸顯社會大眾話語權的重要性,可在融媒體覆蓋領域內自由討論,熱點話題傳播速度更快,也就是說,融媒體的出現,使得傳統媒體作用逐漸削弱,由于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各種新型設備成為大眾生活的必要品,要想做好新聞采訪報道工作,就要有效借助通信技術作為輔助,在融媒體時代,深度挖掘多方通訊力量,有效采訪不斷融合,為受眾提供具有傳播價值的新聞內容,使得采訪報道更加高效[2]。
二、融媒體時代融合的發展現狀
基于融媒體時代,要想實現與通信技術的有效融合,就要滿足市場要求,深度改革和創新,當前的融媒體融合現狀要注重從中新媒體有效繼承發揚優勢,不斷借鑒和吸收傳統媒體的優勢,有效開展才能夠保證新聞采編報道工作更加貼近人們的生活。
2.1滿足延時性特征
網絡信息時代要想保證新聞采訪報道更加新穎,能被大眾所接受,就要有效應對各種突發事件,將網絡技術融入其中,出現出網絡媒體的設備簡潔直播及時的優勢,并在信息化時代下加快新聞信息傳播速度,搶占更多市場,在融媒體環境下,有效借助網絡直播,開一擋新聞報道工作,滿足延時性特征。在新聞發生的第一時間將真實信息傳遞給大眾,保證大眾能夠同步接收相關信息內容,此項工作則要有效借助低時延特征。融媒體時代,要想保證新聞采訪報道工作的信息真實,就要強化審核力度,做好信息員掌控工作,保證信息真實有效。與此同時,傳統媒體制作過程更加精密,但對于信息的挖掘深度不足,無法滿足大眾自由討論的需求,使得真實虛假信息融入其中,會誘惑受眾,影響受眾的情緒,從而削弱了新媒體的號召力,所以要注重有效整合兩者的優勢,充分融合以通信技術為基礎,保證新聞采訪報道工作更加規范,具體和有效。
2.2實現新媒體高質量傳輸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通信技術逐漸升級,傳播方式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媒體直播產品要有效借助通信技術實現,在無線網絡通道與終端網絡設備有效連接的層次上,對用戶開通通信通道,為實現各種信息的高質量傳輸,則要充分發揮新型通信技術的價值。并且要注重在融媒體時代保證新聞報道傳播更加高效,滿足受眾基本需求,借助5G通信技術做好新聞報道,并對直播提出較高要求,發揮出全媒體和五級技術的價值,提升運作效率的同時,減少經濟成本。并在融媒體時代減少經濟成本的投入,提升信息傳播速度,減少新人采訪人數。還要積極探索技術創新手段,確保信息真實有效的層次上有效捕捉社會熱點,滿足受眾要求,提高信息含鈣量,為受眾提供更加有吸引力的信息資訊[4]。與此同時,在通信技術的支持下,要不斷豐富表現形式,對信息內容進行美化,激發受眾的閱讀興趣,提升傳統媒體的競爭實力。轉變以往掌控角色發揮出優勢,激發受眾的參與性,拓展信息收集渠道,有效溝通引領大眾參與到熱點話題討論中,掌握大眾的關注點,為后續新聞報道工作指明方向。
三、融媒體時代與通信發展探究路徑
融媒體時代的融合發展路徑可以有效圍繞全全媒體開展,與時俱進,以滿足客戶要求為主,實現融媒體與通信技術的深度融合,具體情況如下:
3.1基于全媒體時代下進行
眾媒體時代下,由于受眾身份地位知識發生了變化,并且存在差異性,說明人們對于時代信息的需求,朝著數字多元化方向發展,對信息的推送提出了更高挑戰和要求[5]。媒體要有效借助通信技術手段為基礎,在了解大眾偏好的層次上,為其進行精準信息的推送,獲得受眾的贊許和滿足感。新時代下,要想做好新聞采訪工作,就要以通訊技術為輔助,做好羽絨媒體的結合,成為與時俱進的全能型工作人員,從不同渠道上獲取真實信息,具有隨機應變的能力,能夠依據受眾喜愛做好新聞資訊,改變工作,不斷提高內容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與此同時,媒體人員還要確立良好學習意識,不斷提高自身技術水平,保證新聞報道具有美學元素,不斷優化新聞內容的審美效果,滿足受眾的審美要求。
3.2堅持以受眾為中心
融媒體時代,要想保證新聞采訪報道工作,滿足人們發展需求,就要堅持以受眾為中心,過程要緊緊圍繞受眾的基本要求,開展以滿足社會大眾的數字化,多樣化需求。由于時代發展,社會進步,大眾的民主意識和個性化需求不斷發生變化,媒體要滿足大眾需求,就要站在全方位,多層次角度進行新聞采編工作,積極引領社會輿論,朝著正確方向發展,保證人們能夠樹立正確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6]。在融媒體時代,要有效借助通信技術的手段,做好新聞信息收集整理辨別工作,并準確把握客戶的基本需求,洞察社會中的真正需要,不斷提高新聞信息推送的高效性和針對性,從而滿足大眾多元化信息需求。與此同時,媒體一定要精確有效分析出網絡媒介的特征,使得信息內容更加豐富,不斷激發受眾的閱讀興趣,從根源上提高媒體的競爭實力,從而保證媒體行業能夠朝著積極健康方向發展。
3.3實現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融合
新時代下一定要有效看待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作用和價值,保證兩者保留各自優勢的基礎上進行深度融合,傳統媒體的權威性不能被摒棄,并且要注重傳承傳統媒體的價值理念,將通信技術作為輔助手段,將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時效性高的新媒體融入到傳統媒體中,兩者優勢相互融合,滿足受眾需求,創作出更多具有針對性,真實性的新聞采編報道內容[7]。新媒體要針對新聞資訊進行深度挖掘,在確保信息真實權威的層次上,不斷提高多元性和趣味性,以滿足受眾的閱讀需求。融媒體時代,一定要注重開拓新聞傳播空間,不斷提高輻射范圍,從而實現新聞的大眾化,普及化目標,與此同時,要想實現媒體的創新性發展就要提供和挖掘出更多高質量,有內涵,信息真實的新聞專題內容,不斷提高吸引力。
3.4改變姿態,鎖定采訪角度
新聞工作人員在融媒體時代,要善于借助通信技術作為基礎,改變傳統詢問姿態,以更好地守法開展新聞采訪活動,首先要清晰定位,采訪角度,依據采訪的方向和目標,在特定場所選擇恰當的對象完成工作[8]。保留傳統新聞采訪與呼吸的同時,從不同層次方位做好信息編輯收集和整理,注重詢問不同人員工作生活存在的細節性問題,避免形式主義活動的出現,并且在實際報道中,工作人員可與采訪人員學習相關知識,走進采訪人員的實際生活,親自動手感受原汁原味的生活,以及奮戰前線勞動者的辛勞,在整個采訪工作中,人員要秉持友善親切的待人原則,真正掌握工人的具體工作流程,運用發自肺腑真切的安慰和語氣進行。
3.5創新采訪途徑與方式
新聞采訪人員在實際采訪中要有效借助通信技術為基礎,防止被采訪人出現回避采訪的信息,要通過信息技術掌握被采訪者的興趣愛好,心靈共同之處,不斷反省自身工作環節,以便在后續采訪中不斷改革和創新,使得采訪工作更加高效。在實際采訪工作中,記者與接受采訪人員一定要形成友好關系,記者,要懂得投其所好,不能講套話空話,運用樸實無華的言語得到被采訪者的信任,保證采訪工作順利進行,送貨獲得更加真實有用的信息,作為新聞咨詢內容。并且要選擇心情愉悅的被采訪人員作為對象,不斷提高采訪報道信息的成效性,兩者之間構建融洽的氛圍,保證新聞內容,使得受眾耳目一新。還要注重采訪人員的穿衣打扮,能夠在受訪者面前樹立良好形象,穿戴整潔干凈大方,從而能夠有效被采訪者所吸引,更愿意被采訪,將內心的真實話展露出來,使得受眾對技能繼續充滿興趣。在采訪工作前期人員要有效借助通信技術,對受訪者的情況進行分析研究,通過大數據的研究對比,能夠掌握受訪者的興趣愛好以及感興趣的話,使得采訪順利進行,拉近與受訪者的關系,獲取更多有價值的新聞資訊,使得新聞報道工作能夠順利進行。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融媒體時代,要想做好新聞采訪報道工作,就要注重將其與通信技術充分融合,在保留傳統媒體信息時效性和權威性的同時,有效融入新媒體的特色和價值,新聞報道要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在采訪工作過程中,要滿足受訪者的需求,投其所好,建立良好溝通橋梁,保證溝通更加高效。并且要注重以通信技術為基礎,深度挖掘信息資訊,對內容不斷提煉,滿足受眾基本要求,使得觀眾通過觀看后具有強大的震撼力和感染力,不斷創新和改革,將各種有價值的新聞資訊帶給受眾,推動行業的發展。
參? 考? 文? 獻
[1] 金曄. 融媒體時代下傳統編輯業務的創新與展望[J]. 藝術大觀, 2019, 000(011):P.1-2.
[2] 蔡鎮, 曹振, 鄧志強. 網絡時代的新媒體技術與傳統媒體技術融合——融媒體時代的電視臺發展[J]. 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 2020, No.512(07):163-164.
[3] 唐建洪. 淺談融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與發展[J]. 新聞文化建設, 2020(12):128-129.
[4] 蒲元英. 關于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記者面臨的困境與突破[J]. 中國新通信, 2020, v.22(03):154-154.
[5] 陳瑤. 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記者面臨的困境與突破研究[J]. 傳播力研究, 2019, 003(027):P.262-262.
[6] 甘為陽. 融媒體時代廣播新聞編輯發展路徑分析[J]. 視界觀, 2020, 000(008):P.1-1.
[7] 胡有金. 融媒體背景下電視臺記者的轉型探索[J]. 中國新通信, 2020, v.22(16):153-153.
[8] 許峰. 融媒體時代電視制作技術的創新與發展[J]. 數字通信世界, 2020, No.182(02):9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