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媛媛 楚素芬
【摘要】? ?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教師更加注重學科實際教學質量。在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的大背景下,初中數學教育水平也呈直線提升的趨勢。依托互聯網的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我國各大學校廣泛使用。其中初中數學教學是使用信息技術頻率較高的科目之一。信息技術教學包括“互聯網+”、多媒體教學、計算機運用、線上教育等多個方面,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激發學生興趣。本文將著重分析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及現狀,并對此提出有效策略。
【關鍵詞】? ? 初中數學? ? 信息技術? ? “互聯網+”
引言:
眾所周知,教育對于一個國家的未來發展而言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科技進步對于教育水平提升的作用是教師不可忽視的。將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于教學過程中,尤其是初中數學等抽象性較強的科目,不僅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也能夠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興趣,并且培養一定的抽象思維。然而在實際教學中信息技術的運用還存在類似過度依賴多媒體、偏離教學主線等諸多問題。因此教師應當采取多元思維,在保證多媒體教學質量的同時,有效規避不足。
一、初中數學教學中有效運用信息技術的重要性
第一,初中數學相較于其他學科而言具有抽象理論性較強的特點,知識點難度隨年級升高而不斷增加。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合理運用信息技術有利于學生接受抽象的知識點,端正學生學習數學的態度,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索與積極性。在教師的引導下形成自己獨特的數學思維,幫助學生提升了舉一反三的解題能力,從而達到教師預期的教學效果。
第二,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能力貫穿于學生學習的各個方面,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再到反思問題,學生對于創新能力的運用有助于接納和反思課本中的理論知識,提高學生的記憶力。所以綜合來講,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為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條件和設施,為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助力。
第三,信息技術不僅存在與初中數學教學中,也貫穿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教師有意識地使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運用信息思維的習慣,激發學生對多媒體、計算機、互聯網等新興事物的探索,在日后的學習、工作中熟練掌握信息技術,取得更優異的成績。另外學生舉一反三,運用信息技術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有助于提高生活質量,提升生活幸福感。
第四,對于教師而言,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是對教學模式的改造和升級。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不斷發揮自己的榜樣作用,既能夠提高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鍛煉創新思維,又能夠進一步在信息化的角度上加強對數學的認知。同時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有利于拉近師生距離,消除隔閡,進而有助于教師更充分地了解學生。
第五,對于教學本身而言,在初中數學課堂中運用信息技術有助于豐富教學內容,既能夠充分發揮數學作為一門抽象知識豐富的科目的生動性,增強教學的興趣性,提高教學效率,又能夠提高數學教學內涵,把握課程主流思想。另外,信息技術的運用也打破了線下教學受時間地點制約的弊端,真正實現了隨時隨地教學,有助于學生課后知識鞏固。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有效運用信息技術的現狀分析
經過無數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國初中數學教學已取得了較大進步。全國各地中學在教學過程中均嘗試運用信息技術,并為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設計了豐富多彩的課程。因此,初中生的抽象數學思維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創新觀念和綜合能力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得到完善。
然而在當下初中數學課堂中仍存在模式陳舊死板、學生參與度低下、以試題為核心的刻板模式等問題,這也是社會提倡將信息技術運用在初中數學教學之中的原因。誠然該方略具有諸多優勢,但是在實際教學操作中仍出現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其一,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過度依賴多媒體,降低了自身與課堂的融合程度以及創新思維的展現,導致專業能力逐步退化。也容易使學生產生課堂疲憊感,從而抑制了對數學學科的興趣。其二,由于教師忽視了運用信息技術時的靈活性和生動性,課堂活動與計算機聯系生硬,知識點講解枯燥乏味,進而降低了學生的課堂體驗感受和參與度,最終導致教學效率低下。其三,教師有意運用信息技術教學時破壞了數學學科內容的完整性,既不能完整且成系統性地呈現課堂上應講授的知識點,也不能照顧到每個同學的接受程度與個人思維能力,差異性教學貫徹不足,不利于提升對數學的理解和認知。
三、初中數學教學中有效運用信息技術的策略探討
3.1利用多媒體教學將抽象過程具體化
數形結合的思想是初中數學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思維,其優點在于通過簡單易懂的具體形狀或實物等把抽象難懂的概念以及解題過程具體化,使學生直觀地理解知識點的本質,從而更輕松地解決問題,并且降低了憑空想象導致的錯題率。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很好地貫徹數形結合思想,將其在最短時間內發揮最大優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多媒體展示PowerPoint的形式來取代傳統教學中繁瑣的畫圖、板書的過程,并且通過計算機中自帶的繪制軟件現場展示適合題目的函數圖像等,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題目的內涵,將抽象的知識點通過多媒體進行具體化,從而進一步呈現更優質的課堂效果,提升課堂效率。
例如教師在講解八年級上冊《圖形的平移和旋轉》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Flash動畫快速展示各種圖形平移和旋轉的前后變化,節省了畫圖與板書的時間,并且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平移和旋轉的概念,以呈現圖像的方式取代文字概念的記憶,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思維,也提升了課堂效率。
3.2計算機配合突破重難點,適當補充教學內容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計算機進行教學是為了更好地突破課堂中的重難點,激發學生興趣,增加學生對課堂內容的理解和認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因此,在培養過程中應注重知識點理論與生活實際之間的完整性,并且始終謹記教學目的,不能將計算機的運用只停留在表面。教師可以運用計算機適當補充相關內容來輔助提高學生數學能力,包括Flash動畫、3D立體模型、幾何畫板展示與例題相關的圖示等,進而突破視覺限制,提升了教學內容的直觀性,啟發學生多角度觀察問題。但應注重補充內容與課堂主題的關聯性和與課本內容的主次關系,實現二者的有機融合,也不能為了過多涉及其他無關知識點,導致喧賓奪主。
例如教師在講解九年級上冊《二次函數》這一章節時,可以利用計算機幾何畫板功能繪制函數圖像,隨機多次改變x的值,讓學生觀察y的變化,從而進一步理解二次函數的概念和每個變量的作用。另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分組利用平板電腦進行操作,了解二次函數的應用和與一元二次方程的異同之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也可以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促進全面發展。
3.3充分利用互聯網+優質教學資源
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優質教學資源對外開放程度更高,受益人群更廣泛。許多名校名師利用信息設備錄制優質課程,并在網站上進行公開。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反復播放名師錄課,從中發掘名師課堂的優點與不足,再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和學生特點對自己的教學進行設計和改進。同時,教師也可以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錄制“微課程”,時長大致為正常課堂的四分之一,內容主要涉及課堂重點、難點和思路分析等。“微課程”可以作為學生預習材料在家長群內進行發布,或在考試前進行知識點整理和復習的補充。另外,上述教學模式均立足在教師對互聯網+的充分了解和熟練運用的基礎上,因此教師應當有意識地開拓思維,拒絕故步自封。
例如教師在講解九年級上冊《直角三角形的邊角關系》這一章節時,可以事先在互聯網上觀看學習各地名師的錄課視頻,結合自己學生的學習接納情況設計教學方案,并嘗試利用錄制“微課堂”的形式將本堂課所學習的內容與之前學習過的函數聯合起來,引導學生區分各種函數的特點,利用十分鐘左右的視頻時間對初中階段所要掌握的函數進行總結和概括。
3.4利用網絡信息通訊技術發展線上教育
初中數學教學不僅僅依靠課堂教學,教師還應重視學生課后知識的鞏固和訓練。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只能通過當天布置作業,次日檢查并講解作業題目的方式鞏固課堂教學中的知識點。但這種方式存在學生問題與講解之間時間差較大的問題。而當今社會信息技術越來越發達,教師應該緊跟時代的步伐,利用互聯網、計算機等先進技術發展線上教育。教師可以通過軟件每晚在線上布置簡單習題,學生完成后拍照上傳,并將問題通過留言的方式告知教師。教師選擇針對性的問題進行解答,并將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在明天的課程中再進行統一強調,以達到加深印象與記憶并舉一反三的雙重教學效果。另外,在寒暑假期間教師還可以通過線上教學的方式定期檢查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并及時解決學生的問題,以免問題堆積,開學后占用過多時間解決。總之依托信息技術的線上教育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值得教師充分利用。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具有可行性和重要作用,不僅有助于降低教師的教學難度,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達到提升教學質量的目的。教師應在運用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充分了解學生的特點,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和差異性,結合自身的專業素養和學科經驗,更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的疑問。本文基于信息技術教學的基本概念以及現存問題,結合具體事例分析,著重探討了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以期對各位讀者有所裨益。
參? 考? 文? 獻
[1]苗艷.初中數學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研究[J].新課程,2021(33):146.
[2]盛福明.談初中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J].家長,2021(19):71-72.
[3]張宇蕾.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融合[J].數學大世界(下旬),2020(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