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葉?沈張瓊?黎芳婷?劉曉旭





摘 要:蜀繡與小品畫小品的碰撞是提取小品的精華元素,將小品小尺幅的特點通過繡布去穿針引線的演繹閑思庭院,山水秀觀以及花鳥之生意。與蜀繡的精湛手工技藝相結合,運用不同的面料和蜀繡技法把小品畫小中見大,虛實相生的無限生趣注入其中,最后根據不同產品的特征以手繪的方式去精細勾染完善作品,我們將其稱之為半畫半繡。我們把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進行結合,將半畫半繡巧妙地運用在服裝設計、家裝設計和包裝設計之上,作為時代的“弄潮兒”,它將引領我們走向新的未來。不論從前還是現在或是未來,國學文化一直都站在時代的前列,半畫半繡不僅僅是作為一種技術,它更是一種新融合的表現形式,一種對于文化的傳承與革新,近年來小品畫行業的復興與非物質文化遺產—蜀繡的重提都讓我們看到了文化的傳承性與重要性,半畫半繡則將作為這種文化傳承的途徑,讓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國文化的魅力。
關鍵詞:蜀繡;小品畫小品;半畫半繡;產品設計
一、蜀繡和小品畫小品的背景
1. 蜀繡
蜀繡又名川繡,是四大名繡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也是巴蜀地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組成部分,作為中國傳統手工藝,蜀繡主要是以彩色蠶絲為主然后運用獨特的繡技在不同的承載料上織造出富有特殊寓意的紋樣。它的技藝之美在于以繁復變化的針法佐以色彩明麗的蠶絲在或紗、或絹、或緞、或綢的面料上去織造,常見的是以畫稿為基礎,將國學文化融入其中,使得蜀繡成為了在手工藝上的文化傳遞者。且蜀繡十分講究針法的運用,繡品的光、色、形、意、從整體的藝術形式語言出發都具有獨特的視覺特性,這就十分考驗繡者的技藝和耐性。而蜀繡發展至今日,它在本身就具有傳統的色彩意象和色彩語境的基礎上與現代經濟相融合所產生的藝術價值將不可估量。
2. 小品畫小品
小品一詞開始于中國晉代,所謂的小品,就是指篇幅較小、語言簡約的一種繪畫形式,在繪畫領域中多表現為小尺幅畫作,多數為圓矩形的扇面、或圓、或方、或少數異形,且采用邊角式的構圖。以宋人小品花鳥畫為例,它有著一套獨特并相對獨立的藝術語言形式,采用程序化的構圖,以“方”、“圓”的視覺映像傳達出小品畫的藝術精神與審美趣尚,同時反映出宋畫小品靜思和追求平穩的特點。而小品畫的無言之美在于其筆墨的流轉以及作者的情感流露,將自己的主觀精神與自然相融合,在傳神的基礎之上注重詩意和畫意的營造,追求妙得其真的自然美和自然生命的韻律。可見,中國傳統繪畫其精致小巧的小品花鳥擁有著較強的趣味性蘊涵著大量習俗風尚和文化內涵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地位,它獨特的存在形式在當時深受眾人的喜愛并廣為流傳,發展至今,對后世也有著深遠的影響。
二、蜀繡與小品畫小品的碰撞
(半畫半繡:中國小品畫與蜀繡相結合,一半采用繪畫的形式一半采用蜀繡的形式在平面圖紋之上,打造出浮雕的感覺,不同的針法運用表達出的效果不同。)
很少有人將蜀繡與小品畫兩詞放在一起,回眸歷史,仔細思量這兩樣東西都是經歷過歲月淬煉的國粹。經過學習,我們發現蜀繡與小品畫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處,蜀繡與小品畫就好比京劇里面的角色,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演繹,青衣有青衣的招式,老生有老生的招式,其各手勢都不同,但是舉手投足間氣度、韻味又有著萬法歸一的渾然天成,一呼一應恰到好處。
蜀繡起源于川西民間,從歷史上看,蜀繡因受地理環境、風俗習慣、文化藝術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始終扮演著圖騰祭祀宗教、崇拜美化觀賞的角色,承載著人們對生活的希望和對美的向往。其中蜀繡的主要類型:宗教蜀繡、陶瓷蜀繡、彩塑泥玩、器物飾品蜀繡,傳統蜀繡色彩的表現形式可分為人物裝奎色彩、陶瓷彩繪色彩、彩塑民間色彩、搭配材質色彩;除此之外,蜀繡的針法十分講究,蜀繡的針法有很多種,不同的針法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有疏密、曲直、繁簡、穿插、長短、大小、縱橫、賓主、方圓、粗細遠近等構成關系,蜀繡中不同的景物有不同的色彩與構圖。
小品畫中花鳥畫早在,唐代時期就已經“獨立門戶”了,是我國傳統繪畫中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花鳥畫的最高峰,當屬于兩宋時期了,宋代小品花鳥具有素雅清逸、虛靜恬淡的美學特征,正是宋人以“素雅”“虛靜”為,美的審美態度使宋代小品花鳥畫具有了獨特的審美意義。小品花鳥中也是十分講究色彩搭配,結構布圖,有的清新淡雅,有的色彩絢爛,有的簡約樸質,有的繁復繚繞……但是這一切在我看來都是十分講究精妙的。
蜀繡與小品畫不同之處就是一個是用針線來繪制,一個是用筆墨來繪制。蜀繡十分講究針法的運用,繡品的光、色、形、意、從整體的藝術形式語言出發都具有獨特的視覺特性,這十分地考驗繡者的技藝和耐性。小品畫的更多價值在于無言之美,是筆墨流轉自然天成、是畫家的戲筆草草情感流露,顏色的搭配,景物的安排,也是畫家仔細、耐心的思考之后的決定,不僅是技巧的展現,更是轉瞬即逝的對靈感的捕捉,有時候繪畫創作就像寫詩一般寫的是物,言的是自己的志向、心緒、情感。
蜀繡與小品畫的共通之處,就是可以用不同的技巧表達出畫面不同的效果,賦予畫面更多層次與內涵,不論是色彩搭配,還是結構布圖也都是為了最后的展現顯效果做鋪墊,二者都有些許追求寫實,不似潑墨畫隨意豪放,一花一木,一鳥一物皆是講究,從不將就,并且二者皆可在絹布上誕生。雖然蜀繡與小品畫皆是國粹,但是單看蜀繡會覺得只是技藝高超的展現與傳承身影的浮動,古老的不一定是過時的,但是不進步的是一定會被淘汰的,同理可得,小品花鳥有自己的技巧也有自己的靈魂,但是也同樣需要革新,不是對蜀繡、小品畫本身的否定,而是使其變得更好、更被世人所知、世人所用的肯定。
此次半畫半繡理論的提出,就是將小品畫與蜀繡相結合,讓蜀繡的針法技巧與小品畫的托物言志交相輝映,蜀繡和小品畫均可在絹布上“誕生”,而絹布就是彼此融合最好的媒介,倘若在絹布上畫上一只“畫眉”,畫眉的眼睛采用蜀繡的繡法將其繡上是否會更具神采?畫眉的爪子也用上蜀繡的繡法技巧是否會更加生動?就像浮雕畫一般,既保留了繪畫線條的流暢美感,又蘊含了3D立體的效果,給人真實生動而又印象深刻,新穎的表現形式一定會抓住大眾的眼球,精美的繪畫技巧與繡法技巧的結合也是一種歷史的繼承,是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是繼承傳統、推陳出新,運用其相同之處與其不同之處,取長補度,達到相輔相成進而相得益彰,形成一種新的事物,既具有蜀繡的立體感與繁復感,又有小品畫小品的筆墨流轉自然天成生動的形象。同理可得,既然絹布上可以,那么色彩斑斕的絲綢呢?想來半畫半繡的理念亦可運用其中,那么有成衣呢?各種背包呢?各種服飾呢?……想來也是尚可的,而人民的生活離不開衣食住行,那么我們的半畫半繡也就可以進入人們的眼球,融入人們的生活,真正做到了繼承傳統、推陳出新。
1.半畫半繡—服裝設計
新時代服裝領域必將大放異彩,而具有中國文化自己的東西的服裝,更是讓我們喜愛,很多人說非物質文化是過時的,但我想說的是非物質文化不是過時,而是一種歷久彌新。蓋婭傳說的締造正是如此,那么我們將半畫半袖融入到服裝設計也是不是會在磁等領域大放異彩呢?半畫半繡與服裝融入,賦予服裝生命,夢浮生,婉若游龍,例如現在市面上可見擁有蜀繡的錢包、絲巾、耳飾、書簽等。有些時候,半畫半繡不是靜止的而是流動的,時而仿佛闖入了曲徑通幽的桃園、聽到悠揚婉轉的古調,看到翩然嗟嘆的美人,聞到芬芳馥郁的花香;時而穿越到烽火連天的站場,觸摸梟雄絕世的悲涼,蓋婭傳說將非物質文化遺產淋漓盡致地融合,將服飾的千姿百態靈活再現,有溫婉、有霸氣、有震撼,半畫半繡也將如同蓋婭傳說一般有新的格局。
2.半畫半繡—家裝設計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中國逐漸成為一流大國,隨著文化自信增強,人們對于國學文化的需求不斷增加,而蜀繡與小品畫小品作為中國國粹,將半畫半繡運用到家裝裝潢和設計格局上,蜀繡靚麗的色彩搭配與小品畫小品的小景構圖在家裝之上運用,如屏風、燈具、窗簾、沙發、桌布,包括被套都可以進行半畫半繡設計,將小品畫小品進行元素提取根據不同的家裝風格與蜀繡有機融合,采用半畫半繡的方式將其呈現,而現在人們物質生活的提高更加注重品味,強調舒適和溫馨。半畫半繡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現代設計當中,其本身就是一種文化沉積的產物,比如采用宋代趙佶的梅花繡眼圖作為燈具的裝飾圖文再運用蜀繡的針藝將梅枝和繡眼的靈趣生動表現出來。在家裝設計上就可以采用同類風格的裝潢設計,打造出系列的家裝產品,或清逸靈秀、或自然大方都可以根據不同的喜好進行設計和改裝。
3.半畫半繡—包裝設計
我國的國情是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產生的矛盾,而包裝設計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包裝設計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它也有自己的文化。傳統文化、傳統美學、民間藝術對包裝設計的影響深遠,我們常見的包裝設計有食品、藥品、紡織品、電器、洗化用品等等不勝枚舉,因此商品的包裝也必然呈現多元化的特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各種新工藝、新材料不斷涌現,觀念不斷更新,半畫半繡也可引領新時代包裝設計起飛,具有蜀繡代表性的花紋包裝,不同針法有不同的針法有不同的呈現力,如:績針是一針靠一針的直線針腳,一般用于鋪地,用長短的細針在繡面上繡花紋,如鳳尾上的花紋等,有些布質包裝就會運用到鳳尾等花紋;藏針是長短直線針,由上至下或由下至上,后一針須蓋上一針腳,逐漸靠緊,針腳交錯做到伏貼平整,適宜繡人物頭面,能體現肌肉紋理給畫面增添立體感,有些兒童玩具包裝就會用到。
三、總結
人類對美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作為中國四大名繡之一的蜀繡和在宋代具有代表性的國畫小品,在各自的時代都十分受人追捧。一直以來,國畫與蜀繡都是兩種獨立存在的文化。在半畫半繡中,提取小品對意境的營造手段與蜀繡精湛的手工藝相結合,既可以傳承文化又能體現現代的創新性。在小品中蘊含著很強烈的情感的流露,人們在品鑒時能體會到畫家所想表達的意境;而蜀繡所能營造出立體感,二者相結合,能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仿佛身臨其境。并且二者使用的題材大致相同,結合起來也不用另辟蹊徑,例如在畫面中,我們可以利用國畫小品作為背景,并用蜀繡來勾勒山體。蜀繡的立體感能很好的將原本國畫小品想表達的山體的高聳、唯美、秀麗提升一個境界,同樣,國畫小品本身蘊含的情感也能夠讓蜀繡得到在營造情感方面的升華。
半畫半繡能利用到很多地方,比如服裝設計、家裝設計以及包裝設計。利用半畫半繡,設計出來的服裝、家裝、包裝不會像市面大多數的設計圖案一樣是被印刷,而是有了自己獨特的風格,能讓購買者認為它們被賦予了生命。
雖然如今在提倡對傳統文化的傳承,但傳統文化依舊是逐漸被大家冷落,這是因為大多數傳統文化并不能帶給人們耳目一新的感覺,而半畫半繡設計對于世人來說是一種“新”的東西,能給現有的設計帶來不一樣的體驗,是傳統創新設計對現代設計的一次沖擊,是能夠吸引世人的目光從而引領潮流。并且中國人也十分喜歡具有歷史性的東西,面對歷史性的事物總會在心中醞釀出一種歸屬感。相信半畫半繡一定能將蜀繡以及小品在21世紀重新煥發活力。
項目名稱:微觀與重塑—蜀繡與國畫小品的碰撞 項目編號s2020106444064 項目來源: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