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海倫
摘 要:體育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提升體能素質,小學生階段是提升體能的基礎階段,也是養成階段,目前很多學校只注重體育教學的過程,上課流于形式,甚至縮減學生鍛煉時間,素質教育背景下,體育教育越來越被家長和社會所重視,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科學教學提升小學生體能素質。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體能素質
身體素質提高離不開體育鍛煉,雖然現在生活水平較高,小學生的身高和營養都比較合格,但是普遍存在耐力差,爆發力差,肺活量比較低等各種現象。這些體能素質比較低,將來會影響學生的身心發育以及后期的身體素質,因此在小學階段就要根據小學生的特點有效的開展體育教學,采取可行性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技能。
一、教師自身要重視體能訓練
小學體育課程不能成為走過場、走形式,簡單的做幾個動作,做一些游戲,就完成了教學過程。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身體發育狀況和心理特點制定出可行性的訓練策略。根據相應的教學目標,采取合理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對于小學生而言,體能素質主要包括身體機能,身體均衡和心智水平。教師要在各個教學環節中多給學生體驗機會和鍛煉機會。比如在障礙跑訓練過程中,很多學生不愿參與或者敷衍了事。教師可以在障礙上設置一些學生喜歡的小禮物,讓同學們進行所謂的障礙跑優先者會獲得自己喜歡的小獎品。這就像通關游戲一樣,讓學生們充滿興趣都主動參與,進而提高學生的體能素質。
二、充分利用教學設施進行體能訓練
完善的體育教學設備是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基礎和保障,也會對體能訓練的效果產生直接影響。為了確保學生安全的完成訓練,教師和學校必須對體育教學的基礎設備進行完善,創造出良好的教學環境。同時,教師應該做好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充分了解學生的身體狀況,合理的設置訓練強度。在尊重學生意愿的前提下完成教學目標。例如,在進行體能訓練的過程中,體育教師應該先組織學生進行熱身運動,然后針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差異和興趣愛好,劃分相應的活動小組,使得學生能夠在興趣的驅動下積極參與學習和訓練,有助于體能訓練效果的提高。
三、優化教學計劃
小學體育教師在開展體能訓練前,需要了解學生的身體狀況,明確不同體育運動形式對學生群體的影響。在小學體育教學中,低年級的學生進行的一般是快跑、跳繩等簡單的活動,高年級的學生進行的多是足球、羽毛球、排球等相對復雜的活動,而在體育學習中,學生可能會因為應激反應而產生肌肉酸痛乃至關節扭傷等問題。對此,體育教師在開展體能訓練的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身體能力,對教學計劃進行優化,逐步強化學生對于訓練的適應能力。為了避免運動損傷,在教學活動實施前,還應該帶領學生做好準備活動,使得其肌肉能夠得到放松,配合理論知識、運動技巧和注意事項的講解,能夠進一步提升體育教學的效率,使得學生的體能可以通過科學的鍛煉得到提高,為今后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四、做好心理輔導
對于學生而言,小學階段是非常重要的階段,也是其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教師在開展體能訓練的過程中,應該關注學生的身心特征,注重細節把控的同時,做好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一方面,體育教師必須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征,做好合理指導,在教學中對學生的表現進行細致觀察,如果發現明顯的動作或者方法錯誤,應該及時指正,幫助學生糾正錯誤,確保其不會因為錯誤的動作而產生運動損傷;另一方面,小學體育教師必須做好訓練活動中的細節把控,通過演示、動作拆分等措施,幫助學生樹立起對于體育鍛煉的自信心,使得學生能夠真正愛上體育。另外,體育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利用這一點,將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在強調小組內部成員相互學習、共同進步的同時,也可以在小組之間開展相應的競賽,激發學生參與體育及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可以要求小組成員之間相互評價,在評價中認清自我,彼此學習,掌握正確的體育知識,實現體能素質的提高。
五、控制訓練強度
教師在設置訓練計劃的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個體差異,對訓練的強度進行合理把控,在保證訓練效果的同時,避免運動損傷。第一,應該關注教材內容。在小學體育教材中,強調體能訓練的循序漸進,教師應該對教材內容進行分析,把握訓練監督系數,以教材為主線開展體能訓練活動,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調高或者調低體能訓練系數,確保體能訓練能夠與學生的體能發展水平保持基本一致。第二,應該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明確學生的體能發展水平,對體能訓練項目進行合理選擇,針對不同的學生,設置不同的訓練強度,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得所有學生的體能都可以得到發展。
綜上所述,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對于學生體能素質的訓練,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體能訓練的內容、強度和目標,避免不恰當運動項目或者訓練強度給學生身心發展造成的損傷。從體育教師的角度來說,需要保證體育教學中體能訓練的效率,確保學生的體能素質能夠得到有效提升,為其今后的學習和成長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梅宇軒.不同情境下提升學生體能學練方法探析[J].田徑,2020(11):34-36.
[2]楊凱利.小學體育教學體能訓練指導策略探析[J].當代體育科技,2020(26):42-43+46.
[3]童偉.小學體育教學中體能提升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7):190.
[4]卓志超.運動教育模式引入小學體育教學的可行性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0(15):94-95.
[5]陸靜.淺談小學體育教學中有效發展體能的策略研究[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20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論壇(重慶會場)論文集.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