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婷
摘 要:情境教學就是指老師在充分考量認知因子的同時,能夠啟發(fā)和調動學生對于情境的需求,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與學習技巧。它是我們學生的精神和生活主人,也是整個師生關系的最佳有效路線。在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中,應用了情緒性教學方法,實現對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全面培養(yǎng)。教師應在語言心理空間上縮短師生距離,促進教與學的良性循環(huán)。因此,本文探討了情感教學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價值和實施策略。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情感教學法;運用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發(fā)展陷入困境。一是學生學習主動性不強,缺乏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和分析。二是教學發(fā)展中缺乏思想政治教育,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和觀念的提高。情感教學是以情感認知和情感共鳴為基礎,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這種教學方法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接受,能有效地指導教育中的自主學習。因此,教師需要重視情感教學的創(chuàng)新,并將其應用于教學中,以解決教學中的難點,提高教學效果
一、實施情感教學法的必要性
1.學生的必要需求
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直接關系到我國的前途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現。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是巨大的。但現在的學生關心的是,它是否有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也不高。另外有些老師不在教學內容中添加任何情感,加重了學生的反感。為了避免這種不良現象的發(fā)生,教師應盡量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教師對學生的教誨和情感的滋潤。只有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熱情,才能在課堂上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進行思想教育。
2.教學主體需要
教學是學生和教師的雙重活動,不僅要求學生學習理論知識,而且要求教師掌握教學方法。教師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學習有很大的影響,但目前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述,忽視甚至壓制學生的直接學習經驗。它從根本上扼殺了學生的獨特理解,忽視了教學中的情感輸入。這樣,學生只會被動地接受教師帶來的間接體驗,對知識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表現麻木。情感教學能使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如果不懂情感,教師應該提高自己的教學積極性,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表現出學習的熱情,才能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
二、基于生活構建教學情境
情感教學的本質是用情感促進自我思考,建立共同認知,形成思想認識。對于思想政治課來說,在運用策略的實踐中,首先要讓學生對知識有情感認知,改變被動學習的方式,讓學生融入到對知識的理解過程中。在方法上,我們需要建構生活化的教學情境。生活教學情境的構建可以將高等理論轉化為生活的內容,有利于提高學習興趣,也可以提高學生的理解力,促進深層次的理解,生成自我知識。比如,在豐富多彩的消費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對日常消費做一個總結,共同討論什么是生活中的消費,什么是必要的消費。這樣,在教學過程中形成生活情境,學生通過回憶和共同討論,找到消費的生命體現,也保證了學生在形式上的積極參與,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對消費的情感認知,并能從個人行為和想法中給予反饋。
三、積極構建師生和諧關系
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師生關系比較僵化,導致學生在學習中情緒低落,不愿意表達自己的個性和討論知識點。這種教育氛圍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也使教學目標單一,無法進行知識的整合和深刻的思想認識。情感教學的應用需要改變這種狀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的學習知識和情感知識在教學中得到表達和提高,同時教師能有效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做出適當的調整,既能改善自主學習的氛圍,又能保證情感教學的發(fā)展具有特定的方向和內涵,促進學生情感認知與理論知識的相互轉化。比如在《中國政黨制度》教學中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要注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表達對政黨的理解,加強對制度的分析,形成共同的探索環(huán)境,使教育學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對中國政黨制度的認識和情感體驗。同時,相互尊重、相互探索,也能達到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提高政治學習的感受,有助于增強學習的意愿。
四、組織教學中的實踐活動
在情感教學法的發(fā)展中,要使學生的思想認識和知識內容產生共鳴,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保持自主學習的正確路徑。但統(tǒng)一的理論討論并不能內化學生的情感,更多的是平淡理解的互動,所以在教學實踐中要組織實踐活動,把所學的東西動起來,提高情感教學的效果,促進和諧關系與學習關系的融為一體。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以分析討論時事、促進學習中的情感體驗為主,使學生接受知識,提高情感知識。例如,老師們介紹了“文化傳承與文化發(fā)展”的教學,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否應該傳統(tǒng)地發(fā)展和發(fā)展,傳統(tǒng)文化是否對社會發(fā)展有影響,這兩個主題讓學生從實踐的角度分析,傳承文化,為深化學習和理解指明方向,改進所學所思。
五、注重教學環(huán)境情感引導
高中生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由于生活條件和經歷的不同,他們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也存在著不同的情感認識。因此,教師在情感教學中必須重視情感領導。要讓學生接受正確的思想,減少偏激的洞察力,還要把情感直接轉化為知識,這樣才能實施情感教學,才能保證學生整體素質的成長,在“中國外交政策的目標和宗旨”的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感受國家的獨立和強敵的處境,在民族團結和自主發(fā)展的基礎上,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樹立正確的愛國主義精神。
結語
總之,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方法已不能保證學生全面、健康的發(fā)展。情感教學是一種師生互動的教學方法,也是一種愉快的教學方法。最重要的先決條件是照顧學生。我們應該重視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相關現象表明,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學可以幫助學生以飽滿的態(tài)度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政治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學習,創(chuàng)造健康的價值觀。因此,我們不能停止對情感教學方法的探索和優(yōu)化。我們應該在實踐中加以改進和推廣。
參考文獻:
[1]唐望敏. 淺談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學法應用策略[J]. 南北橋, 2020, 000(001):149.
[2]卜鵬程.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學法應用策略[J]. 農家參謀, 20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