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幾年國家教育部提出“普通教育有高考,職業教育有競賽”的觀念。全國院校技能大賽始終站在教育改革發展的最前沿,引領著教育穩步前進,使職業學校的社會影響力不斷擴大。對于院校來說,這既是一個機遇,也是一個挑戰。只有正確把握教育業的發展方向才能穩步前進。
《數字圖像處理》課程是高等學校設計類學生專業的一門核心基礎課程,理論與實踐充分融合,技術與藝術并存。在傳統的課程環節中,主要通過理論知識和案例上機操作相結合,最終設計制作一個平面廣告作品。但隨著數字化技術發展,數字平面制作技術不斷提升,商業化產品要求隨之提升,傳統的《數字圖像處理》課程課堂實際效果與最終目標成果相差甚遠,出現系列問題:
1. 學生創意創新思路與實際商業項目人才發展不融合
2. 學生課堂積極性有待提升,自主性不強
3. 學生課堂案例操作的技術性不規范,缺乏商業性技術規范
為提高學生的技術創意技能,創新教育教學模式,采用任務引領、項目驅動等學習策略和方法,利用數字化教學資源和教學平臺,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以提高學生興趣。該課題嘗試用創意星球的具體商業性案例、賽事要求和主題探索課程思政的融合點,并提出相應的“賽教融合”點。
1. 利用商業競賽主題要求,鍛煉學生創意思維,增強學習興趣,增強自主性
2. “以賽促教”“以教促學”,將比賽充分融合到課堂內容中
3. 將“創意星球”商業比賽項目的具體項目內容和要求引入到校級比賽中,規范商業技術操作行為
本研究的重點在于剖析“賽教融合”手段在實踐課程中的有效性,提出針對學生的實踐模式構建教育改革策略,提升以數字圖像處理課程為代表的實踐課程教學質量。一方面,“賽教融合”課程項目體系建設復雜,需要一個長期的實驗總結和積累的過程,對于學習模式的適用范圍等有一定的困難。另一方面,運用八角行為法“分析創意星球”具體商業項目的設計創作,從交互性的角度分析學生獲得比賽項目實踐反饋效果,對學生心理素質具有一定的磨練性。
高等教育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講所學理論知識充分地應用到實踐中,達到一定的教學效果。數字圖像處理課程中的海報設計、排版設計、創意思維引導等理論比較抽象。我們在教學中會發現,學生上機操作過程中顯現出操作方式機械性和缺乏創新性,大部分同學難以掌握創新性在視覺效果元素中的應用。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理論概念,將企業實訓項目與理論充分融合在一起,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高等教育事業得到長足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教學成就,初步形成了適應適應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多元化、多層次、學科門類齊全的社會主義高等教育體系,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了大量高級人才。高等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發展科學技術文化,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一、高等教育的現代化
我國高等教育現代化的核心是實現人的現代化,即教育主體現代化、教育內容現代化和師資隊伍的現代化。教師主體的現代化體現在教師人格的現代性、教學理念的現代性和教育方法的現代性,目的是培養適應社會企業崗位要求的、掌握熟練操作技能的綜合素質人才。為培養出相應的高等綜合素質人才,推動大學生專業必修課程知識的學習積累,促進相應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發展,各個省市和學校舉辦了相應的專業技術大賽。.
二、“賽教融合”適應學生發展
在藝術設計領域,各個省市、學校針對不同地區大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狀況,舉辦一系列專業性項目比賽。通過學生體驗參賽項目的系列環節,該選題通過案例分析法,以“數字圖像處理課程”為例,深入研究八角行為分析法在“創意星球”教學比賽項目中的重要作用,剖析賽項準備階段、設計構思階段、參賽階段和總結階段等方面的實戰經驗,提出“以賽促教,以教促學”的具體思路,提高實踐課程的學習質量,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建設,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實踐技能,為學校產教融合建設提供依據。
三、“賽教融合”適應數字圖像處理課程發展
數字圖像處理課程是一門實踐必修基礎軟件課程,傳統的案例練習和理論知識的灌輸,難以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賽教融合”教育教學改革是一項長期的工程任務,需要
有效的課程知識理論聯系具體的項目需求體系,分析商業項目產品的實際的調性和宣傳目的,根據具體目標人群完善作品的創作需求,短時間內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技能,是近距離適應企業行業崗位要求的重要手段,也是全面提升大學生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措施。只有在教學思想和教學行為上重視“賽教融合”,才能推動具體課程的教育教學方法改革,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經濟發展和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通過學生體驗參賽項目的系列環節,通過案例分析法,以《數字圖像處理課程》為例,深入研究八角行為分析法在“創意星球”教學比賽項目中的重要作用,剖析賽項準備階段、設計構思階段、參賽階段和總結階段等方面的實戰經驗,提出“以賽促教,以教促學”的具體思路,提高實踐課程的學習質量,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建設,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實踐技能,為學校產教融合建設提供依據。將企業命題與課堂操作案例相融合,貫穿“以賽促教”的教育教學模式,將產品經理分析的“八角行為法”應用到學生實際課程操作中,剖析論證“賽教融合”的合理性。
作者簡介:
王曉蕓(1992.5—),女,漢族,山東省濰坊市,濰坊理工學院,碩士,研究方向:數字媒體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