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怡
摘 要:互聯網金融能夠快速對借貸人進行審核,并為其發放貸款,能夠大大提升放貸效率,為需要借款的人提供優質的服務,因此互聯網金融近年來在我國快速發展,并出現了諸多互聯網金融平臺,然而不容忽視的是,互聯網金融平臺存在一定的風險,一旦相關風險爆發,將導致互聯網平臺以及相關用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國互聯網金融對于傳統金融、貨幣政策、金融監管以及金融消費者的影響,并提出完善互聯網金融的對策。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發展趨勢;監管對策
自互聯網金融出現以來,我國出現了多種形式的互聯網金融服務形式,包括:第三方支付平臺模式,P2P網絡信貸模式,以及商家線上融資的眾籌模式等,這些互聯網金融創新模式的出現推動了我國金融市場的活躍,但由于這些發展模式中或多或少隱藏著一定的安全風險,而資金安全方面的問題是金融用戶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因此當前這些金融模式的發展受到了較大的制約。
一、互聯網金融的影響
1.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的影響
一方面,互聯網金融的出現加速了傳統金融與互聯網金融的融合,并為傳統金融行業的發展創新,開辟新的業務項目帶來了機遇,通過互聯網金融能夠實現對金融消費者及用戶進行深入的數據收集和分析,進而加強對用戶匹配的精準程度,并加強風險管控。而另一方面,互聯網金融沖擊了傳統金融服務,以第三方支付平臺為例,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不再需要通過銀行等傳統金融服務機構來提供服務,同時在進行借貸時,由于第三方支付平臺能夠在幾分鐘內放貸,不需要金融繁瑣的審核,因此對借貸速度有要求或者追求借貸便利的借款人會更加傾向選擇第三方支付平臺借款,這無疑搶占了傳統金融機構的借款市場。
2.互聯網金融對貨幣政策的影響
一方面,互聯網金融工具具有存儲功能,這導致傳統貨幣的流通方式和渠道發生了改變,貨幣劃分出現了層次不清的現象。另一方面,互聯網金融越來越成為重要的貨幣流通渠道,但各大互聯網金融平臺并不公布相關虛擬貨幣的流通情況,導致國家不能夠及時掌握相關信息,對互聯網貨幣政策進行及時且準確的宏觀調整。
3.互聯網金融對金融監管的影響
互聯網金融風險相對傳統金融風險而言具有風險多元性和風險放大性的特點,一方面,互聯網金融更多地使用了科技工具,導致互聯網金融科技風險增加,同時互聯網金融還進行了各類金融創新,加劇了風險管控難度,除此之外,互聯網金融影響的傳播速度非常快,一旦互聯網金融出現風險則會通過互聯網途徑快速傳播,產生影響放大效應,而當前對于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監管,仍處于探索階段,尚未形成較為成熟的監管方案和體系,無法滿足互聯網金融監管要求。
4.互聯網金融對金融消費者的影響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當前互聯網金融的用戶規模空前擴大,我國互聯網金融用戶多達數億人,而在進行互聯網金融消費和交易的過程中,主要是通過驗證碼來驗證消費者的身份,從而促進交易的達成,而這些信息容易被手機病毒盜取,導致消費者個人信息被盜取和利用,消費者極有可能因此產生財產損失。
二、互聯網金融的監管建議
1.盡快完善互聯網法律體系和監管體系建設
當前我國在金融方面的法律規范主要是針對傳統金融機構,而對互聯網機構的法律規范并未完善,形成系統性的規范體系,因此需要從立法層面著手,加強對互聯網金融的規范和引導,除此之外互聯網金融體系缺乏嚴格監管和對應的監管措施也是一大問題,由于互聯網金融體系與傳統金融體系有著較大的不同,因此采用過去傳統金融監管方式顯然不適應互聯網環境下的監管要求,因此相關監管部門需要創新監管形式,針對互聯網金融的特征來進行嚴格監管,從而達到防范互聯網金融風險的目的。除此之外,相關監管機構和部門還需要重點加強對P2P平臺的監管,近年來,P2P互聯網金融平臺安全問題頻發,這說明這一金融模式的隱藏風險較大,需要對P2P平臺的資金池以及運作模式進行重點監管。
2.權益保護應當成為落腳點
在互聯網金融開展過程中,互聯網金融平臺,互聯網金融投資者、互聯網金融消費者的權益都應該受到保護,當前我國負責對互聯網金融進行監管和保護互聯網金融各方利益的機構較多,包括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保監會等部門,然而在實際落實監管工作的過程中,各部門之間存在監管相互重疊以及監管盲區,在監管重疊部分,各部門之間可能存在工作推諉的情況,導致監管工作無法嚴格落實,因此需要各部門之間進行協商,并劃分好各監管部門的職責,避免出現監管工作重疊以及監管盲區。
3.加快征信體系配套建設
征信是反應個人信用以及個人交易真實性的重要體系,但目前我國征信體系盡在傳統金融領域內有所應用 ,在互聯網金融體系內并未建立完善的征信體系,而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當前越來越多的交易和金融活動是在互聯網金融內開展,因此需要盡快完善互聯網金融征信體系。
三、總結
當前互聯網金融越來越成為我國金融體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當前互聯網金融方面還存在法律規范不健全、監管缺失以及征信建設較為落后等問題,因此我國相關部門應該加強對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法律規范和監管,從而推動我國互聯網金融行業能夠獲得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憲權,金華捷. 論互聯網金融的行政監管與刑法規制[J]. 法學,2014(06):8-16.
[2]謝平,鄒傳偉,劉海二. 互聯網金融監管的必要性與核心原則[J]. 國際金融研究,2014(08):3-9.
[3]胡光志,周強. 論我國互聯網金融創新中的消費者權益保護[J]. 法學評論,2014,32(06):135-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