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傳統的教學理念及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需要,教育改革勢在必行。在中職英語教學改革過程中,英語教師不僅要改革相應的教學模式,更要將課程思政的理念融入教學過程中,基于課程思政的視角探究中職英語教學的發展之路。本文簡要介紹了課程思政理念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內涵和重要作用,并根據當前中職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教學策略,希望廣大教育工作者提出寶貴意見。
【關鍵詞】課程思政;中職英語;改革策略
【作者簡介】劉東亮,石家莊市欒城區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在世界舞臺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當下中職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時代的發展需要,對教學模式進行相應的改革。在近些年教學改革的大潮中,將思政教育與中職英語教學有機融合在一起已經逐漸成為教育工作者的共識。因此,中職英語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思政教育素養,將課程思政元素更好地引入中職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認識到優秀道德品質在人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促進自身綜合能力及素養的不斷發展。
一、課程思政理念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基本內涵及必要性
1.課程思政理念在英語教學中的基本內涵。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被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成為課程思政的指導性原則。中職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培養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也要注重學生道德品質的發展,通過恰當的方式,培養學生們良好的道德品質,促進學生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的協調發展。在中職英語教學過程中滲透相應的課程思政不僅是新時代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中職英語教學自我發展與完善的重要舉措。
教師可以通過恰當的思政教育,將課程思政理念更好地貫穿于中職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恰當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知識與技能的協調發展,并同時強化學生的道德修養和政治覺悟。課程思政視角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即思想道德和政治覺悟,教師要從日常的教學過程中通過簡單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也喚醒學生的道德和價值觀,從而使學生能夠在學習與實踐的過程中不僅能形成科學的思維能力,也要建立良好的道德品質。教師可以從日常的教學內容出發,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課程思政教育資源,開展相應的課程思政教育,更好地落實教育教學改革。
2.課程思政理念應用于英語教學的必要性。在中職教育階段,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中職英語教師要充分挖掘教學內容中的思政教育元素,以課堂教學內容為載體,讓學生們在英語課堂上不僅學習相應的英語語言學科知識,更了解做人的道理。在中職英語教學過程中實施課程思政的教育理念不僅是新時代教育課程改革的內在要求,更是中職英語教育自我發展與完善的必經之路。在中職英語教學過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理念是符合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對人才素質的綜合需求的。中職英語教師要以課程思政的視角展開教學,將多元化的思政教育內容引入中職英語課堂,使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二、中職英語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新課程教學改革不斷深化的過程中,我國的中職英語教學改革已經取得了十分可見的成效,教學效率已經獲得了有效提升。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在現階段的中職英語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許多我們無法忽視的問題。首先,由于中職學生沒有相應的升學壓力,很多學生對于文化課的學習缺乏足夠的重視,認為英語學習是無用的。很多學生的英語基礎較弱,在課堂上對于教師所講授的英語知識缺乏興趣,長此以往就會產生灰心及沮喪的情緒,甚至會對英語學習產生抵觸心理。一部分學生將英語學習停留在淺層的知識層面,卻忽略了英語語言背后蘊含的思想感情及文化內涵,自身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并沒有在學習過程中獲得顯著的提升。其次,還有部分中職英語教師并沒有認識到思政教育的本質內涵,無法從思政教育的角度進行中職英語教育的有效創新。學生們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并沒有真正感受到思政教育在學習中發揮的作用,自身的英語學科素養也沒有獲得顯著的提升。因此,課程思政改革任重而道遠,需要廣大教師的高度重視。
三、課程思政理念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在中職英語教學過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理念是英語課程改革的大勢所趨,對于中職英語教育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第一,課程思政理念的應用是中職思政教育的必然需求,是立德樹人教育理念在中職教育中的有效落實。通過將課程思政理念融入中職英語教學過程中,能夠有效地提升英語教學效率,也能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不斷發展。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更有效地認識到思政教育與英語教學之間的有機聯系,促進教學改革的不斷發展。第二,在課程思政的視角下開展英語教學改革更能夠落實學生在教學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學生們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其自身價值觀也在不斷實踐中形成與發展。除此之外,課程思政的視角更有助于促進學生開展相應的實踐教學活動,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習的英語知識更好地應用于日常生活的交流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英文思維,促進學生將思政理念更好地融入日常的學習和日后的工作中。
四、基于課程思政視角探究中職英語教學改革的策略
1.明確德育目標,強化學生的思想意識。在中職英語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教師要深刻認識到教育的最終目標是立德樹人,而德育教育更是課程思政理念的重要體現。因此,英語教師要明確德育目標,強化學生的思想意識,充分挖掘教學內容中所蘊含的思政元素,促進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逐步感受到教學內容中蘊含的德育元素,促進自身道德修養的不斷提升。教師要將促進學生科學文化知識的增長與德育水平的提升列為同等重要的教學發展方向,改革以成績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養成明辨是非的道德判斷能力,尤其是面對現代網絡世界中大量多樣的信息時,可以明確判斷出其中的不良信息,避免學生誤入歧途。
2.營造思政教育氛圍,強化學生的道德情懷。環境對于一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在中職英語教學開展思政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深刻認識到思政教育氛圍能夠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產生重要影響。中職英語教師要盡可能營造積極而和諧的教學氛圍,促進學生積極融入課堂教學活動中,充分感受到思政教育使人在成長過程中的改變,教師可以基于相應的英語閱讀文章,對我國的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進行辨證的對比,也充分認識到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之處,更好地樹立學生的文化自強和文化自信意識,從而促進學生愛國主義情懷的不斷發展,強化學生的道德修養。
3.把握思政要點,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中職英語教學過程中,通過思政教育活動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不斷提升,也是課程思政理念滲透的重要體現。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學情和具體的教育內容以及其中的思政教育點開展相應的課堂教學活動,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教師可以就教學內容中的思政教育主題開展辯論比賽,將學生分為正反兩方,就相應的主題開展辯論,促進學生相應思維的不斷發展,逐漸形成相應的思政意識。例如,在教學“科技發展帶給人類生產生活影響”這一主題過程中,教師可以就科技帶給人類的是弊大于利還是利大于弊,展開相應的主題辯論活動,讓學生在課下自行搜尋與自己所選擇的辯題相關的資料,并在課堂上自主陳述觀點,與對方進行辯論,在辯論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4.創建情境化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協作能力。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情境教學法是一種經過實踐檢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其通過創建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教學情境,促進學生在情境中更好地理解所學習的內容,促進自身語言發展及應用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根據相應的教學需求,設立相應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情境中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與他人進行交流與合作,思考這一情境中不同角色的心理變化,以及這一人物在當下所表現出的精神品質,促進自身道德修養的不斷提高。
5.播放思政視頻,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信息技術的發展為中職英語思政教育帶來了更多可能,教師可以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通過網絡平臺播放相應的英語教學視頻,使學生在觀看視頻的同時領悟到其中的英語知識與人文素養教育價值,將多元化的教育資源引入中職英語教學課堂,有利于開闊學生的眼界,增長學生的見識,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也能夠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促進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提升。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思政教育的視角下,現階段的中職英語教育還存在著一定問題,中職英語教師要深入挖掘教學內容中的思政元素,促進學生思想道德品質與政治覺悟的不斷提升,成為新時代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李楊.中國傳統文化在課程思政中的價值及實現路徑研究——以中職英語教學為例[J].老字號品牌營銷,2020(10):113-114.
[2]趙曉雪.從“打補丁”到“升級”:職業院校教學能力大賽的再認識——以中職英語學科為例[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20(5):213-214.
[3]陳雪貞.反思性教學在《大學英語》課程思政中的應用——基于教學案例分析[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0(3):141-143.
[4]鄧佳丁.深度學習理論視野下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中職英語教學設計——以A Good Tour Guide為例[J].西部素質教育,2019(8):209-210.
[5]王燕.淺談思維導圖在中職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以酒店英語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9(19):135-136.
[6]史東艷.“新”“簡”“親”“活”四位一體的中職英語教學方法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42):34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