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推進英語專業與課程思政深度交叉融合,能夠避免西方語言文化及價值觀對學生的不良影響,順應國家的發展趨勢,是培養新時代英語專業人才的必經之路。本文詳述了英語專業進行課程思政的必要性以及當前英語專業進行課程思政面臨的問題,并分別從推進專業知識與思政元素的融合、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促進課程建設與教材建設的協同創新等方面提出了實施策略。
【關鍵詞】英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改革
【作者簡介】馬麗穎(1994-),女,內蒙古赤峰人,航天工程大學士官學校,助教,碩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
一、引言
英語專業的知識體系是通過社會語言、科學文化的交叉融合構建起來的,所以英語專業可以輻射到歷史、哲學、藝術等人文學科和數學、物理、化學、機械制造等自然科學學科,具有明顯的學科交叉性。然而,目前英語專業的教學中,教師一般只注重學生對單詞、語法的掌握和語言能力的提升,卻忽視了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時,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的社會文化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學生學習的主要內容,作為一門強勢語言學科,長此以往,西方語言文化及價值觀必然會對學生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課程特色內容,將英語和課程思政交叉融合,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英語課程中,學習英語的同時傳承中國民族的傳統文化。
二、英語專業實施課程思政的意義
1.課程思政的內涵。課程思政不是要把各專業課教學變成思想政治課,而是借助眾多專業課程來實施育人的教育理念。課程思政應是以立德樹人為目標,需要教師對各學科有充分了解的同時,挖掘其中的思政內容,打破各學科和思政課程之間的壁壘,在教授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向學生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英語專業實施課程思政的必要性。(1)國家社會進步的需要。隨著中國國力的迅速增強以及“全球化”腳步逐漸越來越快,中國參與世界治理也越來越積極。因此,“命運共同體”以及“一帶一路”等倡議都需要通過多種語言去傳播,而英語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種外語,這就要求大量學生在學好英語的同時,必須要有正確的價值觀念。課程思政一直以來都是我國非常重視的,將思政教育與各專業課程教育相結合,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更好地發揮高校的育人功能。
(2)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語言是一個社會思想文化的載體,人們通過語言來傳播思想意識。可以說,語言是有明顯的民族文化背景的。因而,在學習一種語言的同時也是在學習一種民族文化。在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相關課程的教材內容都與西方國家的社會文化有著密切關系,這些有著西方價值觀念的生活方式雖然會帶給學生不一樣的文化體驗,同時會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產生巨大沖擊。因此,必須要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對學生的思想加以引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得學生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能產生崇洋媚外等思想滑坡。而英語專業課程思政的重要作用就是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以防止西方不良思潮的影響。
(3)創新現代英語專業教學模式。長期以來,教育都是側重于智育,雖然目前教育領域不斷改革創新,德育的比重越來越大,但是在教學實踐方面仍有欠缺,不利于培養高素質的英語專業人才。在英語專業教學中進行課程思政的交叉融合后,能夠為傳統教學模式提供新的改革方向,增加大量新的教學內容,同時進一步提高了德育在教育體系中的比重。這種教學模式不僅有效地抵制西方不良思潮的影響,還對教學內容、方法、模式等進行了創新。
三、英語專業進行課程思政面臨的問題
1.英語和思政交叉融合困難。英語專業與課程思政進行交叉融合面臨的首要問題就在于“課程”與“思政”結合的困難。教學內容要把原來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的社會文化相關內容進行適度調整,合理融入思政元素,所以教學內容的選取以及教師的講解都要有不同程度的側重,從教學案例到民族文化的差異對比,都對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將英語和思政交叉融合并不是將課程思政進行簡單的內容展示,而是要在保證學生所學知識點不變的情況下融入課程思政,這也要求教師要對中西方文化都要有較深的理解,能夠明確中外文化差異,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中華優秀文化。
2.英語專業教師缺少思政素養。將英語專業與課程思政相交叉融合,就需要英語專業教師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較深的了解,能夠明確中外文化差異,開拓創新,挖掘思政元素。然而,很多英語專業教師由于長期學習西方文化,對西方文化了解較多,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了解較少,缺少思政素養,不能有效應用先進的理論對自身工作進行指導。同時,英語專業教師只專注于專業知識的教學,缺乏德育方面的工作經驗,對思政教育的理解和掌握不到位,課程思政實效不強。長此以往,不僅會導致英語專業師生的價值觀受到西方不良思潮沖擊,還會失去對本國優秀文化的信心。因此,對英語專業的思政改革不僅僅針對學生,更要針對教師。
四、英語專業與課程思政交叉融合的實施策略
英語專業實施課程思政不僅符合國家發展的需求,更是對英語專業的一次拓展創新。同時也要看到,英語專業進行課程思政面臨的問題較多且復雜,需要校領導及教師們的高度重視,在推進英語專業課程思政交叉融合過程中,要不斷將思政元素提煉出來,并與英語專業知識點進行有效結合,加強英語專業師資隊伍課程思政能力培養,提高英語專業教師的思政水平,促進課程建設與教材建設的協同創新,完善教學考評機制,不斷開拓創新,形成完整的閉環教學體系。
1.推進英語專業知識與思政元素的交叉融合。推進英語專業知識與思政元素的交叉融合就是要善于挖掘思政元素,與英語專業知識巧妙融合,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進行課程思政,真正實現潤物無聲的育人目標。如果只是空泛地談大道理,或機械灌輸,對學生進行說教,很容易引起學生的抵觸情緒,起到反作用。在課程教學設計上,要注重思政元素的滲透,如國家民族層面的家國情懷、民族大義、共產主義理想以及家庭社會層面的孝敬父母、尊老愛幼和誠信做人等傳統美德元素,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英語教學全過程,既能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又能防止西方語言文化及價值觀對我國英語專業學生的思想產生不良影響。要對英語課程中的思政內容進行歸納整理精簡,除去重復冗雜的內容,將重點思政元素以單元、模塊的形式來教學,使英語專業的課程與思政元素同頻共振,讓思政元素猶如一條線貫穿整個課程,與英語專業知識一同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的體系,從而避免思政元素的表面化、碎片化。
2.加強英語專業師資隊伍課程思政能力培養。教師在課程思政工作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斷加強英語專業師資隊伍課程思政能力培養,才能提高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效果,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接受到知識。然而,目前傳統的英語專業課程教師只注重知識點的講解,并沒有滲透思政元素。其原因為:一方面是沒有及時轉變教學理念,仍然是以提高分數為本的教育理念,把英語課程當作一項簡單的教學任務,缺少開拓創新的精神,所以必須轉變教育理念,改革教學模式,樹立以德樹人的教育理念,更好地培養出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英語專業人才;另一方面是教師自身缺少相應思想政治教育素養,無法更好地將思政元素融入英語專業課堂中。因此,教師要主動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
英語專業學生只有自己能夠深刻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民族自信感、了解中國民族發展史,才能更好地用英語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順利推進英語專業與課程思政的交叉融合。因此,英語專業教師不僅要將自己所學專業的知識研究透徹,還要了解國內外形勢與政策,關心國家大事,思想觀念時刻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學會將時事熱點問題融入課程,提高自身政治素養的同時,將英語專業課程和課程思政完美契合,更好地教授給學生。因此,院校應當高度重視英語專業教師的思想建設工作,由馬克思主義學院開設相關課程,根據實際情況,為教師制訂合理的培訓規劃,提高英語專業教師思政素養,在學習中擺脫西方思想的不良影響,時刻保持政治自覺性。
3.促進課程建設與教材建設協同創新。課程建設和教材建設在推進英語專業與課程思政交叉融合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兩者相輔相成。教材是課程思政的重要內容,在教材內容中要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每個單元、板塊都合理地設置思政內容,將所學知識點和思政元素有機結合,構成內在聯系緊密的整體,并體現在教材上。這樣就使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課程思政有案例,有參考,避免了盲目添加思政元素而導致的思政內容表面化、碎片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能夠以此為“重點”,拓展思維,從所學的知識源頭上確保思想路線的正確性。英語專業課程較多,各個專業教師的研究方向不同,所以不同專業課程之間存在專業“壁壘”,各個課程之間缺少銜接。在推動英語專業知識與思政元素的交叉融合過程中,英語專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院校資源,以融入思政元素為契機,成立相應教師團隊,打破專業“壁壘”,加強專業課程之間的關聯。因此,必須促進課程建設與教材建設的協同創新,讓教材與課程同向同行,環環相扣,共同推動英語專業與課程思政交叉融合。
五、結語
英語專業與課程思政的交叉融合是英語專業未來發展方向之一,順應國家的需求,符合國家發展的方針政策,是培養新時代英語專業人才的必經之路。然而,目前英語專業的課程思政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導致其最終效果并不顯著。因此,院校與教師必須重視起來,通過推進專業知識與思政元素的融合、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促進課程與教材建設的協同創新等方法,實現英語專業與課程思政的深度融合,為國家培養優秀的英語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鄧玉華.高校英語專業課程思政的必要性和實施路徑研究[J].海外英語,2021(9):19-20,24.
[2]潘倩.英語專業精讀課教學中的課程思政建設與實施路徑[J].海外英語,2020(3):9-10.
[3]閆娜娜.課程思政融入大學英語之教學探索[J].海外英語,2021 (14):173,191.
[4]張瑩.課程思政在高職英語專業中的實施路徑——以天津職業大學為例[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9(3):33-38.
[5]李征婭.英語專業課程思政的實施路徑分析[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3):87-90.
[6]馬慧.課程思政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路徑探究[J].海外英語,2021(14):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