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是這個時代給每個孩子的包容,也是這個時代對每個孩子的要求。
喜愛兒童文學及一切可愛有趣的人和事的軟萌妹子吳亞男,曾憑借文學作品《小烏龜去姑姑家》獲得2017年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繪本《不一樣的1》也獲得了第八屆“信誼圖畫書獎”文字創作獎首獎。這本繪本雖然在眾多個性張揚的中國原創繪本中稍顯溫和,但其實對于孩子來說,用繪本故事給他們的人生播撒下“不一樣”的種子,很重要。
棕熊老師教孩子們學寫數字“1”,大家學得特別認真。更有趣的是,每個孩子寫出來的“1”都不一樣——小螃蟹橫著爬,寫出來的“1”也是橫著的;小鳥飛來飛去,在大自然里找到了“1”;小蛇會變化身體造型,自己就能變成“1”;還有戴帽子的“1”、會跳舞的“1”、小小的“1”……在棕熊老師眼里,每個孩子寫的“1”都是很棒的。
這個故事就像是從我的心底流淌出來的。我有過當幼兒老師的經歷,見過很多孩子,他們各有特點,所以故事中的小動物除了自身的特性外,還帶著幼兒園里真實的孩子的影子,比如把“1”寫得歪歪扭扭的小雞,動作比較慢的小烏龜,打瞌睡的小豬。
在創作這個故事的過程中,我寫得很開心,也很順暢,還加入了自己的一些小創意,設置了很有代表性的小動物,讓它們寫的不一樣的“1”能有更直觀的表現。
希望孩子能在這本繪本中感受到故事的內涵,當然,不一定是現在。回想起我自己小時候看的故事,很多時候其實也沒明白那個故事的內涵是什么,只是喜歡看各種有趣的情節。但因為總是反復看,所以對很多故事的內容記得比較清楚,當我慢慢長大,在不經意地回想起那些故事時,才會恍然大悟道:“噢,原來那個故事表達了那樣一層意思啊!”我從那些作品中體悟到的東西也會給我帶來一些指引。所以我覺得兒童文學對小朋友的影響是潛移默化和持續性的,也希望小朋友閱讀了我的作品后,有一天回想起來,也會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啊,原來1可以有不同的寫法,我也可以像那些小動物一樣,展現出自己的風格和特色。”
一直以來,我都比較關注悅納自己的主題,因為我非常希望能做到接納、欣賞自己,不為自己的不夠完美而自責愧疚,也不為自己的與眾不同而擔心憂慮,我覺得這種敢于成為自己的勇氣對孩子來說也是非常重要和可貴的,所以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需要爸爸媽媽給予很多的欣賞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