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麗君 杜精睛 孫靖靖
一、引言
2021年迎來了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一百年風雨兼程,一世紀滄桑巨變[1]。百年黨史是一部中國共產黨人的百年奮斗史,記錄著共產黨員為了革命不屈不撓、艱苦奮斗的革命情懷。革命是中國近代的主要旋律,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歷史形成了極其豐富的紅色檔案材料。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遼西人民經過新民主主義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支援抗美援朝等革命階段奮斗史,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紅色革命歷史。遼西地區具有豐富的紅色革命文化資源:遼沈戰役紀念館、趙尚志紀念館、塔山革命烈士陵園等等一大批遼西革命戰爭遺址和紀念地等,都向世人昭示著遼西大地為新中國革命作出的卓越貢獻。紅色革命歷史文化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地位,革命歷史檔案是紅色革命文化的“母資源”,加強紅色革命歷史檔案的開發利用,有助于充分實現革命歷史檔案的社會價值,對于提升文化自信、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具有重要意義。
二、遼西紅色革命歷史檔案開發與利用的重大意義
紅色革命歷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偉大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大量值得總結、整理、傳承的精神財富。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之際,對遼西地區紅色革命歷史檔案開發利用進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理論意義、現實意義。
1.政治意義
毛澤東同志在中共七大上曾指出,從中國革命的最近和將來的前途看,東北是特別重要的。遼西地區處于東北大區域的咽喉地帶,近代史上,日本帝國主義曾長期在該地區進行殖民統治,解放戰爭時期,遼沈戰役在此一戰定乾坤。因此,遼西地區革命歷史在中國革命歷史進程中具有不可磨滅的歷史地位。遼沈戰役的重要啟示是:吃透中央精神、保持高度一致。錦州攻堅戰的決策和執行過程就是吃透中央精神、保持與黨中央高度一致最鮮活的教材。開發利用遼西紅色革命檔案,深刻領會吃透中央精神、保持高度一致的時代內涵,具有很強的政治意義。遼西紅色革命歷史檔案是我國革命歷史檔案中的典型代表,遼西人民在不屈不撓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斗爭中,譜寫了眾多革命英雄主義的頌歌,折射出革命英雄主義堅強不屈的意志和大無畏的英雄品格,遼西人民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犧牲與貢獻。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借此契機,對遼西紅色革命歷史檔案開發利用進行深入研究,凸顯革命歷史檔案“存憑、留史、資政、育人”的特殊價值,旨在弘揚紅色文化,集聚紅色力量[2],讓革命歷史檔案成為黨史教育的“活教材”,讓紅色革命文化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深遠傳播。
2.理論意義
革命歷史檔案是一種具備政治教育、經濟發展和文化傳播多種功能于一身的珍貴檔案資源。[3]遼西地區具有眾多革命歷史檔案資源,是傳播紅色文化的重要陣地。通過對遼西地區檔案館調研發現,遼西地區目前并沒有專門的革命歷史檔案庫,涉及的革命歷史檔案散見于其他種類檔案之中。開發利用革命歷史檔案,首先要對檔案進行整理、歸納、總結,把這些散見于其他種類檔案之中的革命歷史檔案整理后建立專門庫,這對于檔案治理研究理論是一個新的思路,對于檔案理論的創新發展具有引領作用。另外,目前,學界關于遼西革命歷史檔案的開發利用研究關注較少,尚沒有一部完整的遼西革命歷史檔案資料,涉及遼西革命歷史檔案的理論觀點更是鳳毛麟角,開發利用遼西革命歷史檔案,可以填補行業理論空白,為相關理論研究提供借鑒。
3.現實意義
紅色革命歷史檔案是國家與社會的寶貴信息資源,不僅反映了地區革命歷史狀況,而且還具有政治、科學、文化等方面的價值。遼西地區紅色革命歷史檔案是在遼西人民在反抗壓迫、爭取自由的實踐活動中保留下來的有價值的信息,所以其生成時間與地點都不一致,那么其中有用的信息很可能就分散在數以億計的案卷中,這就需要對其開發利用,才能充分實現其價值。紅色革命歷史檔案是革命歷史的沉淀物,所反映的真實情景都與現實有一定的時間差距,也正是因為這種時間差,檔案才有了回溯過去的價值。檔案是用文字、數字等方式記錄下的原始的數據信息,具有憑證與情報價值,而正是因為這樣,檔案才必須要進行開發,才可以進一步獲取檔案內在的價值。目前,遼西地區在紅色革命歷史檔案開發利用上存在政策法規的局限、工作機制的缺失、人才資金的匱乏、檔案資料的散佚、開發方式的陳舊和數字化建設滯后等諸多棘手問題。因此,當務之急是提高檔案學界開發利用革命歷史檔案的緊迫感,探索出符合革命歷史檔案開發利用的總體方案和具體措施。加強利用服務的支持力度,確保開發利用工作的良好開展,全力譜寫革命歷史檔案事業發展的新篇章[4]。
三、 遼西地區紅色革命歷史檔案開發與利用策略
檔案科研工作者應該聚焦短板弱項,實施精準攻堅。開發利用紅色革命歷史檔案研究任重道遠,檔案學界擴寬研究視野刻不容緩。2021年是 “十四五”的開局之年,檔案學界應借鑒先進的研究成果,多方共同合作,抓住機遇迎難而上,探索出具有地域特色的開發利用理論,推進檔案工作的長足發展[5]。
1.加大收集普查力度
紅色革命歷史檔案開發利用的前提要加大紅色革命歷史檔案的收集普查力度。收集要形成合力,檔案部門要以黨史教育為契機,聯合地方政府、街道、村等部門形成檔案收集普查的合力。收集要創新方式,發揮我黨一貫優勢,發動廣大群眾,形成“電視有圖像、電臺有廣播、報刊有文章、街上有標語、墻上有專欄、網絡有知識” 的革命歷史檔案收集普查新陣地,不斷強化社會公眾對革命歷史檔案收集的認識。收集要分門別類歸檔,紅色革命歷史檔案所呈現的形式有多種,收集時要根據檔案的屬性區別對待,這些反映遼西革命歷史的電報、會議記錄、信函、照片、手稿等紙質檔案具有易損壞、無法再生、需要保密的特點,在收集時加強檔案的保護和修復是收集的關鍵之處。收集要重點突出,要對遼西地區的紅色革命檔案進行全方位的收集與整理,特別是對于重大革命事件中涉及的重要人物、事件、實物的記錄和研究工作要突出重點,為檔案的開發利用提供充足的“資料庫”。
2.強化數字資源建設
配備人員,整合資源。通過增加檔案工作人員數量,整合現有檔案資源,規范檔案管理,完善工作制度,優化工作流程,逐步對革命歷史檔案進行數字化處理。建章立制,強化保障。通過建立革命歷史檔案管理辦法及檔案出入庫登記臺賬,為檔案數字化管理及網上業務開展提供前提保障,為檔案數字化建設打好基礎、做好準備。加大投入,引進設備。通過申請專項資金,引進先進的業務檔案數字化建設平臺,利用掃描儀、高拍儀等現代化設備,實現革命歷史檔案的數字化,為檔案數字化建設提供強有力支持。加強紅色革命歷史資料專題數據庫建設。在確定各類檔案資料的收錄范圍、規范數據庫建設標準和流程的基礎上,安排專人收集、篩選符合遼西紅色革命文化主題的各種檔案資料,進行登記整理后,建成完整的目錄數據庫,并對納入數據庫收錄范圍的紅色革命史料進行全文掃描,實現目錄與原文的完全對接。對目錄、全文和實體三個維度嚴格數字化質量標準,提高紅色革命檔案史料的利用率。
3.挖掘紅色旅游資源
遼西地區是紅色熱土,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據不完全統計,遼西五市現有革命歷史檔案資料5000余份,不可移動革命文物200余處、各種可移動革命文物1萬余件(套)、各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40余處,其中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4處……。如何將這些革命歷史檔案運用到實踐之中,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形成結合,這是檔案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要在保護和利用好現有紅色檔案資源的基礎上,充分整合和挖掘紅色文化內涵,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紅色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6]。遼西地區擁有豐富的、值得深入挖掘的紅色資源“富礦”,這些紅色資源“富礦”不僅是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最直觀、最生動的教材,也是開發紅色旅游的重要資源[7],要加強旅游資源和紅色文化資源的高度融合,深度挖掘紅色革命歷史檔案的時代價值,形成紅色旅游特色品牌,打造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助力遼西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為此,遼西地方政府要盡快搭建工作班子,理清工作思路,明確工作責任,分頭開展工作,要學習借鑒先進地區開展相關紅色旅游的成功經驗,努力讓紅色旅游成為遼西地區的一張靚麗名片。
四、結語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者和踐行者,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8]之所以走到今天,是因為我們始終葆有對紅色文化的薪火賡續。紅色革命歷史檔案是我們黨在長期奮斗中淬煉出的精神寶庫和歷史證物,是支撐我們在攻堅克難中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的強大力量。紅色革命歷史檔案所承載的“紅色精神”,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前進道路上戰勝各種困難和風險、不斷奪取新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和寶貴精神財富。[9]因此,紅色革命歷史檔案不僅要“活”起來,更要“火”起來。我們是傳承者,更是實踐者。要在開發利用革命歷史檔案的基礎上,更加注重擦亮紅色文化底色,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開發更多紅色革命歷史檔案文創系列產品,讓紅色文化與綠色生態相輔相成……這些現實的舉措,都屬于紅色革命歷史檔案在實踐上的資源挖掘利用。從歷史的眼光來看,遼西革命歷程是光榮而璀璨的,我們以紅色革命歷史檔案利用和開發的方式去繼承與發揚,必將在重溫崢嶸歲月之中描繪出時代的精神圖譜。
參考文獻:
[1]張謹. “四個偉大”的文化意蘊[J]. 長白學刊,2019(1):23-30.
[2] [4][5]宋夢青.紅色文化傳播視域下的河北省革命歷史檔案開發利用研究[D].導師:華林.云南大學,2017.
[3]田澤銘.中國革命歷史檔案開發利用的研究[D].導師:呂榜珍.云南大學,2016.
[6]紅色文化引領全域旅游發展[N].貴陽日報,2019-07-08(A06).
[7]張柳青,楊洋,葉泓瑜.守住蘇區形與魂 讓“梅州紅“更鮮亮[N].南方日報,2020-12-16(MC01).
[8]侯明明.傳統司法文化與當代法治中國建設的主體性[J].蘭州學刊,2021(2).
[9]俞紅霞.百年黨史中的浙江印記——從紅船起航地到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J].浙江檔案,2021,(05):10-13.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1年遼寧省檔案科技項目“紅色文化傳播視閾下遼西革命歷史檔案開發利用研究”(課題編號:2021-R-023);2021年錦州醫科大學黨建研究一般課題“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黨員黨性修養教育研究——以建黨一百周年為契機”(編號:2021JYDJ-YB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