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對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的相關文獻進行大量閱讀,分析并梳理了國外、國內對分層教學法的概念界定,分層教學法應用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即課前、課中、課后的具體應用策略以及應用分層教學法的意義,認為分層教學法應用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符合新課改的要求,有利于滿足學生的個性差異,同時更有利于學生充分而全面地發展。
【關鍵詞】 分層教學法;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研究綜述
【作者簡介】王菁,佳木斯大學。
英語學習在學生初中階段的學習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同時英語閱讀是英語學習的主要途徑之一。但目前中學英語閱讀存在一些問題,例如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中缺乏一定的創新意識、教師忽略學生之間的差異、教師教學方法單調等。因此在班級容量大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無法顧全到班級內每個學生。為了改變這種現狀,同時又基于新課改的要求,分層教學法被大多數教師引進英語閱讀的教學中,旨在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的前提下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通過整理和分析有關文獻,對分層教學法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分層教學法的定義概述
1.國外分層教學法的定義概述。在國外,最初的分層教學法起源于1868年美國教育學家哈利斯所創立的“活動分團制”,又稱為“彈性進度制”,這是一種以能力分班的分層教學形式。
Grabe與Stoller探討了閱讀理論及教師教學實踐活動之間的聯系,提供了最新的閱讀理論概述,并總結了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環境中的關鍵思想和問題,為教師和研究人員提供實用的建議。Yang L提出實行分層教學,體現分層教學的教學對象、教學管理、教學過程和考核評價的思想,使每個學生在互動教學實踐中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Shi, H., Cheung, E. S.與Cheung, A. C. 指出,分層教學是在對傳統課堂教學體系反思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教學模式。它首先認識到學生是不同的,通過改變傳統的教學組織,更新教學方法,從學生的客觀差異出發,從可以實現的學習出發,實現教學對象、目標和活動的分層。作者提出了分層目標以及分層活動,這為今后學者研究提供了靈感。
2.國內分層教學法的定義概述。關于“分層教學法”的概念,國內許多學者也給出了自己的解釋。李瑋明確指出,分層教學法主要是根據學生對于英語知識存在理解能力差異等個人差異化因素,運用因材施教的思想,而采取的具有較強針對性教學方法。針對分層教學而言,莊婧怡則指出,分層教學主要是指以學生掌握英語的實際情況為依據,將水平相近的學生劃分到同一群體中,以各個層次的學生為對象,為其制定個性化教學方式以及目標,從而讓每一群體的學生共同進步,實現教學效果最大化的目的。
綜合不同學者的論述及個人的分析,本文認為,分層教學法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就是指根據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習慣、閱讀興趣、閱讀策略等實際情況,把學生分為優秀層、中間層和基礎層,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因材施教,幫助學生補足自己在英語閱讀學習中的短板,從而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
二、分層教學法應用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意義概述
就教師層面而言,分層教學法能夠幫助教師充分了解學情。梁鵬認為通過分層教學法,教師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有了準確的把握,全面了解了學生在認知、記憶、閱讀等方面的差異,并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同時,分層教學法改變了以往傳統被動而單一的教學模式。張婷指出,英語教師更新了其教學方法。教師能夠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教學工作也從 “教”轉變為 “學”,從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變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而且,教師運用分層教學法落實了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朱鳳華、劉敬鳳指出,在教學中,教師利用分層教學活動,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權利,將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感融入教學。總體而言,上述學者的研究指出分層教學法使教師能夠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將課堂的主體還給了學生,調動每個學生參與到課堂中。
就學生層面而言,教師的分層教學既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鄭思雨指出,教師能夠更加合理地安排教學進度,降低學生,提高了學生學習效率,保證學生實現共同進步。同時,教師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與之相符的作業,符合學生能力。李穎璇指出,分層教學能夠讓學生在適合自己的英語學習環境下開展學習,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有了信心與動力,獲得英語閱讀學習的成就感進而自發主動地進行探究學習,豐富英語知識。
由此可見,上述學者們對分層教學法的意義從教師和學生兩個主體進行研究,闡述了分層教學法對兩者的促進作用,對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三、分層教學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概述
1.課前:科學分層,分層備課。在英語教學中,要想使教學效果實現最大化,就要針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展開分層教學。李影璇提出在分層時要考慮到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英語學習能力與自身意愿這三個因素。鄭思雨則針對科學合理的分層提出了三個原則,即要多元化評估,要全面掌握學生的英語基礎情況以及要采用動態分組。這里的動態分組是指分成的小組不是一成不變的,會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出適當的調整。惠紅瑞則按照學生情況具體把學生分成三層:即優秀層、中間層和基礎層。優秀層的學生需要具備扎實的英語基礎,能夠主動對英文文本進行閱讀,并且有參與課堂活動。中間層為基礎較弱,閱讀能力一般,學習積極性有待加強的學生。而基礎層的學生通常英語基礎較差,沒有獨立閱讀英文文本的能力,并且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教師經常對其進行監督和指導。其次,教師就要針對劃分好的層次,進行分層備課。亓君指出,在備課時,針對能力較高的學生,可以為其選擇一些難度較高、深度較深的素材;對于水平居中的學生,可以為其選擇中英雙語的文本;針對能力尚需提升的學生,可以為其選擇一些簡單理解的素材。由此可見,教師在課前做到了對學習者和教材的分析,在課前做足了功課,做到了對學生的科學分組以及對教材的合理劃分。
2.課中:分層目標,分層引導。分組后,教師就要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的學習目標及學習任務。在實際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就要針對學生的差異設置不同難度的任務。顧偉指出,在組織教學中,設置分層目標,則可以適當為學生設置探究性題目,幫助學生理解英語學科 ,找到參與課堂學習的樂趣所在。在閱讀課堂上,不僅引導學生自學,還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亓君和陳小蘭提出,分層教學要開展小組合作探究,選擇具有過硬英語閱讀能力的學生承擔小組長的職責,調動組內探討,加強成員之間的合作,保證所有成員均可達到教師要求。同時,張婷還指出,加強教師對學生的自學方法指導是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閱讀課中的重要環節。與此同時,教師要在布置學習任務時遵循分層原則,鄭思雨、亓君、陳小蘭都提到過在課堂提問設置上,針對不同層次學生設計了不同層次的問題。由此可見,教師在具體課堂實踐中嚴格遵守分層教學的原則,在學習目標、學習任務以及課堂提問上都針對學生差異做了區分。
3.課后:分層評價,分層作業。在學生進行分組學習后,教師還需要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尤其在課堂測試完成后,教師要針對優秀層次學生的錯誤進行針對性講解,針對中間層的學生,結合其課堂測試的完成程度進行鼓勵。針對基礎層次的學生要利用引導的方法,讓其正確對待分數,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吳煒指出,分層的評價模式能夠有效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態進行鼓舞。由此可見,教師在給不同層次學生實際布置作業的過程中,應注重多樣性和分層性。
對于學生分層閱讀教學還體現在課外閱讀教學。梁鵬提出,教師要利用好課外時間,進行分層教學活動,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分層策劃。總之,教師在給學生布置課外英語閱讀作業時,從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出發,給學生安排難易程度不同的閱讀任務,并針對每組學生在閱讀學習中存在的重難點問題予以解答。
與此同時,分層教學法在應用時還存在著一些局限性:首先,很難掌握分層的標準。在教學實驗中,教師需要將學生和閱讀任務相對分開,教師很難掌握分層的標準,而且分層是個動態化的過程,教師需要及時掌握學生的現有水平,這對于教學經驗相對不足的教師來說,存在一定的困難。其次,分層教學按照從高到低的順序將學生劃分為三個層次,這使得被分到基礎層的學生產生自卑心理。
綜上,縱觀中外對分層教學的定義概述,很多學者對分層教學以及閱讀分層教學進行了大量的研究,逐漸豐富了其理論內容。分層教學以其個性化的教學模式,越來越得到全世界基礎教學者的青睞。在國外,分層教學的形式和內容很多,對分層教學進行了大膽的嘗試,但有些嘗試沒有細化到對英語閱讀分層教學上來。在國內的研究中,許多專家學者吸取國外理論的經驗,將分層教學法引進初中英語閱讀課堂的教學中,尤其是針對如何對學生進行分層、如何實施課堂分層教學、組織開展分層教學活動做了反思和改進,促進了分層教學理論的發展。但與此同時,在應用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小的局限性,為今后的學者研究提供了借鑒意義。通過對現有文獻進行比較及分析,本文指出了分層教學法的應用還存在以下不足:絕大多數學者偏重從課中階段進行研究,雖提到了課前及課后階段,但研究還是相對過少。而在后續研究開展方面,還應嘗試擴大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范圍,同時在今后研究中還可以關注利用信息技術輔助分層,以此推動英語閱讀教學的教學效果最大化發展。因此,探討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很有必要。
參考文獻:
[1]Grabe W, Stoller.F L.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Reading[M]. New York / London: Routledge, 2005.
[2]Shi Hui, Elizabeth ST Cheung, Alan CK Cheung. The impact of stratified teaching on the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Chines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 meta-analysis[J]. Science Insights Education Frontiers, 2020(1):735-760.
[3]Yang L. Study on Reform of College English Stratified Teaching Based on School-Based Characteristics[J].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2012(5):62-67.
[4]李瑋.淺析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海外英語,2020(21):151-152.
[5]梁鵬.淺析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亞太教育,2019(11):125.
[6]王佳穎.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海外英語,2021(4):198-199,201.
[7]吳煒.英語教學中因人施考、分層評價的探索[J].中學教學參考,2009(4):52-53.
[8]張婷.分層教學在初中英語閱讀課中的嘗試[J].現代交際,2018 (1):180-182.
[9]鄭思雨.論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分層教學法的應用[J].中學生英語,2021(4):37.
[10]朱鳳華,劉敬鳳.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分層教學策略的運用思考[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1(1):282-283.
[11]莊婧怡.分層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才智,2020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