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麗 三亞學院
在全球化形勢下,不同國家之間在文化方面的交流日漸增多,競爭也日益激烈。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皆有獨有的傳統文化,在傳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持續將其向外傳遞。在我國民族文化中,民族傳統武術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過,在當下這個時代,民族傳統武術要獲得長足的發展,需要克服多重阻礙。具體而言,民族傳統武術要充分挖掘其在文化方面的內涵,還要利用各種外在方式,在新時代背景下探尋更好的發展之路,從而朝著更好、更健康的方向發展。因此,深入研究民族傳統武術所具備的文化方面的內涵和發展策略,是極為必要的。
我國民族傳統武術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瑰寶,我國人民應當詳細地了解其形成的具體過程與發展歷史,充分感受民族傳統武術文化,在這一過程中,可以領悟到民族傳統武術發展的必要性與緊迫性。除此之外,還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運用各種方式持續推動民族傳統武術的傳承與進一步發展,使我國在文化方面的軟實力獲得極大地提升,為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增光添彩[1]。
我國民族傳統武術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歷程,所以生命力非常旺盛,文化內涵非常豐厚。無論是在我國民族傳統文化中還是世界文化中,我國民族傳統武術都屬于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民族傳統武術極為特別,是我國所獨有的,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難以模仿。
我國民族傳統武術是我國勞動人民共同創造出來的,凝聚了勞動人民的集體智慧。所以,我們應當擁有文化自信。
對我國人民而言,要傳承并發展民族傳統武術這一優秀的民族文化,需要文化自尊。當下,我國經濟處于快速發展時期,文化的發展也應與之保持一致。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民族傳統武術也應與時俱進,持續發展與改進,從而滿足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彰顯出兼具民族性與時代感的武術精神。
一直以來,我國民族傳統武術都擁有極大的活力,這主要是因為我國的民族文化擁有非常悠久的歷史。然而,由于社會的持續進步和西方文化的不斷引入,致使我國優秀的民族傳統武術文化產生了巨大的流失。以往,我國民族傳統武術擁有非常厚重的文化內涵?,F如今,逐漸朝著競技武術的方向發展。而且,在體育化的大背景下,武術的性質發生了轉變,成為一項體育運動[2]。
我國民族優秀傳統武術的形成與發展,離不開具有中華民族特色傳統文化這一根基。它不僅是一種身體文化的表達方式,更是在我國悠久歷史的產物。在以往較為漫長的時間里,我國都處于農業文明社會,很少受到外來文化的沖擊,在這一背景下,民族傳統文化得以保留期其特殊性與純潔性。然而,在如今這個全球化形勢下,由于其他國家與民族外來文化的持續碰撞,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族傳統武術的發展。面對我國民族優秀傳統武術文化的消亡與大幅度流失,要充分認識到,我國民族傳統武術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小,一定要對其予以重視。
眾所周知,中西方文化有諸多差異,對于文化與藝術價值的看法也迥然不同。因此,我國民族傳統武術思想在面臨西方現代體育文化思想的持續沖擊時,受到了極大地影響,致使武術文化觀念、所采用的訓練模式等都有了極大地變化。
在全世界,西方現代體育文化所占據的地位日漸重要,導致我國民族傳統武術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排斥。而且,由于西方文化觀念的沖擊,民族傳統武術被競技武術所取代,而民族傳統武術文化所奉行的“天人合一”的觀念被拋到一邊,代替它的是對于自身利益、榮譽等的追求。由于在內涵、技術、訓練等任何一個層面,西方競技運動與我國民族傳統武術都有很強的沖突,因此,民族傳統武術所處的地位越來越低。
根據現階段的具體情況可知,現代武術理論仍然停留在非常初級的階段,而且,我國民族傳統武術擁有上千年的歷史,展現出多元化的特點。所以,對民族傳統武術而言,這門學科的理論研究并不簡單,是一個系統性工程[3]。
對于我國民族傳統武術這門學科而言,要加強理論方面的研究,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第一,對于民族傳統武術應當從歷史發展的角度進行研究,在充分了解其產生的社會文化背景和發展過程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我國民族傳統武術的各種表現,并總結其形成的基本規律和發展方向,從而提煉出我國民族傳統武術的本質以及具體形態。
第二,對于我國民族傳統武術所蘊含的主要功能、意義以及文化內涵,進行系統的分析、總結和綜合整理,從而創建一個相對科學、相對完善的民族傳統武術的科學價值分析框架,在此基礎上,再進一步探討各種武術形態和傳統文化內涵,將各種武術形態的具體作用與文化方面的內涵予以歸納總結。這樣一來,武術愛好者就可以據此深入地學習民族傳統武術,換句話說,方可極大地激發人們對武術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更好地開展我國傳統武術的教育工作。也只有這樣,才能促使我國民族傳統武術更好地發展。
第三,對于民族傳統武術的趨演變趨勢,要加強理論方面的研究。一般而言,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各種事物皆有自己的局限性。任何一個事物,都會經歷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即從最初的誕生到發展最后再走向滅亡。我國民族傳統武術自然也不例外。因此,要促使我國民族傳統武術更好地發展,就應拋棄其中與時代不符的內容,同時還要系統地歸納無數在各個歷史階段的本質特點,將民族傳統武術從形成到發展的過程予以梳理,根據民族傳統武術當下的具體情況開展進一步的理論研究。
在目前這個信息化時代,在民族傳統武術文化進行傳承與進一步發展的過程中,大眾媒體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根據這一情況,我們可以借助于大眾媒介傳播與推廣民族傳統武術。如通過功夫電影、歌曲在網絡上進行傳播,從而在全國甚至全世界范圍內推廣民族傳統武術。民族傳統武術擁有一定的文化底蘊,擁有獨一無二的民族特色,借助于大眾傳媒,完全可以在世界范圍內推廣民族傳統武術[4]。
一方面,搞好民族傳統武術方面的翻譯工作。語言是傳遞文化的工具,借助語言,可以更好地進行文化方面的交流,如果沒有語言的支撐,自然會影響民族傳統武術的進一步發展。正因如此,要把武術方面的專業人才組織到一起,共同編寫與武術相關的英語書籍,供外國武術愛好者使用。
另一方面,在對民族傳統武術進行傳播與進一步推廣階段,不僅要推廣武術技能,更要宣傳武術文化,即在講解和傳授傳統武術動作的基礎上,還應該向大家講授一些蘊含在我國民族傳統武術中的文化,把武術動作和傳統文化有機地結合到一起。
傳統武術有諸多種類,導致傳統武術地區普及的范圍比較廣泛但在全國范圍內的普及效果不佳。國家曾經反復提出要求,在中小學體育中加入武術,普及武術教育,各個省份與地區都紛紛推行,然而,在中小學體育課中開展武術教育并非易事。這就要求需要傳統武術的不同種類之間多一些溝通,從中尋找能夠真正滿足社會大眾所需的傳統武術,這項工作需要漫長的過程,而且需要全國的傳統武術專業人士的一同努力,通過共同探索尋求平衡點。這項工作的任務雖然很艱巨,不過,一旦有所突破,就利于傳統武術在全世界范圍內的推廣與普及,從而進一步推動其在世界范圍內的推廣。
傳統武術的從戰爭中發展出來的,主要是為了打贏對手,但是,在后來的發展過程中,深受我國民族傳統文化的熏陶,每個武術動作都展現謙遜等文化,唯有對中國優秀文化有深入認識的人方可真正深刻地領會與體驗到傳統武術的動作中的精髓,這些武術動作非常含蓄,往往令外行人無法理解,若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專業人士的解釋,就不清楚各種動作的具體攻防意思,甚至會覺得某種動作是花架子,導致外人對中國武術產生不好的印象,這樣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傳統武術走向世界,因此,我國傳統武術要逐步改進傳統武術中的動作,有效提升競技性[5]。
再者,在評估傳統武術時,總是采用非常主觀的看法。而我國的傳統武術之所以無法入選奧運會,主要是其對于我國的傳統武術競技比賽無法進行明確的判定,缺乏具體的評價標準。特別是對于套路比賽,無法對每一個參賽者的表現進行具體且客觀地評判,只從主觀的感受予以評估顯然有失公平。這樣就導致我國傳統武術很難走向世界舞臺。所以,要使我國傳統武術在全世界有所發展,一定要建立一個相對公平、客觀的評價框架體系。
綜上所述,我國民族傳統武術屬于民族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然而,現如今在發展方面存在著諸多障礙。相關人員一定要充分認識到發展民族傳統武術工作的必要性與緊迫性,要持續研究,充分挖掘民族傳統武術所具備的文化內涵,對其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種種問題進行剖析,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民族傳統武術的理論研究、培養優秀人才和運用大眾傳媒方式等等,促使我國民族傳統武術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