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健,張麗軍,劉小龍(陜西北元集團錦源化工有限公司,陜西 神木 719319)
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化工企業逐漸成為國家經濟重點發展對象。作為目前我國工業企業中危險性最高的行業之一,由于其生產的特殊性,在實際運營以及生產過程中,存在很多不穩定及危險性因素。如果不能夠進行規范管理,不僅會對企業運行產生影響,甚至會威脅職工生命安全,對周圍居民的身體健康產生影響[1]。本文針對化工企業危險性作業風險進行了分析,指出其存在的一些危害因素,并提出了具有針對性的規范化管理措施。
化工企業生產過程中,會涉及很多化學原料,并且很多產出品在生產過程當中或者產出后會形成大量的化學衍生物。這些化學品有的本身就具有很強的毒性,有的經過某種因素影響會產生大量有毒物質。在化工企業工作場所內,經常使用的化工原料,例如:甲醇、硫磺等以及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硫等都是有毒氣體,短時間內的大量接觸會造成人體的急性中毒,產生巨大危害,威脅員工生命安全[2]。有些有毒物質雖然短時間內不會產生嚴重的問題,但經過長時間的積累,也會造成慢性中毒。因此,如果在原料的存儲或者產品生產過程中,沒有建立良好的環境或保護措施不到位的話,很容易被化工作業中的毒性產品毒害。
大部分的化學品都具有刺激性,接觸會對人體皮膚、呼吸道或眼睛等部位造成影響。例如:甲苯會危害人體的皮膚組織;二甲苯則會刺激眼睛以及呼吸道,過量吸入高濃度二甲苯會造成人體中樞神經系統的紊亂,頭疼惡心、四肢無力甚至昏迷等情況。此外還有很多其他的例如:氟化氫、苯乙烯等,都會對人體的不同身體部位造成不同程度的刺激性傷害。
除了毒性以及刺激性的因素,化學品還有一項重要的危害因素就是腐蝕性。例如硫酸,具有強烈的腐蝕性,大量接觸會灼傷皮膚,形成永久性的皮膚組織損害。在生產作業過程中,如果未能嚴格按照工作流程進行防護措施,一旦與具有腐蝕性的化學品產生接觸,將會對人體造成巨大的腐蝕性傷害。
在企業生產過程中,要重視對化學品的規范化管理,對危險作業進行充分的事前防范工作。尤其在安全防護措施上,要不惜加大相關人力、物力及財力的投入,為化工危險性作業盡可能地創造安全運行環境[3]。因此,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應針對一些有毒、有刺激性或腐蝕性的化學品進行管理。對具有危險性的化學原材料進行分開處理與存放,引入新型管理設備,可以安裝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裝置。一旦有毒氣體發生泄漏,能夠及時察覺并采取措施,降低對工作人員造成的傷害。
針對生產過程中的危險化學品,可以通過引入新技術的方式,對中間衍生品的有毒物質進行進一步加工,將其毒性進行分解;不斷引入新工藝與現代自動化生產設備,讓生產工作逐漸自動化,減少在生產過程中過多的人為參與以及與有毒物質的接觸。采用防毒面具等防護措施,降低必不可少的工作人員生產環節中接觸有毒有害化學品時受到的傷害,提升化工企業生產作業安全性。
化工企業在進行企業安全標準化工作開展時,首先應當依據國家相關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有關規定,例如《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等法規文件,形成與企業生產工作實際相適應的事故應急預案[4]。而且應急預案的科學合理性同樣重要,在實際方案制定時要根據具體企業自身的生產情況,以及相關化學品的種類和危險性進行充分地研究梳理,建立有針對性的安全事故緊急處理預案。在預案內容里,應當包括事故的防范措施、應急處理方式等。
通過健全的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制定,一旦企業發生安全事故,就能夠及時進行事故聯動處理,快速精準地進行職工安全防護疏散及危險品的處理;針對在應急預案中使用到的防護用品,一定要進行定期維護與檢修更換,保證其隨時的可用性。此外,還要重視對職工安全事故緊急預案的普及宣傳工作,讓職工在具有較強安全生產意識的同時,了解企業的事故緊急處理流程,在事故發生的時候才能從容不迫的應對。
對于企業發展來說,職工是保障企業運行的基礎,是促進企業發展的中堅力量,因此保障職工的安全至關重要。尤其是對化工企業這一危險性作業風險較高的企業來說,增強職工安全生產意識,加強安全生產工作培訓必不可少。化工企業應當定期對職工,開展安全知識培訓,通過采用安全生產知識講座、安全生產視頻播放、化工事故危害普及等方式,不斷提升職工對于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識與重視程度。同時,還可以引入安全知識考核制度,督促職工對化工危險作業工作產生足夠的重視[5]。
在安全生產知識培訓內容上,不僅需要包括危險品識別、危險處理應對方式、安全工具操作使用等方面,還要定期進行安全事故演練。模擬安全事故發生情境,從事故的發生、發現再到處理、人員疏散等整個流程進行模擬,讓職工事故的危害切身體會,對事故的處理過程牢記于心。通過模擬演習,加強職工自我保護意識與事故應急處理能力,保障職工的生命安全,為企業安全生產保駕護航。
規范企業有關的管理制度,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建立安全事故責任制。首先明確管理制度與安全生產相關規定,并將責任落實到個人,實行事故責任負責制,每一項工作明確責任負責人,負責安全監管工作以及安全設施的定期核查等工作。一旦有安全事故發生,要及時明確責任到個人,依據事故的責任大小給予相應的懲罰措施。例如在電石企業這種本身具有高風險特征的單位中,如果發生安全事故,一定會給企業造成惡劣的影響,形成巨大經濟損失[6]。因此結合企業實際工作開展情況,要進行橫向到邊、縱向到人的安全事故責任制,保證每一個生產環節都有專門的安全責任負責人,切實從根本上降低危險事件的發生率。
化工企業生產設備在進行生產過程中,由于復雜化學反應的變化,可能會產生一些安全隱患,例如:超高溫、超高壓等問題。一方面,應當加強對設備的安全預警裝置配備與管理,并進行定期的維護與檢修。因為一旦安全報警裝置產生問題,有毒氣泄漏或其他危險情況發生的時候,就無法獲得報警信息,對危險無法做到及時避免與排除[7]。另一方面,對生產設備也要進行定期的維護與檢查,降低因為安全報警裝置出現問題或意外危險情況的發生。對設備檢查與維修的安全性也要進行保證,通過設置隔斷檢修、閥門控制等措施保證檢修時的安全。
另外,對比較落后的尤其是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設備,應及時進行淘汰。在化工企業生產中,一定會碰到一些使用壽命較長、技術性比較落后的存在安全隱患的設施設備等,對此,企業應當及時進行淘汰,避免出現設施設備的超齡使用、帶“病”使用等問題的產生,尤其是不滿足安全生產標準的設施設備等。及時淘汰落后設施設備,不僅會對化工企業生產效率的提升具有積極意義,還可以推進節能降耗的實現,實現對成本的控制與產品質量的提高等,最重要的是可以有效規避生產中因設備老化、技術落后而原因而產生的安全事故,提升化工企業生產的安全性,提升企業的環保性,實現穩定、良性發展[8]。
很多化工企業如電石企業存在很多易燃易爆化學類物質,很容易產生火災。因此,企業全員必須提升自身消防意識,貫徹以預防為主的目標管理原則,創建消防安全委員會,并在生產車間成立消防工作小組及消防組織等。消防組織主要工作任務就是依據企業的生產特點、企業的生產情況、季節性變化等,制定消防工作方案及計劃,實現預防火災的管理目的,同時向企業全體職工定期開展消防知識宣傳及答題比賽等提升全員消防意識。針對易燃性、易爆性的化學物質應進行嚴格管理,并按照相關規定設置相關的消防設施設備等,安排專人對定期對這些消防設施設備開展檢查及調試,對不合格的應及時更換,消防車也應放置于便捷、安全的地方,便于發生火災時及時采取滅火措施。
綜上所述,化工企業作為當前我國經濟全球化發展的產業支柱,對我國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嚴格落實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事故緊急處理預案,加強危險化學品的管理極為重要。化工企業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其造成的危害難以計算,不僅對企業造成巨大影響,更會對職工、對附近居民造成重大傷害。因此,化工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應當嚴格進行規范化操作,建立健全管理體系,將危險事故發生率降到最低,保證企業長久發展,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