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定遠 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在中華民族大地上繁衍的56 個民族都有屬于自身的獨特的傳統節日,其深刻反映了各民族的生活習慣、文化特點等。然而截至今日,傳統節日隨著社會生活方式的變遷與城市化發展而面臨發展困境,這就要求在社會進步發展過程中采取多元方式傳承和發展傳統節日文化。在廣西少數民族傳統節日當中,民俗民間體育作為傳統節日文化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其具有內容豐富、形式繁多等特征,且與廣西少數民族的人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密切相關,使得其在傳統節日體現出較大的傳播價值。鑒于此,本文通過概述廣西民俗民間體育文化的內涵,進一步分析廣西民俗民間體育文化的特點及在傳統節日中的傳播價值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和現實意義。
所謂“民俗體育文化”,指的是一定民眾傳承和開發利用的,且具有共同模式的生活化、儀式化的一種傳統體育文化體,其不僅是一種體育文化,還是一種生活文化[1]。民俗體育往往以依附的形式存在于民俗文化母體中,是具有豐富內涵的文化體。從某種角度來說,民俗體育文化是民俗文化母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這決定了其在傳統民俗文化傳承和弘揚發展中具有較大的傳播價值。
所謂“民間體育文化”,指的是存在于一定民眾日常生活中,并缺乏組織、制度、專業性的體育活動[2]。但是對廣西少數民族來說,民間體育文化形成于廣西少數民族漫長的社會發展進程中,逐漸積累了豐富多彩的民間體育運動項目,對傳承和弘揚廣西少數民族傳統節日文化具有積極作用,并且在豐富廣西少數民族傳統節日文化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廣西壯族自治區作為我國少數民族聚集地之一,擁有11個少數民族,主要有壯族、苗族、侗族和瑤族等,其在漫長歷史發展進程中,都有屬于自身的獨特的傳統節日,如壯族的“三月三歌節”、苗族的“過苗年”、瑤族的“盤王節”、侗族的“花炮節”等[3]。由此可見,廣西少數民族傳統節日不盡相同,但是在民俗民間體育文化領域中存在一定的共同特征,總結包括以下幾點: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聚集著較多的少數民族,使其擁有眾多的民族傳統節日,在傳統節日中出現的民俗民間體育文化活動項目種類更是十分豐富,如瑤族的“達努節”,在節日慶祝當天不僅要舉行較大規模的銅鼓舞會,還會舉辦具有娛樂性質的體育競技類活動,如射擊比賽、武術表演等。再比如苗族的“苗年節”,作為苗族人最隆重熱鬧的傳統節日之一,在節日慶祝期間,苗族人不僅要走親訪友,還會舉行一些吹嗩吶、跳蘆笙、斗牛、斗馬、對歌和爬桿等民俗體育活動。總之,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少數民族民俗民間體育文化活動項目類型豐富,且每一類民俗民間體育文化活動項目都有著豐富的所在少數民族的文化特征,使得其具有較高的文化傳播價值[4]。
民俗民間體育文化以當地民俗文化為載體而存在的,可以說是一種傳統的體育文化,也可以說是廣西少數民族的一種生活文化[5]。從某種角度來說,沒有民俗文化、沒有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傳承,民俗民間體育文化也將不復存在。因此,民俗民間體育文化的傳承和弘揚發展,應注重民俗文化的傳承和弘揚發展,同理,在現代社會發展過程中,發展民俗民間體育文化,對傳播和弘揚我國少數民族傳統節日文化來說是重要舉措之一,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對民俗民間體育文化來說,其既是傳統的體育文化,又是一種生活文化,這就決定了民俗民間體育文化具有一定的生活服務性,即為當地少數民族人民的生活提供服務。具體來說,廣西少數民族的人民都可以主動接觸和舉行民俗民間體育文化活動,且不受任何外來因素的干擾,具有較強的習俗性。同時,民俗民間體育文化活動的開展,不受制于專業化設備、大規模組織等,不以鍛煉和競技為最終目的,更加傾向于當地居民在傳統節日慶祝活動中的一種娛樂方式,這使得民俗民間體育文化具有為當地少數民族人民的生活提供服務的特點,更接近于一種儀式化的傳播形式。
民俗民間體育文化具有眾多功能,如促進社會交流、傳承民族信仰、展現民族精神等,這使得民俗民間體育文化的傳承對民俗民間體育的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6]。對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說,其聚集著壯、瑤、苗、侗等11 個少數民族,傳統民族節日更是類型繁多,如有壯族的三月三歌節、瑤族的達努節、苗族的踩花山、侗族的花炮節等。在傳統節日活動中,少數民族的人民會舉行各類型的體育競技活動,以苗族為例,苗年節作為該少數民族人民最隆重熱鬧的節日之一,祭牛欄神祈求五谷豐登及耕牛興旺的同時,還會舉行大型、摔跤、斗牛等體育競技活動。這些傳統體育項目的發展和文化的傳承主要通過言傳身教、親力親為、宗教儀式的方式在一定區域內延續不斷地傳播下去,實現了廣西少數民族文化的長遠傳播和持續發展。
廣西少數民族傳統節日中的民俗民間體育具有簡單易操作、娛樂性、健身等特征,不僅具有較高的健身價值,還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娛樂及教育功能。如廣西壯族搶花炮、拋繡球等體育活動項目,除了擁有豐富多彩的形式,還具備競技性和表演性,可豐富廣西民眾的文化生活,且有利于廣西全民健身事業的發展。如苗族的“苗年節”慶祝活動中,“跳蘆笙”活動作為不可缺少的集體性健身運動,除了具有較高的視覺上的觀賞價值,還具有健身和愉悅性情的功能,這類運動方式可作為一種強身健體的運動在更大范圍內進行傳播。現如今,廣西少數民族傳統節日活動中,各類民俗民間體育文化活動都能夠讓參與的人們從中體驗到良好的精神享受,這不僅有利于調節人們的各類心理狀態,滿足其精神需求,還有利于人們通過參與各類民俗民間體育文化活動得以強身健體。
近些年來,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民俗民間體育文化作為民族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充分展現了民族精神,并有利于促進各民族的經濟交流。在全球一體化發展背景下,外來文化與本地文化相融合發展對廣西少數民族傳統節日中的民俗民間體育文化開發與利用產生了一定的促進作用,進而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推動廣西區域經濟的發展。在此背景下,廣西旅游產業得以蓬勃發展,不斷有具有特色的廣西少數民族民俗民間體育文化活動項目被列入旅游開發項目中,周邊群眾及旅游者的參與消費直接促進了廣西地區經濟的發展。如:在最近少數民族運動會中,吉祥物銷售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同時,民族運動會中的各類比賽項目的場地廣告也是被眾多企業購買,這都對廣西地區經濟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不僅如此,在此過程中,廣西少數民族民俗民間體育文化也得以廣泛傳播和推廣。
廣西少數民族的民俗民間體育文化本身具有顯著的藝術性特征,民眾在參與民俗民間體育文化活動時,不僅可以感受民俗民間體育項目的娛樂性,還可以從中獲得一定的感悟和啟示。以壯族的“銅鼓節”為例,壯族的民眾會組成銅鼓隊,擊鼓祭祖并進行銅鼓比賽,并引進一定的競技機制,使得慶祝活動不僅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還具有一定的體育競技價值。另外,民俗民間體育文化是少數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往往有著豐富且多彩的歷史,在當前經濟全球一體化發展的今天,外來文化的沖擊影響十分嚴重,應正確看待民俗民間體育文化的傳承和弘揚,遵循去糟糠,留真善美的原則,充分發揮出民俗民間體育文化的藝術傳播價值,從而促進我國傳統文化的進一步發展。
總之,廣西壯族自治區作為眾多少數民族的聚集地,在傳承和弘揚當地少數民族文化領域承擔著重要責任和使命。而少數民族民俗民間體育文化項目作為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文化傳承、健身、經濟發展和藝術傳播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傳播價值,應在豐富廣西地區民眾生活的同時,充分利用傳統節日來推動民俗民間體育文化運動項目的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