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岳洲(浙江物產化工港儲有限公司,浙江 平湖 314204)
由于危險化學品種類繁多且性能各異,而且大部分危險化學品都是易燃易爆或者有毒的,所以在危險化學品的管理和使用中一定要格外小心,否則很容易出現危險化學品安全事故,造成工作人員的傷亡以及對環境的污染。本文將從危險化學品的概述、目前我國對于危險化學品的安全管理中的不足、基于風險理念視角下危險化學品的安全管理應對措施3方面對基于風險理念視覺下危險化學品的安全管理應對進行了探究。
危險化學品的定義為:本質上擁有氧化性、易燃性、可燃性、爆炸性、毒性、劇毒性、腐蝕性、刺激性、致癌性、粉塵高度集中、放射性的物質以及其他有可能造成相當危害的物質都屬于危險化學品[1]。
目前常見的危險化學品的分類為:爆炸品;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品;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放射性物品;腐蝕品。
1.3.1 燃爆危害
危險化學品的燃爆危害指的是危險化學品中易燃易爆的化學品在燃燒和爆炸后能達到的危險程度。研究顯示,我國每年因為危險化學品的火災爆炸事故傷亡的人數占所有事故傷亡人數的50%。危險化學品中的易燃易爆品發生火災爆炸事故造成的后果是非常嚴重且無法挽回的,不僅現場工作設備、裝置等會留下很多零散的受損部件,而且大部分的危險化學品在燃燒中還會產生大量的有毒氣體,從而影響到現場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以及附近環境的安全[2]。
1.3.2 健康危險
危險化學品的健康危險指的是當人體接觸危險化學品后將會受到的傷害的程度。由于危險化學品的特殊性質,導致工作人員在不小心接觸之后會出現中毒、窒息、過敏、暈倒等多種現象,會對人身安全造成很大的傷害。如果長期在大量危險化學品儲存的地點工作,還會患上很多肺部的職業疾病,導致工作人員受到無法挽回的傷害。
1.3.3 環境危害
危險化學品的環境危害指的是危險化學品會對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產生的危害的程度。危險化學品在使用完畢之后產生的化學廢物也會有部分的有毒物質,所以如果不加以控制管理,隨意排放,會對環境產生非常惡劣的破壞,不僅會污染到大氣、土壤,也會污染到水資源,導致人類的身體健康受到影響。
對危險化學品事故進行有效的預估和防范是非常重要的。想要準確地預估事故風險,首先得對這個風險有關的一切信息充分了解,如:工作地點、工作現場的情況、危險化學品的存放數量、存放地點、存放的形式以及存放地點周邊的環境和設施等。如果對這些都一無所知,是根本無法進行準確的事故風險預知的[3]。
在進行對危險化學品事故的救援時,要根據事故的類型采取不同的救援方式,才能使救援變得更加有效。但是目前我國對危險事故的救援大部分都是采取普遍統一的救援方式,缺乏針對性和有效性。
在我國之前發生的天津港“8·12”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的現場救援中,可以看出來自各個地方的救援部隊的協調性很弱,大家都是各自依照自己的救援方式,導致救援的效率大打折扣,救援部隊的整體力量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在工作環境中采取安全技術措施,可以很好地避免工作人員受到危險化學品的傷害,比如“替代:用無毒、低毒的化學品替代危險化學品”“變更:努力對工藝進行改革創新,將危險程度降到最低”“隔離:將與危險化學品有關的設施隔離起來,為工作人員設立安全屏障”“通風:使用機械通風或自然通風的方法來降低工作場所的危險氣體濃度”“個體保護:引導工作人員準確的使用個體保護用品”以及“衛生:長期的保持工作場所的干凈衛生”。通過這些方法,可以有效減低工作場所的危險程度,降低工作人員受到危險化學品傷害的可能性[4]。
從對過去發生的危險化學品事故的調查中可以發現,由于工作人員自己的失誤而產生的危險化學品事故的占比十分高,所以一定要提高工作人員對危險化學品事故的防范和處理能力。目前許多化工企業,只是一味地重視對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和工作經驗,而忽略了對工作人員的安全防范意識的要求,所以導致了很多本可以避免的危險化學品事故的發生,造成了很多無法挽回的傷害。在今后,相關化工企業一定要重視對公司員工安全意識的培養,杜絕人為因素導致的危險化學品事故的發生。
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制定一個實用明了的應急預案是十分必要的,這樣才能使危險化學品事故發生時,企業的損耗和工作人員的人身傷害降到最少。企業在制定應急預案時,要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個合理的應急預案,且盡可能的實用明了。同時在應急預案制定完畢之后,也要長期的指派專業的工作人員對這份預案進行演練和改進,讓這份預案的實用性更高[5]。
企業應該定期開展對應急預案的演練,從演練中找到應急預案的不足,加以完善,使應急預案更加貼合實際,更加實用。企業在進行應急預案演練時要注意盡量做到和真實事故發生的情況接近,提前制定演練的程序和任務,維持好演練現場的秩序。在演練時還要注意盡量給予參加演練的工作人員足夠的自主的權力,讓這種事故演練更加真實,既能夠真實地反映應急預案的欠缺之處,也能夠提升工作人員的臨時反應和面對事故的處理能力。
企業應加強對工作人員的應急培訓,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應急知識的教育,讓所有的工作人員都充分了解到危險化學品的知識和特點,充分理解企業應急預案中的每一個步驟,深刻記憶在這份應急預案中自己應做的事和應承擔的責任。通過培訓還可以提高工作人員的防范意識,當遇到危險時,能夠更好地應對和處理,將對自身的傷害降到最低。
在我國,關于危險化學品的安全監管的法律法規都還有不完善的地方,對危險化學品的安全監管體系也有待加強,所以相關部門要結合化工廠的生產實際情況,不斷改進和提高監管體系,對已出臺的法律法規也要根據實際執行情況和企業反饋進行及時修改,讓對危險化學品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讓危險化學品有關的法律法規既具有專業性,又具有可操作性。
國家要強化危險化學品的安全監管網絡,做到能夠實時追蹤每一件危險化學品的動態蹤跡,從而保障安全。不僅是每一個部門之間,每一個企業之間,甚至是每一個城市之間,都要認識信息共享的重要性,要及時地分享彼此的危險化學品的管理動態和存放狀態。當一個危險化學品在兩個地點之間進行轉移時,兩地的負責人都要進行實時的關注和溝通,確保危險化學品的安全運輸。
我國化工行業中中小型企業非常多,由于規模小、資金少、員工不夠專業、設施不夠先進多種缺陷,所以一些中小企業自然很難保障危險化學品的絕對安全,在進行對危險化學品的管理工作上也會容易出現差錯。所以,相關部門要加強對中小型企業危險化學品的管理力度,引導和支持它們加強自身對危險化學品的管理制度,從而提高整個化工行業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水平。
綜上所述,危險化學品引發的事故與它本身的特質和外界的環境都有關系,只有根據這些特點,做好最合理的安全措施,才能保障所有員工的人身安全。本文探究了基于風險理念視角下危險化學品的安全管理應對,從以上的探究可以得出企業應在工作環境中采取安全技術措施,對工作人員進行防范意識加強,為企業制定實用明了的應急預案,定期開展企業應急預案的演練,加強對工作人員的應急培訓。通過這幾項措施,有效降低危險化學品事故的發生概率和危險化學品事故對企業造成的損失和對工作人員造成的人身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