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亞雙,張陽,趙長勝,欒一秀,崔愛杰,常潔芮
(中國石油集團測井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 300280)
“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再次被納入“十四五”戰略布局,標志著正風肅紀、從嚴治黨開啟新的篇章,反腐倡廉斗爭邁向新的征程。有針對性地開展國有企業廉潔風險排查防控管理工作是全面深化從嚴治黨,落實落地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舉措[1-3]。對國有企業基層廉潔風險防控工作實行常態化動態監管,建立科學有效的廉潔風險排查和防控體系,實現風險點管控關口前移,防微杜漸,提前預防化解各類腐敗風險矛盾,既是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有機融入國有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也是加強企業內部科學管理、預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干部職務犯罪、實現企業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4]。
開展廉潔風險防控工作目的在于提高企業廉政管理水平,防止職務犯罪,促進企業健康發展[5]。一方面由于部分領導干部重經營、輕管理、重生產、輕黨建,忽視廉潔風險防控的重要性,敷衍應付風險點排查工作,卻并沒有從實際出發,以下發文件的形式應付了事。還有部分同志存在思想認知誤區,擔心惹事上身,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對風險點排查存在抵觸情緒,避重就輕,掩蓋回避一些深層次的風險點。也有個別黨員干部思想上存在“我既不管錢也不管物,廉潔風險防控與我無關”“廉潔風險防控是領導的事”“廉潔風險管理是紀檢部門的事”等事不關己的思想偏差,沒有認識到廉潔風險無處不在。還有的領導干部認為本單位制度完善、程序規范、管理嚴格,不存在廉潔風險問題,沒有必要排查,存在嚴重的短視思想。另一方面普遍存在對廉潔風險點的排查范圍、深度把握不準的問題,部分重點領域、關鍵崗位人員廉潔風險排查不到位,沒有做到風險排查全覆蓋。另外排查方式不科學,排查界限模糊,把關不嚴,排查標準不統一、不嚴謹,也造成排查工作不全面、不徹底、不具體,致使多數都是普遍性和共性風險點,個性和隱蔽性的風險點排查不到位,影響了風險防控機制的制定和運行。
個別業務主管部門工作積極性不高,工作停留在編流程、寫職責、建制度層面,在找出廉潔風險點后,對風險防控整改措施的制定敷衍了事,僅僅是為了完成查找任務。有的雖已建立相關管理制度,但機制不完善、管理不嚴格,有制度無落實,沒有形成科學有效的常態化工作監管體系,使腐敗分子有機可乘,有漏洞可鉆。還有的制定的廉潔風險防控機制模糊不清,責任不明,風險點監控不到位,風險預警能力不足,風險防控機制成了空架子。
一方面隨著市場和經營環境的變化,廉潔風險也不斷發生變化,部分管理流程和制度不能及時跟進,個別關鍵業務環節制度缺失、監管責任不明,業務流程不能實現風險全方位管控;還有的單位風險動態監管跟進不及時,懲治和預防銜接不緊密,對于在各種檢查審計中發現的問題沒有及時更新調整風險點,不能及時調整完善防控監管措施。另一方面部分單位缺乏廉潔風險動態化管理意識,不能及時更新完善被監督對象廉潔檔案及廉潔防控風險點信息,致使廉潔監管不全面;有的對一些小的潛在的腐敗問題重視程度不夠,缺乏風險預警,不能及時防微杜漸,任其發展,直到嚴重違紀違法釀成大錯才進行查處。
中國自古“重情重義”“講關系”“顧面子”“兄弟義氣”普遍存在,而稍不注意“人情社會”“圈子文化”就會成為腐敗的土壤和溫床。國有企業一些領導干部利用職務之便、制度缺陷,在選人用人、提拔獎懲、物資采購、工程結算、招投標管理等方面不自覺地加入了“人情關系”,在業務開展過程中,把人情利益凌駕在法律和制度之上,守不住底線,發生失職瀆職、以權謀私等行為,對企業利益造成潛在或實質危害,使人情變了味,也使廉潔風險管控工作變了質,失去了作用。
加強廉潔風險防控管理,就是要堅持全面從嚴,針對在實際工作情況中查找出的漏洞和不足,狠抓關鍵細節、健全責任清單、突出責任落實,制定科學完善的廉潔風險監督管控措施,確保廉潔風險防控工作有機融入到生產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防范腐敗行為的發生,促進企業健康經營管理。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要把提高全員廉潔風險意識作為廉潔風險防控管理工作的第一環節,擰緊廉政思想“總開關”。首先,發揮領導干部“領頭雁”的作用,通過開展有針對性的廉政教育,不斷加強“一把手”的廉政監督意識[6],自覺落實“一崗雙責”,抓好落實;其次,注重“關鍵崗位”人員教育監督。建立多元化的廉政教育,協助黨員領導干部及關鍵崗位人員建立正確的廉政觀念,自覺構筑自省自勵的思想道德防線,防止關鍵崗位人員在執行層面的權利任性,打通基層國有企業防腐倡廉的“最后一公里”。再次,構建企業廉政文化大格局。圍繞企業黨風廉政建設與反腐敗工作要求,建立與經營管理、規章制度、企業文化等相融合的企業廉政文化,在企業內部積極營造“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的廉政氛圍。
廉潔風險點就是腐敗的多發點、易發點和潛在點,有針對性地開展風險點的排查,使廉潔風險防控工作落實落地。首先,在系統內開展廉潔風險點排查工作,編制崗位廉潔風險防控流程圖,建立廉潔從業風險評估報告,分析查找在生產經營管理各個關鍵敏感部位的風險點[7]。確保關鍵崗位全覆蓋、風險點源全覆蓋,進而構建全覆蓋、零死角的廉潔防控責任體系;其次,逐一對單位、部門、個人進行深層次的風險排查,結合以往的“信訪舉報件、違規案例教訓、外部環境變化、自身崗位職責”,深層次排查在經營管理、權力運行、制度執行、崗位職責等方面潛在的廉政風險點。再次,按照業務分層梳理、匯總歸納建立完善廉潔風險問題檔案庫和領導干部及重點人員的廉潔檔案,實現常態化的動態監管。采取針對性辦法實現廉潔風險的常態化動態管理,強化過程監督核查,對風險問題及時預警,抓早抓小,防微杜漸;最后,結合查找出的實際問題,及時修訂、完善管理制度,建立風險防控長效機制,細化監督管理體系,強化風險閉環管控,通過制度制約、過錯糾正、責任追究等機制的確立,堵塞管理漏洞,從而實現廉潔風險監控整改全覆蓋。
逐步健全規范權利和組織運行機制,完善廉政風險防控措施,健全廉政責任體系強化責任落實,實行全員全方位監督管控,筑牢廉政防線。一是建立健全組織保障機制。根據反腐倡廉建設的不斷深入,及時調整黨風廉政建設任務清單內容,按要求明確廉潔風險防控各層面的責任。二是建立健全分權制約機制。突出抓好“三重一大”決策事項廉潔風險防控工作,科學梳理班子成員的職能和分工,規范領導干部行權用權,對高風險崗位進行“曬權”“分權”,及時發現權力越軌、出軌行為。三是建立健全廉政制度監督考核機制,利用好日常抽檢、專項監督等各種監督方式和監管措施對廉政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常態化監督,通過聯合監督進一步整合監督力量,形成監督合力,進而提高監督實效,把管控關口前移,提前化解各類腐敗風險。四是完善廉政風險防范措施。邊查找邊整改,重點對涉及人、權、錢、物的各項規章制度及時修訂和完善,以規章制度規避風險事故,加強對風險點管控流程的管理和監督,及時做好風險預警處置。五是發揮家庭助廉監督。家庭助廉是預防和抵制腐敗的重要防線,多方式多舉措加強員工家屬的廉政意識,組建助廉同盟隊伍,筑牢家庭廉政防線,幫助領導干部保持清醒的頭腦,正確行權用權。六是接受職工群眾監督。政務信息公開化、透明化,創新暢通監督舉報途徑,職工群眾相互監督,強化監督執紀,落實責任追究,促使各級干部在廉潔風險防控工作中種好各自的“責任田”。
廉潔風險防控工作是新時期國有企業健全完善反腐制度、增強反腐執行力的一項重要舉措,具有很強的創新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是創新紀檢監督工作方式、提高依法治企科學治企的有益探索,面臨著艱巨和繁重的工作任務。只有認真總結,積極改進,不斷完善,才能構建符合國企實情的有效科學的廉潔風險常態化動態監管體系,提高國有企業廉潔風險排查防控工作水平,滿足新時期反腐倡廉正風肅紀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