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忠/四川省德陽市中江縣黃鹿鎮畜牧獸醫站 618117
1.1 羊舍選址不當其一,羊舍選址在交通要道附近,在生產過程中,大量車流經過,會產生過量噪音,造成養殖舍內的羊只受到噪音污染,嚴重的干擾了羊只的正常休息,導致羊只的健康受到影響,直接影響其生長發育。
其二,羊舍選擇在工業區,則容易導致羊舍內的空氣、飲用水等環境受到污染,羊只在生長過程中受到過多污染,輕則會引起羊只的飼料利用率降低、機體免疫力下降,重則會造成羊只中毒甚至死亡。
其三,養殖舍長時間處于潮濕環境中,則容易增加儲備飼料的保存難度。同時,大部分病原體在潮濕環境下存活時間增長,會增加羊只的發病率。
其四,光照時間不足。若羊只在飼養過程中長時間未能受到光照,會影響營養物質的吸收,造成羊只的抵抗力大幅度下滑,同時還會導致羊舍內的病原體大量滋生。
1.2 日糧配比不當舍飼養羊過程中,羊只不能夠通過外部采食進行補給,只能通過人工投料的方式采食,因此為了保證羊只的營養供給,應該根據羊只的需求進行配比。羊只會因為品種、性別、年齡段以及飼養屬性的不同,營養需求也有所差異。但是,部分飼養場對日糧的配比重視程度不足,如果日糧配比不符合羊只的營養需求,會使羊只在生長發育、妊娠以及配種過程中營養不良。不僅影響羊只的健康,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還可能出現羊只患病、流產等現象,直接影響養殖場的正常生產。在日糧配比過程中,若發現霉變飼料,應該及時更換飼料,避免羊群在食用霉變飼料后出現整體免疫力降低的情況,甚至是霉菌中毒。
1.3 飼養管理人員不足雖然現階段已經逐步實現規模化飼養管理,但是,由于現代化養殖場生產模式起步相對較晚,因此,經過系統化學習的飼養管理人員數量嚴重匱乏。飼養場現階段的工作人員主要以農戶為主,由于沒有學習過飼養管理技術,導致飼養管理不當,造成飼養過程中羊群的疾病發病率增高、飼料利用率降低,進而影響養殖場的生產效益。
1.4 衛生條件不佳在羊只進行規模化飼養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糞污,若不能定期對養殖舍內進行清潔處理,則容易造成病原體滋生、傳播,直接影響了羊群的健康,造成養殖場內的患病率增高。同時糞污在環境中還會持續分解出大量的有害氣體,在相同通風量的情況下,會造成養殖舍內的有害氣體堆積,直接影響羊群的健康。情況嚴重的甚至會使羊群出現中毒、死亡。為了避免病原體滋生影響羊只健康,還應該對養殖場內進行定期的消毒工作。部分養殖場的消毒工作周期過長、消毒工作不徹底,都會造成病原體殺滅不凈。還有部分養殖場長時間使用同一種消毒劑,造成病原體對消毒劑產生耐藥性,導致消毒效果不佳。
1.5 飼養管理不科學規模化羊只飼養相比較傳統的放養模式,在飼養規模上有明顯提升,但是飼養過程完全處于舍飼狀態。因此,飼養管理會直接影響羊只的健康,如溫度、濕度、光照以及飼養密度等飼養條件都會影響到羊只的健康情況,但仍有許多養殖場現階段不按照科學化飼養模式進行管理,導致羊群的飼料利用率較低、患病率較高。
2.1 科學選址與布局規模化養殖場在選址過程中,要考慮養殖場的經濟效益以及對環境的影響,應該選擇遠離人群密集地、交通要道、環境與水源保護區。同時,為了滿足養殖場的日常生產,應該選擇有充足水源、電能供給,以及交通便利的區域。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選擇背風向陽的山腰處,不僅可以提供充足的陽光,雨季還能避免積水。養殖場外部要建立環繞圍墻,可以避免野生動物、蛇蟲鼠蟻以及周邊人員,將外界有害病原體攜帶入養殖場,造成羊群感染。
2.2 合理日糧配比羊只的品種、年齡、性別以及養殖時間的差異,會影響羊只在生長過程中對營養的需求,所以,應該根據實際飼養情況進行日糧配比,確保羊只的能量、微量元素以及維生素等營養元素供給充足,不僅可以有效的提高養殖過程中的飼料利用率,還能確保羊群的免疫力。需要注意的是,在飼料變更的過程中,應該避免一次性大比例更換飼料配比,以防羊只的腸胃短時間內不能及時適應新的飼料配比,從而引起消化道問題,導致羊只的飼料利用率下降以及消化道疾病。
2.3 飼養人員培訓由于現代化畜牧業起步相對較晚,導致畜牧規模化飼養管理人才匱乏。近年來,各大農業高校已經積極培養飼養管理的人材,但是仍不滿足養殖需求。飼養場不僅應該主動招募經過專業化培訓的大學生,也應該對現有的養殖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在工作中進行學習,逐步實現現代化飼養管理。
2.4 保障衛生環境養殖場生產過程中會有大量的糞污產生,若不能及時清理,糞污中可能含有大量的病原體,病原體還會在糞污中內生長、繁殖,直接威脅養殖場內的羊只健康,因此為了保證養殖場內的衛生條件,養殖場應定期進行糞便清理與清潔工作。為了減少養殖場內的病原體,除了進行清潔工作還要消毒,使用消毒劑開展定期消毒工作,但是,不可以長時間使用同一種消毒藥劑,防止病原體對消毒藥劑產生一定抗藥性,可以選擇使用兩種或兩者以上消毒劑交替使用。
2.5 科學化飼養管理科學化飼養管理可以為羊群提供舒適的生活環境,有效的降低了養殖場的患病率,還可以提高養殖效率。在飼養過程中首先要保證“全進全出”制度,避免因為混舍飼養造成羊群出現交叉感染,若養殖場的的條件允許,可以選擇“自繁自養”,還可以避免羔羊在運輸過程中發生應激反應。飼養過程中,要合理調整飼養密度,飼養密度過高則會出現搶食、毆斗的現象,發病后還會造成疫病傳播速度倍增。同時,還需要注意的是養殖舍內的溫度、濕度以及光照的等飼養條件,保證養殖舍內的羊只可以舒適的生長。
2.6 免疫接種現階段針對養殖場的部分重要疫病,可以通過免疫接種進行預防,但是免疫接種對疾病的預防具有單一性。因此,在預防多種疾病的情況下,需要進行多次免疫接種。在短時間內若進行多次免疫接種,會造成疫苗之間相互影響,達不到理想的接種效果。
舍飼羊只可以有效的提高飼養數量,更符合規模化飼養舍的生產需要,可以有效的提高生產數量。但是由于羊只舍飼過程中飼養密度增高、飼養環境單一,容易發生疫病,并且一旦出現疫病,會造成大規模傳播,嚴重的影響了正常的飼養生產,為了保證飼養場的生產效益,應該提高舍飼養羊的疫病防控手段,促進畜牧養殖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