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科
摘要:我國有著悠久的農業發展歷史,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科技的進步,農業的栽培技術以及種植方式也得到了革新和完善,然而不同的農作物種類和特征呈現出多樣化,豐富性等特點,如何有效結合實際狀況改善土地種植情況,增加農作物產量是我們亟需解決的重點,也是難點。
關鍵詞:農作物;栽培技術;高產途徑
0 引言
農業是我國經濟平穩發展的根基產業,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對國民的生活質量有直接影響。因此,需要對農業給予高度重視,并不斷進行產業升級,提高種植的科學性,并加強對病蟲害防治技術的重視,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為我國經濟進一步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1 農作物高產栽培技術的內涵
在現代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農業方面應用的高產栽培技術主要涵蓋測土施肥技術、灌溉技術以及密植技術等。土壤是植物生長的重要基礎,良好的土壤可以提升種植的效果,為了提高農作物的產量,需要改良土壤。對一些低產農作物來講,需要在初始階段完成土壤測試,分析土壤產能較低的主要原因,根據現實情況,使用相應的土壤治理方法。肥料是植物生長不可缺少的主要因素之一,施肥是植物在生長過程中的主要能量來源,農作物在生長過程中只有獲得必需的營養成分,農作物才能健康生長。目前,測土配方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于現代農作物種植中,水分對于任何生物來講都是能量來源,農作物在生長的過程中需要大量水資源,因此需要做好相應的灌溉工作。農作物在種植過程中需要合理控制距離,因為土壤內部的養分是一定的,若種植距離較小,則會對養分的攝入產生直接影響,種植的數量越多,植物生長的態勢越差。從密植方面來講,一定要保證陽光的均勻性,促進植物獲得良好的光合效果,在農作物栽培過程中需要合理種植,才能提高產量。我國目前使用的高產栽培技術主要有灌溉技術、密植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等,通過調查得出,植物葉片會受到受光面積和其他因素的影響,在農作物種植過程中,需要控制好間距,這樣才能達到理想的產量,為營養和水分吸收提供良好環境。對于不同的農作物來講,需要使用不同的栽培技術,這樣才能達到提高產量的目標。土壤和植物生長之間存在重要的聯系,因此需要保證土壤的肥沃性,為植物生長提供充足養分,根據現實需求采取相應的土壤處理措施,保證植物茁壯生長,從而提升產量。
2 農作物高產栽培與病蟲害防治的意義
農作物高產栽培技術能夠有效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提高農產品標準化水平,從而推動我國農業的發展。目前我國種植人員在農業生產中大多使用化學方法來進行病蟲害防治,雖然在短期內效果顯著,但長期大量使用化學藥劑對生態環境有著幾乎不可逆的危害,科學的病蟲害防治技術能夠有效地改善這一情況,提高農產品的質量,進行更加健康環保的綠色生產。
3 新的農作物栽培技術
近年來,多種多樣的栽培技術得到了進一步的推廣,例如:基因技術。對于農作物的選擇來說,種子的選擇以及處理是非常關鍵的,不同的農作物其個性特征所展現的優勢有所不同,為了將這些優勢給予結合,彌補種子個性帶來的不足,必須要對于種子進行科學的育種和培育,選擇和處理。而基因工程在該方面近幾年得到了很多的應用,基因轉化和嫁接方式可以顯著提升農作物的豐產性、抗逆性和適應性等。使農作物的產量得到迅速提升,同時基因技術的應用也使得傳統手工播種方式得到完善,使得農作物的生長更加規模化和機械化,這也滿足實際的產業發展需要。與此同時,需要對植物進行合理的施肥來保證農作物不僅能夠汲取合理的光照和水分,還能夠吸收足夠的養料。然而施肥技術也要有合理和精準要求,通過測試土壤的條件選擇合理的施肥技術,對于施肥的種類、時間以及施肥的數量給予嚴格把控,不僅可以提升農作物的高產目標,還能幫助人們節約成本,實現最好的綜合效益。除此之外,病蟲害防治技術也是新的社會條件之下而形成的較為嶄新的栽培技術,在傳統的病蟲害防治技術當中其多采用化學農藥的方式來減少病蟲害的發生,該方法雖然取得比較直接且快速的病蟲害防治效果,但是也對其他正常的植物造成了損害,影響了種植所在區域的土壤環境,破壞了生物的多樣性,這不利于農業的長期發展,也不利于人們對于綠色食品的長期追求。新的技術強化對于生物技術和物理技術的應用,例如;引入病蟲的天敵或者生物浸液防治等生物技術,燈光和色板誘殺等物理技術的應用使得病蟲害防治得到更加健全的治療,彌補化學農藥在應用中存在的不足,實現對于環境資源的保護。
4 農作物高產栽培技術
4.1 農作物品種選育
農作物品種的選育是農業生產中最為重要的一步,種子是農作物生長發育的最初階段,種子的質量將會直接決定農作物的質量。因此,種植人員在進行品種選擇時,需要結合種植地區的具體情況,因地制宜地選擇種植品種,如溫度較低的地區不適合種植生長周期長的農作物、降水量少的地區應該選擇抗旱能力強的農作物等。菏澤市作為山東省的糧食主要生產區,土地條件優越,適合種植的作物種類較多,主要有小麥、玉米、大豆等。在確定農作物的品種后,種植人員需要仔細挑選種子,將霉變、畸形、破損的種子剔除,確保種子顆粒飽滿、色澤鮮艷,高質量的種子能夠有效提高農作物質量和產量的上限。在選種結束后,需要進行曬種、浸種、拌種等處理,這種預先處理能夠有效激發種子的活力,并殺死種子中可能存在的病蟲害,免受地下害蟲和土壤中有害菌的侵擾與危害,減少后續種植的風險,使農作物能夠健康的生長。
4.2 合理改善農作物生產環境
從農作物播種角度來看,環境因素和生長存在重要聯系,光合作用時間和日常的積累直接決定了農作物品質。為了確保農作物生長擁有更長的光合作用時間,需要提升資源使用率,增強植物使用率,為植物生長創造良好的生長空間,降低植物種植成本,保證農戶的經濟效益提升。在植物生長中還需要確定土壤成分以及結構,為植物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通過合理的方法分析透氣性和鹽堿度,合理調整植物生長的土壤情況。
4.3 在推廣的過程中要運用當今的信息技術
我國當今正處于信息化的時代,在農業技術推廣的過程中采用信息技術則可以達到良好的推廣效果。在現在的社會,隨著信息化不斷普及,應該轉變之前推廣的傳統觀念,可以利用多媒體來進行推廣宣傳。舉個例子來說,由于現在大多數人的網上交流都是通過微信來進行,所以相關的工作人員要抓住這一時機在一些公眾號上可以進行宣傳,定期發放一些更新的農業技術資料,這樣可以使農民隨時隨地都可以瀏覽。只有農民學到并且把握住農作物高產栽培技術的方法,才能運用到實踐中,使得種植的農作物的產量提高,農民才能真正的獲益。此外,相關的農業部門也可以派一些專業的人員到基層對農民進行培訓,對農民出現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解決,從而使農業技術廣泛推廣。
4.4 溫室培養技術
溫室培養技術也是重要的作物栽培技術,常見于園藝作物生長過程中,溫室栽培技術在應用過程中會用到數量很多的保溫保暖設備,然后再對各項技術進行整合,保證作物在生長過程中能夠一直處在合適的溫度環境中,能夠加速作物發育過程,讓作物在最短的時間內開花結果。例如,在西紅柿種植過程中可以采用溫室栽培技術,眾所周知,西紅柿喜溫喜光,常規栽培方式下西紅柿獲得的熱量和光照有限,生長緩慢,而在溫室培養技術下,西紅柿獲得了足夠的溫度條件和光照條件,在土壤環境穩定的前提下根部實現了快速增長。與此同時,溫室栽培技術的有效應用,西紅柿在栽培過程中獲得了足夠的光照,西紅柿增長方式也實現了生殖增長到傳統營養生長的轉變,西紅柿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開花和生長,種植產量也會得到顯著提升;與無土栽培不同,溫室栽培突出了土壤的價值,也是當前農業生產過程中最常見的栽培方式。在溫室栽培過程中,相關人員需要充分干預作物生長環境,及時調整溫度和濕度、補充足量的光照、最大限度加速農作物的生長速度,最終實現作物增產的目標。
4.5 革新種植理念
眾所周知,我國有著豐富悠久的農業發展歷史,因此,對于很多栽培技術和思想也比較傳統和守舊。相對而言,目前從事農業發展的人員多為中老年齡段,其學歷低,接觸的新事物機會少,其在種植方面也認為傳統的種植方法才是經典的,其對于新的高產栽培技術的應用給予的重視程度不足,甚至會有人產生排斥心理,這樣就直接會影響高產豐收效果。相關部門應該定期加強對于農村文化的宣傳教育,加強人們對于農業發展路徑探析的重視程度,將各種新的栽培技術不斷的推廣到農作物的種植和管理當中,可以利用政策性的引導和福利優惠政策引導人們采用和嘗試高產栽培技術,讓農民在實踐中獲得成就感,加強其對于創新技術的應用和重視,使得技術得到認可和進一步的推廣。
5 結語
要加強農業育種技術和栽培技術的創新,從根本上提高農作物種植產量,滿足社會發展與人口增長對農業的需求。通過雜交育種與誘變育種的方法培育新種子,應用科學的栽培技術提高農作物種植收益,實現農業現代化發展,為我國經濟增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崔穎.農作物栽培技術和高產途徑研究[J].南方農機,2019,50(12):51.
[2] 許甫金.農作物栽培技術與高產途徑解析[J].農民致富之友,2019(13):11.
[3] 李秀蘭.農作物高產栽培技術及注意事項[J].種子科技,2019,37(4):61.
[4] 徐淑敏.農作物栽培技術及高產影響因素研究[J].農民致富之友,2019(12):36.
[5] 張美芝.農作物栽培技術優化管理的措施[J].現代農業,2019(4):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