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有了進一步提高,計算機互聯網技術已經被應用到人們生產和生活的各個領域之中,極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更便利了人們的生活,這就促使我國進入了“互聯網+”時代。在“互聯網+”時代中,企業傳統管理模式已經不適用于當下產業融合的經濟快速發展的要求,這就促使企業管理模式不斷創新,來滿足當下市場經濟環境下對于企業管理的更高要求,帶動企業經濟效益的不斷提升。
關鍵詞:互聯網+;企業管理;創新路徑
當下,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經濟發展的速度不斷加快,這就促使企業在各個方面加大改革創新力度,來適應新時代對于企業發展的更高要求。其中,“互聯網+”理念也在不斷被應用到企業深化改革的過程中,促使企業不斷創新傳統管理模式,來適應“互聯網+”背景下對于企業管理的更高要求。本文分析“互聯網+”背景下企業創新管理方式的積極作用,指出企業在日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解決策略,以期為今后企業開展管理創新提供參考,促進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不斷提升。
一、“互聯網+”時代企業管理創新的積極作用
1.推動企業深化改革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提出“互聯網+”理念,將互聯網應用到生產和生活的各個領域之中,在各行各業中,也需積極運用“互聯網+”來推動企業深化改革的進程,來實現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不斷提升。以電子商務出現為例,傳統人們購物以線下實體店為主,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網絡線上購物已經成為人們購物的主要方式之一,給傳統實體店帶來極大沖擊,導致其營業額不斷下降。為更好地實現企業長遠發展,應積極在“互聯網+”理論的指導之下,創新企業管理方式,落實線上線下發展經營模式,還可拓寬經營范圍,利用互聯網實現與國外的溝通和交流,促使企業深化改革的順利實施。
2.促使新興產業進一步發展
在我國,過去受到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發展程度以及科學技術發展水平影響,我國的產業結構以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為主,第三產業服務業較少。這就使得我國的經濟發展出現極大的不平衡狀況,且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由于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導致我國的勞動力成本一直得不到明顯提升。而在“互聯網+”模式的影響之下,我國的第三產業不斷興起,各類新興產業不斷涌現出來,從勞動密集型產業逐漸朝向知識和科技密集型產業方向發展。在計算機科學技術的支持下,傳統企業需不斷探索全新的發展模式和發展方向,創新傳統管理模式,來積極縮小與新興產業之間的距離,使得企業發展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實現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不斷提升。以小米企業為例,自2011年小米公司成立起,便不斷在發展上探求全新路線,打破傳統手機制造企業單一依靠線下實體店進行銷售的傳統發展模式,率先實施網絡饑餓營銷,以線上網絡為主要發展陣地,待積累到一定客戶群體之后,才推動線下實體店的覆蓋率,這種反傳統營銷和發展模式為小米公司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更有部分企業,以網絡平臺發家,但在“互聯網+”的理念之下,開始拓寬線下體驗店,構建線上線下平臺,來全面提升消費者購物感受。以京東為例,京東作為老牌電商企業,其依托互聯網起家,在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即開始在線下鋪設京東體驗店,更好地貫徹落實了“互聯網+”理念關于線上線下統一發展的原則,提升用戶感受。采取同樣發展理念的還有唯品會等,均實現了創新企業發展管理模式。
3.增加企業之間的交流合作
傳統企業與企業之間由于經營理念不同,在經營過程中彼此之前交流合作較少,尤其是在不同領域中,更是缺乏合作與溝通,不利于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實現創新發展的更好進行。而在“互聯網+”理念的支持下,企業之間交流不斷增多,無論是同一個領域企業之間的交流,還是跨行業企業的交流,均在尋求共通之處,來實現核心競爭力的提升。以保險公司為例,傳統保險公司依靠線下營業部來進行保險產品的銷售,而在“互聯網+”的影響之下,各個保險公司開始與支付寶、微信等支付平臺或者社交平臺進行合作,打造線上平臺,用戶可實現線上直接購買保險產品,不僅便利了用戶體驗,更使得保險公司借助支付平臺和社交平臺龐大的受眾群體,進一步拓寬了銷售渠道,實現了長遠發展。
二、“互聯網+”時代企業管理創新中存在的問題
1.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創新性不強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各行各業都在積極尋求轉型之路,來滿足當下不斷變化的社會形勢和人們日常生活所需。尤其是在“互聯網+”概念提出之后,更促使企業開展管理上的創新,來符合時代發展所需。但在部分企業發展的過程中,由于受到企業發展程度和負責人認知程度的影響,企業在開展管理時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較為落后,創新力度不足,依舊沿用傳統管理模式來進行企業管理,導致企業發展動力不足,不利于企業實現良性循環。尤其是在當下,以人為本的理念不斷被應用到各行各業中,作為企業來說,其在制定發展方向和發展目標的過程中,應立足于受眾群體的實際需求來進行相關生產和經營活動,才能維持消費者黏性,促使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但在部分企業中,在開展管理時依舊將管理重心圍繞企業自身進行開展,沒有全面考慮受眾的實際需求,更缺乏互聯網思維,不利于企業長遠發展。部分企業盡管嘗試將“互聯網+”思維引入到企業管理中,但沒有在各個環節和流程上全面貫徹和落實,導致“互聯網+”管理模式流于形式,沒有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積極作用。
2.管理人員缺乏創新意識
在當下我國部分企業中,由于很多企業是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浪潮來建立的,管理者在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已經習慣了傳統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不愿意對其進行改變和創新,尤其是在老牌企業中,這種現象更為常見。在“互聯網+”理念之下,管理者缺乏對其認知程度和重視程度,更沒有將這一理念貫徹到企業日常開展的管理中,且傳統企業在開展管理時以金字塔管理為主,沒有實施當下先進的扁平化管理模式,導致企業之間管理機構重疊性較強,管理效率不高,應對市場變化能力不足,無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長久地保有一席之地,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3.網絡平臺體驗感較差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完善,互聯網已經越來越廣泛地被現代化企業所運用,無論是在生產方面還是經營管理方面,均應用到計算機技術來進行,極大地提升了管理效率,更促使企業銷售市場的不斷拓寬。尤其是在當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利用互聯網搭建網絡平臺,用戶可自主進行瀏覽,但由于受到經營理念和技術水平限制,網絡平臺中各種推送和垃圾信息較多,給用戶帶來較差的觀感,網絡營銷環境較差,不利于最大限度地發揮“互聯網+”的積極作用。
4.企業創新動力不足
在很多企業中,尤其是年頭較久的企業,已經在長期的發展中形成屬于自己的管理模式,且由于應用時間較長,企業自上而下已經適應該套管理,在開展管理創新時創新動力不足,遇到困難較多。且部分企業受到自身發展和資金等多方面影響,即使開展創新,也會因動力和支持不足導致創新僅停留在表面上,沒有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積極作用。另外,還有部分企業盡管已經認識到管理創新的重要性,但缺乏自主創新水平,僅靠照搬其他企業的經驗來開展創新,導致創新科學性不足,不利于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進一步提升。
5.人力資源管理模式落后
在企業管理中,人員的專業水平和道德素養可對企業實現長遠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企業在開展管理創新時,應將人力資源管理作為創新管理的重要部分。但在部分企業中,人力資源管理觀念落后,在招聘員工時,以傳統考試選拔為主,發布招聘公告,組織筆試、面試流程,然后從中選取員工這種傳統模式,只關注于員工本身是否符合崗位要求,對于員工自身性格特點及發展方向不夠重視,員工工作積極性不強,導致工作效率低下。且績效制度和相關獎懲激勵制度均不完善,不利于員工工作效率的提升。在“互聯網+”的理念之下,部分企業存在著人力管理模式落后、信息化程度不足不利于管理效率的提升。
三、“互聯網+”時代企業管理創新路徑分析
1.創新管理理念
傳統企業在開展管理時僅以自身發展作為管理重心,忽略受眾實際需求,導致在制定發展方向和發展策略時出現較大的方向問題,不利于企業經濟效益的進一步提升。而在“互聯網+”的理念之下,受眾需求的重要性不斷凸顯出來,這就促使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需提升對受眾需求的重視程度,全面貫徹落實以人為本,從受眾喜好和實際需求出發,創新管理理念,重新審視市場需求,制定順應時代發展的發展計劃和管理計劃,提升管理的科學性,促使企業實現長遠發展。在具體實踐過程中,可在研發產品之前做好相關市場調研工作,全面掌握消費者需求,并利用“互聯網+”技術和理念對受眾需求進行全面分析,及時調整自身在產品中的政策,來使得產品更好地符合受眾需求,擴大產品銷售范圍,促使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
2.創新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的無形資產,對企業的長遠發展可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傳統企業管理人員對企業文化重視程度不足,管理理念缺乏創新,僅以傳統金字塔式管理為主,缺乏對于員工的重視和關注,企業氛圍較為刻板嚴肅,不利于員工凝聚思想,共同為企業長遠發展而奮斗。而在“互聯網+”理念之下,企業管理者在進行管理時,需重視企業文化的重要作用,創新企業文化,營造積極向上的企業氛圍,提升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在企業文化的創新過程中,一方面,可引入當下扁平化管理方式,減少重疊管理部門,提升對員工的尊重程度和關注程度,提升管理效率;另一方面,培養員工統一的價值觀,提升員工對于企業的歸屬感和對于自身的認同感,為員工打造出創新且和諧的企業發展環境,將創新作為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完善配套激勵政策,對進行創新并取得較大成果的員工進行物質上和精神上的激勵,構建創新企業文化,為員工營造出創新氛圍,提升員工對創新的重視程度。作為企業管理者,更要以身作則,引導員工不斷創新,完善創新機制,促使管理創新的順利進行。
3.打造完善網絡平臺
網絡營銷作為“互聯網+”理念之下的新產物,借助互聯網來進行自身的宣傳,促使受眾提升對企業和企業產品的認知程度,從而拓寬銷售渠道,促使企業經濟效益得到進一步提升。傳統網絡營銷中,受到技術和理念等因素制約,網絡營銷環境較差,充斥大量虛假信息,極大地影響了受眾感受。而在“互聯網+”理念之下,企業需打造完善的網絡平臺,營造出良好數字營銷環境,來使得其最大限度地發揮積極作用。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一方面,企業需引入計算機水平較高的專業人員,來完善技術支持,優化網絡環境;另一方面,需加大與消費者之間的溝通,可利用微信企業公眾號等當下較為流行的溝通方式進行,打破傳統受空間時間限制的局限性,提升消費者黏性。
4.提升創新動力
很多企業受傳統管理理念影響較深,在進行管理創新時動力不足,管理人員和員工積極性不強,不利于企業實現長遠發展。在“互聯網+”理念之下,企業需借助計算機科學技術打造企業完整的價值鏈和供應鏈,為開展管理創新提供扎實的保障,更要加大在創新上的資金投入力度,不斷提升產品的含金量,更要注重自身服務水平的不斷提升,來促使消費者提升對企業和企業產品的認知程度和滿意程度,促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
5.創新人力資源管理模式
在“互聯網+”理念之下,傳統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已經不適用于當下快速變化的社會形勢,因此企業在開展管理創新的過程中,需提升對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創新的重視程度。一方面,需采取扁平化管理模式以及柔性化管理模式,提升對員工的關注度和關心程度,全面貫徹落實以人為本,在企業中營造出良好的尊重員工的氛圍,促使企業員工不斷提升工作積極性和工作動力,提升員工的思想凝聚力,促使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不斷提升。
另一方面,還需配套完善相關薪資體系和考核體系,對于培訓體系也需加以創新,設立績效制度,明確工作目標,將工作成果與工資福利相關聯。可依據績效定薪酬,以工作完成的多少和完成的情況以及完成的好壞來確定工資待遇與相關福利。也可出臺相關規定,設立靈活薪酬,使員工不再拿死工資,這樣,可以極大地提升員工工作積極性和工作效率;更要注重考核的公平性和客觀性,結合非量化指標和量化指標,綜合評價員工表現,可引入信息化來提升人力資源管理的管理效率,促使企業強化隊伍建設。
四、結語
“互聯網+”理念促使各行各業不斷推動改革的進程,對于企業來說,更要引入“互聯網+”理念來創新企業管理模式,促使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不斷提升,實現企業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蔣福佑,楊鎮.省級電網企業適應“互聯網+能源”的全面創新體系建設研究[J].決策咨詢,2020(06):45-48+53.
[2]丁蓉菁,李梅泉.互聯網經濟時期企業財務管理的創新——評《“互聯網+”時代財務管理創新研究》[J].中國科技論文,2020, 15(12):1472.
[3]劉靜.“互聯網+”時代下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新趨勢初探[J].全國流通經濟,2020(32):84-86.
[4]赫然.“互聯網+”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模式探索與創新研究[J].財經界,2020(30):123-124.
[5]魏卓.“互聯網+”背景下現代企業經濟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營銷界,2020(37):92-93.
[6]陳旭明,朱撿發.“互聯網+”產業融合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創新模式的探究[J].產業科技創新,2020,2(21):7-8.
[7]禤永明.互聯網時代中小企業管理模式及創新探索——評《世界一流企業管理:理論與實踐》[J].財務與會計,2020(12):89.
[8]劉剛,張蕊.互聯網+時代企業人才管理創新發展路徑分析——評《云管理:互聯網+時代的人才管理變革》[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20(06):100.
[9]豐加穎,羅曉光.互聯網時代財務戰略創新研究——評《“互聯網+”時代財務管理創新研究》[J].財務與會計,2020(01):89.
[10]周夢麗.信息化時代企業管理會計框架設計——基于“互聯網+”的視角[J].現代商業,2019(22):190-191.
[11]潘欣欣.“互聯網+”環境下高新技術企業管理創新與實踐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9(13):103-104.
[12]張君瑩.基于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創新發展路徑探索[J].產業科技創新,2019,1(05):119-120.
作者簡介:周亞瑾(1991- ),女,漢族,陜西漢中人,本科,研究方向: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