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手風琴紅色音樂文化作為紅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面向社會、民眾傳播積極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我國許多高校紛紛意識到紅色音樂文化在音樂教學傳承中的重要性。但是,在手風琴紅色音樂文化傳承過程中,卻依然存在傳承意愿不足、傳承方式單一等問題。基于此,本文將通過探究手風琴紅色音樂文化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傳承困境,為手風琴紅色音樂文化在高校音樂教學提供切實有效的傳承路徑,以期擴大紅色音樂文化的傳播效率。
關鍵詞:手風琴紅色音樂文化;高校音樂教學;傳承路徑
紅色音樂指的是以紅色歌曲、抗日歌曲、解放歌曲等為主的類型音樂,與之引申所形成的紅色音樂文化,傳達的是健康、積極、向上的奮斗、革命精神。當代社會,高校音樂教學如果要想實現與時俱進,并培養出優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需要正視手風琴紅色音樂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并將其融入高校音樂教學中,積極開展紅色音樂文化傳承活動,激發學生對手風琴紅色音樂文化學習興趣,使手風琴紅色音樂文化潛移默化影響學生的思想道德養成。
1手風琴紅色音樂文化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傳承困境
1.1手風琴紅色音樂文化傳承主觀意愿不強烈
當前階段,隨著互聯網絡的蓬勃發展,導致大量外來音樂集中涌入,由此也為學生選擇喜歡的音樂類型時,帶來了多元且豐富的選項。在眾多音樂元素中,手風琴紅色音樂只是其中的一種,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開始逐漸淡出大眾的視野當中。另外,許多學生對于紅色音樂都存在一種過時、老土的刻板印象。正所謂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當學生對紅色音樂具有先入為主的觀念后,再想主動傳承紅色音樂文化,必然導致學生出現逆反心理。而在高校音樂教學中,學生在學習手風琴紅色音樂時普遍以被動的方式呈現,缺乏主觀的手風琴紅色音樂文化傳承意愿。
1.2對于手風琴紅色音樂文化資源開發程度不足
在高校音樂教學中,許多教師對于手風琴紅色音樂文化傳承意識較為匱乏,同時也并未認識到手風琴紅色音樂文化傳承對于塑造學生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重要性。除此之外,雖然許多高校已經正確認知手風琴紅色音樂文化傳承的重要性,但是在手風琴紅色音樂文化資源開發方面,卻依然存在不足。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在將手風琴紅色音樂文化加入高校音樂教學過程中,缺乏系統性的科學指導,致使手風琴紅色音樂只能以生搬硬套的方式加入教學內容[1]。另一方面,由于教師并未認知手風琴紅色音樂文化傳承的重要性,導致教師缺乏開發手風琴紅色音樂文化資源的原動力,最終使手風琴紅色音樂文化傳承流于形式,無法實現培養學生綜合思想道德素養的根本目的。
1.3忽略對非音樂專業學生的傳承
在高校中,非音樂專業的學生同樣可以成為手風琴紅色音樂文化傳承的主體。但是由于非音樂專業學生無法參與高校音樂教學中,使得手風琴紅色音樂文化只能依靠音樂專業學生傳承,這樣無疑限制了手風琴紅色音樂文化傳承的路徑,對于手風琴紅色音樂文化傳承是十分不利的。
1.4信息化技術傳承方式較少
隨著信息化時代到來,將信息化技術加入教學內容中,已經成為常態化的教學操作。但是在高校音樂教學中,依然有部分教師忽視了對信息化技術的運用,此舉削弱了學生對手風琴紅色音樂文化的傳承興趣。對于當代高校學生而言,他們普遍愿意追求新鮮事物,對于一成不變的東西容易產生厭倦心理。基于此,為了吸引學生對手風琴紅色音樂文化傳承的積極性,教師需要依托信息化技術,對手風琴紅色音樂文化傳承方式展開創新。
2手風琴紅色音樂文化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傳承路徑
2.1通過以教促學調整傳承思路
高校音樂教學作為手風琴紅色音樂文化傳承的重要渠道之一,有責任和義務將手風琴紅色音樂文化中的思想、理念等因素傳遞給學生,從而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基于此,教師在為學生開展手風琴紅色音樂文化教學前,可以先向學生普及所傳授手風琴紅色音樂的創作背景、創作者生平經歷等,讓學生明白創作者是在何等艱難困苦的環境中創作出積極向上的紅色歌曲,由此抒發積極、正向、健康的理念和情緒。通過這種以教促學的方式,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手風琴紅色音樂文化傳承積極性,還能有效提高學生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感。
2.2加大手風琴紅色音樂文化教學資源開發力度
在高校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從自身出發,重視手風琴紅色音樂文化傳承所帶來的作用,并對手風琴紅色音樂文化資源進行積極挖掘和開發,以擴充高校音樂教學內容。在此過程中,教師所挖掘的紅色音樂文化資源,需要具備一定的多樣性特點。這些資源可以是一本音樂教材、一段錄音、一個故事,其目的是吸引學生對手風琴紅色音樂文化傳承的興趣,并在手風琴紅色音樂文化傳承的基礎上,構建良好的高校音樂教學環境[2]。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向學生傳遞手風琴紅色音樂文化中蘊含的精神內涵,加強學生在藝術和文化兩方面的理解,以提高手風琴紅色音樂文化傳承成效。
2.3增加手風琴紅色音樂在音樂教學中的比例
在當前高校音樂教學中,雖然加入了一部分紅色音樂,但是由于數量過少而沒有受到學生的廣泛關注。同時,對于非音樂專業學生,高校也應該將其納入紅色音樂文化傳承范圍內。首先,在吸引音樂專業學生方面,教師應該增加手風琴紅色音樂文化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比例,以覆蓋式的教學手法讓學生認知手風琴紅色音樂文化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手風琴紅色音樂中的文化精神作為入手點,使學生和手風琴紅色音樂形成情感上的共鳴。而學生通過學習手風琴紅色音樂,一方面能夠在音樂演唱技巧方面得到進步,另一方面則能對手風琴紅色音樂文化中的革命精神更具認同感。其次,對于非音樂專業學生,高校可以為該類學生開設手風琴紅色音樂文化教學選修課,為其學習和傳承手風琴紅色音樂文化創造條件。
2.4拓展紅色音樂文化信息化傳承手段
在高校音樂教學過程中,單一且過時的手風琴紅色音樂文化傳承手段是難以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因此,教師一方面需要通過拓展手風琴紅色音樂文化實踐活動的方式,豐富手風琴紅色音樂文化傳承渠道。另一方面,教師需要借助信息化技術,創新手風琴紅色音樂文化傳承手段。首先,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觀當地的革命烈士紀念館、革命烈士陵園等社會實踐場景,讓學生了解紅色文化的精髓,讓學生了解今天的生活多么來之不易。然后,教師帶領學生在當地欣賞手風琴紅色音樂,加強學生和紅色音樂之間的精神情感連接。其次,當教師在高校音樂教學課堂上,向學生講解《十送紅軍》、《東方紅》、《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等紅色音樂時,可以借助微課、慕課等信息化技術程序,將手風琴紅色音樂的故事背景以視頻的方式呈現給學生,從而給予學生視覺上的刺激。之后,教師可以借助翻轉課堂教學形式,讓學生以分組的形式,對手風琴紅色音樂的故事內容展開演繹,加強學生對手風琴紅色音樂的理解。而在課后階段時,教師可以將高校音樂課堂上講述的內容,以資料包的形式通過微信群、QQ群傳遞給學生,方便學生進行課后溫習,使學生時刻將手風琴紅色音樂文化牢記心中。
結語
學生作為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希望,其在思想道德素養方面水平的高低,和國家未來發展息息相關。因此,通過以教促學調整傳承思路、加大手風琴紅色音樂文化教學資源開發力度、增加手風琴紅色音樂在音樂教學中的比例、拓展手風琴紅色音樂文化信息化傳承手段的方式,將手風琴紅色音樂文化借助高校音樂教學得以傳承,讓學生成為手風琴紅色音樂文化的傳承者,將這一抹紅色深深鐫刻于民族的血脈之中。
參考文獻
[1]祁偉耿.淺析紅色經典音樂在高校的傳承[J].戲劇之家,2019(06):163.
[2]王晨.高校紅色經典音樂的教學模式探究與傳承[J].音樂生活,2021(08):72-74.
作者簡介:
姓名:黃志遠(1982-7),男,漢,江西省南昌市人,學歷:博士,職稱:講師,單位:南昌航空大學,研究方向:手風琴。
基金或課題項目:教改課題《蘇區手風琴紅色音樂教學模式創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