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軍/內蒙古自治區烏拉特中旗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015300
近年來,隨著我國養殖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各地區的養羊業也在不斷壯大,規模化、融合化、標準化的養殖企業數量逐年增多,羊只的養殖數量也呈遞增趨勢。但由于一些養殖場、養殖戶的飼養管理不到,多數羊場管理為粗放型,飼養人員技術水平有限,再加上相關技術人員缺乏相關疾病的診治經驗,羊群因飼養管理不當引發中毒病的現象時有發生。羊發生中毒性疾病往往呈急性經過,如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就會引起大批量羊群的死亡,挫傷養殖戶的養殖積極性,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制約了羊產業的發展。基于此,應高度重視羊中毒病的發生,掌握常見中毒病的急救措施,以減少對羊群健康造成的影響。
羊中毒病是由于某種毒性物質進入其機體內,引起養只相應的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以及機體的機能障礙甚至危及生命的過程。在獸醫臨床中,凡是能引起羊只中毒的物質,都稱之為毒物。
1.1 發生中毒的原因在生產養殖中,根據毒物的來源,中毒的疾病一般包括:飼料中毒、有毒植物中毒、藥物性中毒、被有毒動物、昆蟲蜇刺或人為投毒。
1.2 中毒后的一般癥狀在臨床中,中毒后的癥狀多種多樣。一般多發為突然發病,嘔吐、腹痛、腹瀉、鼓氣,采食、反芻異常;有的表現為神經癥狀,如異常興奮或抑制、痙攣、麻痹,心律不齊,呼吸困難,粘膜發紺,甚至窒息、昏迷。
1.3 中毒后的一般診斷方法
1.3.1 調查病史詳細詢問畜主或飼養管理技術人員病羊的發病時間、地點、數量、死亡頭數、病程經過、癥狀、發病后是否進行搶救,效果如何;飼料來源、種類、調制方法、飼料更換情況;最近是否用過消毒液、是否進行過防疫、是否進行過驅蟲等。
1.3.2 現場調查應深入現場,查清疾病發生是否與周圍環境或事物有關。羊圈舍周圍環境、水源、飼料等是否受到污染,空氣中是否有特殊氣味。
1.3.3 癥狀檢查應特別注意某些毒物中毒時,一些器官或系統中出現特有的癥狀或病變。
1.3.4 病理變化剖檢時,要注意嘔吐物、胃腸內容物,并注意觀察胃腸黏膜的病理變化,實質器官的顏色、形態、結構的變化。
1.4 中毒病的治療原則一是要脫離毒源,立即嚴格控制可疑的毒源,迅速脫離有毒環境;二是排除毒物,根據毒物種類、中毒途徑及毒物理化特性、羊只的生理結構特性,采用催吐、洗胃、瀉下、利尿、清洗體表等方法。
1.5 解毒藥的選擇與應用
1.5.1 中和解毒利用酸堿中和解毒的原理。強酸中毒時,可采用弱堿性物質(氫氧化鋁凝膠、氧化鎂、硫酸鎂)中和;強堿中毒時。可采用弱酸性物質(稀鹽酸、食醋、酸菜水等)進行中和解毒。
1.5.2 保護性解毒對于重金屬鹽類、強酸、強堿中毒可服用牛奶、豆漿、綠豆湯、生雞蛋等,以保護胃腸黏膜、減少毒物刺激、延緩毒物吸收,然后緩瀉。
1.5.3 氧化解毒氧化劑能將毒物氧化而解毒,如灌服0.01%~0.05%的高錳酸鉀溶液或1%~2%的過氧化氫溶液或1%的美藍溶液靜脈注射。
1.5.4 吸附解毒可用藥用炭口服。藥用炭能迅速吸收胃腸內的毒物,減少毒物吸收,然后給予瀉劑,將吸附的毒物迅速排出體外。
2.1 霉玉米中毒
2.1.1 病因病因是由于羊采食了發霉的玉米而中毒發病。
2.1.2 臨床癥狀食欲減退、消化不良,日漸消瘦,流產,死胎,木乃伊胎。母羊陰戶充血腫脹,不發情,哺乳母羊泌乳減少或停止。
2.1.3 治療本病尚無特效解毒藥。用藥物可采取對癥治療。用0.01%~0.05%高錳酸鉀溶液或2%碳酸氫鈉溶液洗胃,靜脈注射5%葡萄糖生理鹽水溶液1000mL。烏洛托品,羊10~20g,同時皮下注射2%安鈉咖10~15mL。
2.1.4 預防精選優質玉米,存貯在通風、干燥處;在飼料中添加有機酸等防腐劑;嚴禁使用發霉玉米飼喂動物;對輕微發霉的玉米,及時使用脫霉劑處理后再飼喂。
2.2 霉牧草中毒
2.2.1 病因霉菌種類繁多,常寄生于牧草、干草、青貯飼料、麥類及其他禾類植物。致病性真菌再溫度、濕度適宜的條件下,可迅速生長繁殖產生毒素,當羊采食后發生中毒,造成大批量的死亡。
2.2.2 臨床癥狀羊中毒后主要發生急性胃腸炎和神經機能紊亂。一般癥狀為流涎,流淚,口腔黏膜充血、潰瘍,一只眼睛或兩只眼視力減退,后期則失明,嘴唇麻痹、松弛下垂,或伸舌頭出唇外而不能回縮。精神沉郁或興奮,步態不穩,四肢肌肉震顫,軟弱無力。病初體溫升高,瀕死期體溫下降,大小便失禁,全身出汗而死。
2.2.3 治療本病沒有特效解毒藥,一旦發病應立即停止飼喂霉變牧草,同時用0.05%~0.1%高錳酸鉀溶液或2%碳酸氫鈉溶液洗胃,后投服緩瀉劑,然后給予粘膜保護劑,靜脈注射葡萄糖生理鹽水、烏洛托品,對于心臟衰竭病羊可皮下注射安鈉咖強心。
2.2.4 預防在生產養殖中,防止飼喂發霉牧草,必要時在飼草中添加脫霉劑。
2.3 氫氰酸中毒
2.3.1 病因羊采食了含有氫苷物的植物,如高粱、玉米的幼苗,尤其是二茬苗,亞麻葉、亞麻籽、木薯、桃、李等植物的葉子,尤其是核仁,或誤食氰化物而引起中毒。
2.3.2 臨床癥狀氫氰酸中毒發病迅速,最快者3~5min 即可死亡。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急喘流涎,可視粘膜潮紅。嚴重者站立不穩,痙攣抽搐,知覺喪失,瞳孔初期縮小,后期散大,眼球突出,最終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2.3.3 治療(1)特異解毒法:0.1%亞硝酸鹽溶液按每千克體重1mL,加入到10%~25%葡萄糖注射液中(羊100mL),靜脈緩慢推注。接著用同一針頭,在同一部位,用5%~10%硫代硫酸鈉溶液,按每千克體重1~2mL 加入到10%~25%葡萄糖溶液中,緩慢注入。(2)用0.1%~0.5%高錳酸鉀溶液或3%過氧化氫稀釋3~4 倍后洗胃。(3)內服1%硫酸銅溶液50mL,催吐,然后內服10%硫酸亞鐵溶液10mL,再重復洗胃。
2.3.4 預防不用高粱等植物幼苗飼喂羊只,如用含有氫苷類植物飼喂羊時,必須要經過脫毒處理,控制飼喂量。對氰化物類飼料,妥善存放,嚴防家畜誤食。
2.4 亞硝酸鹽中毒
2.4.1 病因各種當作飼料的蔬菜由于儲存或調制不當,如甜菜、小白菜、菠菜、蘿卜等均含有硝酸鹽或少量亞硝酸鹽,在溫度適宜的條件下,在硝化細菌急轉化酶的作用下,轉變為毒性較強的亞硝酸鹽,羊群吃后發生中毒。還有一種情況是羊只誤食硝酸鹽化肥,或誤飲含有大量硝酸鹽、亞硝酸鹽的水,均可導致羊群中毒。
2.4.2 臨床癥狀該中毒病的潛伏期較短,隨攝入量的多少而定。一般表現為狂躁不安,呼吸困難,走路搖擺不定或站立不穩;嘔吐,口吐白沫,流涎;心跳數量增加,體溫正常或略低;肌肉震顫或角弓反張;結膜蒼白或發紺。嚴重者的瞳孔散大,痙攣;血液黏稠呈黑褐色如醬油樣,且凝固不良,最后全身衰竭,昏迷窒息而死。
2.4.3 治療(1)用1%~2%美藍注射液靜脈緩慢注射,劑量按每千克體重1~3mg 計算。也可用25%~50%高滲葡萄糖溶液,加入維生素C,靜脈注射。(2)有呼吸困難的羊可使用尼可剎米、山梗堿。
2.4.4 預防在飼養生產中,青綠飼料應盡量新鮮飼喂,不可飼喂變質腐爛霜凍的飼料。飼喂熟食時,應煮熟拌勻,盡快晾,化肥應該妥善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