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露燕
【摘 要】著名教育者陶行知先生不僅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論,同時也提倡創新教育,就是“六大解放”思想,幫助學生解放出雙手、頭腦、眼睛、嘴巴、時間和空間,把對學生的教學、學習和動手相互結合,加強對學生的生活教育。同時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也應該把小學生放在主體地位,通過老師的科學合理引導來進行教學,這種教育思想和方式對于我國現代小學語文的教學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就以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的實際情況和經驗進行分析與研究,重點研究陶行知教育家所提出的“六大解放”思想對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作用和意義,以及具體實踐過程,以此來推動“六大解放”思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廣泛應用,把陶行知教育者的教育思想發揚光大。
【關鍵詞】“六大解放”;小學語文;研究與實踐
當下我國教育事業發展迅速,但是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還是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的,教育者必須引起重視和關注。充分的幫助學生解放雙手和大腦,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不斷的創新和思考,解放學生的創造力,對學生有足夠的了解和認識。同時,我國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我國公民必須具備良好的人物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一定的創新精神和良好的合作意識。同時也包括閱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等一些方面的基本能力。因此語文學科教育對于現代社會的發展和人才培養具有重大作用和意義。而小學語文是最基礎的學科,在小學義務教育中處于重要地位,同時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創新教學就是為了更好地培養社會所需求人才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對此,就應該加強“六大解放”思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解放小學生的大腦、雙手、眼睛、嘴巴、時間和空間,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為后續的人才培養打下良好基礎。
一、“六大解放”思想的重要意義
我國現代化建設發展迅速,社會競爭激烈,人才之間相互競爭,其中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更是社會人才的重要表現。因此,必須加強對創新教育的重視和關注,培養創新型人才,提高創新意識和精神依然成為了我國教育事業的首要任務。陶行知教育家所提出“六大解放思想”的創造教學思想就顯得尤為重要,為我國教育事業提出了重大貢獻。其中,素質教育所要求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以及新課程改革所提出的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并加強其動手能力的培養等教學思想,都和陶行知教育家所提出創新教育思想,培養創新型人才,開發學生的創造力,提高學生的創造精神相互影響和融合。陶行知教育家提出的創新教育思想,有效的幫助教育者更好地去認識到當前教育所存在的“應試教育,為考試而學”的弊端就是提前扼殺了小學生的個性和創造力。這種創新教育思想,不僅僅是對素質教育的良好體現,同時也推動了新課程的改革腳步,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長遠發展。通過自身的教育思想,人格魅力和高尚的無私奉獻精神為廣大教育家做出了良好的榜樣。因此,在提倡創新教育的背景下,陶行知教育家所提出的“六大解放”思想,就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推動了我國教育事業的全面發展,也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六大解放”思想的實踐
(一)幫助學生解放大腦,自主思考
陶行知教育家曾經告誡人們,教育事業就像人們平常喂雞一樣。教師不能強迫學生去學習,把教學知識重點強行灌輸給學生,這樣的教學,學生是不情愿去學習和理解的,同時這樣的教育質量和教學效率也得不到提升。因此,相對于教師只顧自己傳授知識,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溝通和研究就更加重要,因為學生通過自主思考去學習,會更加容易接受所學知識,記憶也更加深刻。因此,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小先生”思想,認為兒童可以一邊當“學生”,一邊當“先生”,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傳,即學即教。就是以學生為主體,解放自己的大腦,讓學生自主思考和學習,并且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小先生”思想就得到了具體應用。如,在講到小學四年級上冊中《精衛填海》這一篇課文時,本課文主要體現的教學精神就是要讓學生理解到精衛那種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堅持不懈的精神,通過老師簡單地講述和分析,引導學生主動去思考和理解,讓學生自主形成小組,互相討論,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加強自身的口語表達能力,在討論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去思考,去感受精衛心中的不甘和悲憤,并可以學習精衛那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在學習和生活上,不管遇到再大的困難都要堅持,不斷努力。在討論結束后,老師把學生的討論結果加以整理和歸納,指出不足之處,并糾正有的學生的錯誤思想,只有積極的幫助學生解放大腦,使其自主進行思考和想象,才能更大程度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教學效率。
(二)解放學生雙手,指導學生主動去動手實踐
實際的教育過程中,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學習不應該只存在于課本之中,憑空想象是不能讓學生更好地去了解和認識這個世界,因此,必須解放學生的雙手,加強對其動手能力的培養,才可以讓他們充分的感受和了解這個世界的美好和奇妙。讓學生自己動手去探索和操作,然后再結合自己的實際感受去理解和感悟語文課本中知識內容。如在講到《爬山虎的腳》這篇文章時,老師就可以引導學生自己課后實踐,尋找爬山虎,仔細觀察爬山虎的腳,然后思考是否和課本上所描寫的是一樣的,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去實踐,就可以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學習效率。
(三)解放學生的眼睛,讓學生主動去觀察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高速發展,不應該只是加強學生對于課本上知識的觀看和學習,更應該讓學生走出課本走出課堂,釋放自己的雙眼,主動去觀察、發現和認識課本外的世界,開拓自己的視野,認識更多的新事物,促進學生的自主思考和判斷,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和審美能力,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促進整體教育事業的良好發展。
(四)解放學生的嘴巴,讓學生積極表達
作為小學教師,要培養學生主動提問、勇敢表達的能力,鼓勵學生主動發言。小學學生相對年齡較小,對世界充滿好奇,看見或遇到新鮮的事物都會問“為什么”,因此當學生向老師發出提問時,老師應該耐心給學生講解,主動和學生進行交流溝通。同時在實際教學課堂中,老師也應該鼓勵學生主動提問,積極舉手回答問題,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再加以引導,讓學生自主尋找答案,從文中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可以做到敢問、敢說、積極主動表達,通過老師和學生的互相合作,相互溝通交流,就提升了整體的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
三、結束語
創新作為當下教育事業的重要目標,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主動研究陶行知教育者“六個解放”的具體思想內容,并且合理科學的應用在教學中,把陶行知教育家的教學觀念作為教學標準,通過具體的教學實踐,不斷創新和優化自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為我國新課程改革事業打下基礎,推動整體教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蒲永紅.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踐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J].名師在線,2019(26):29-30
[2]張晨.淺談陶行知創造教育思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02):91+120
[3]吳佳書.陶行知創造教育思想對小學語文教學的啟示[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