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江
【摘要】在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日常教學中,授課老師應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信息素養的培養放在與知識學習同等重要的位置。伴隨著人工智能在各領域的深入發展,信息技術的作用凸顯了出來,計算思維和動手能力等將是學生未來擇業重要影響因素。所以,信息技術的任課教師也要重視教學的方式,從學生自身情況出發,指定相對合理的教學方法,以此來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
【關鍵詞】核心素養;信息技術;教學策略
引言:新課程改革也在逐漸適應社會的發展,對于學生自身綜合能力的發展有著更嚴格的要求。這就要求教師在教會學生重要知識點的基礎上,還要對其相關核心素養進行培養,由此來塑造出更加適合社會的人才。教師要將相關核心素養與信息技術進行整合,最終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下面,我將圍繞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策略進行具體分析。
一、提高學生對信息技術的了解
對一門學科產生深刻的學習興趣,最重要的就是要對其有一個深度的了解。教師在進行實際教學前,就要向學生科普信息技術的起源和發展,并且從實際生活出發,讓學生了解信息技術對于我們生活以及工作和學習的重要性,在這個基礎上再進行學習,就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1]。并且,具備一個信息意識也是十分重要的,對于剛上高中的學生來說,高中階段的學習是非常緊張的,轉變自己的學習方法也是特別重要的。此時,教師更應該把重點放在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上來,不能讓學生產生厭學情緒。所以,在講解信息技術方面的內容時,教師就要發揮出自身優勢,運用計算機創作出更容易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幻燈片或者為學生展示一些其從未看過的計算機技能。這樣,教師不僅可以在課堂上精神得到高度集中,提高對學習的興趣,還會減輕其一些學習負擔,使信息技術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
二、鼓勵學生進行學科獨立探索
高中階段信息技術的學習更多的是對相關的數字化軟件進行學習,這就要求學生要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教師在對于知識點進行分析時,不僅要講解其中的重要知識點,還要引導學生分析其中帶來的信息,教會其創造性思考的方法,學會運用現代的科學技術對問題進行解決。比如使用查找圖片、文字,觀看視頻等方法,了解解決問題的方法,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2]。另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對信息技術相關知識進行獨立學習,通過對互聯網的運用對自己所需要的內容進行查找,在查找的過程中認識到信息技術對于我們學校的便捷性。同時,在課堂中教師也要鼓勵學生獨立學習,面對相關學習工具要學會自己探究其所包含的功能,從而養成獨立思考的思維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例如,在講解人教版高中信息技術新教材必修一中的《認識算法》時,這部分知識難度較大,對于理解能力不強的學生來說學習起來比較困難。所以,教師就更要鼓勵學生提前對知識點進行預習,運用互聯網查找自己所需要的內容,在預習的過程中探索算法當中的特點以及作用。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也要在講解的過程中,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比如算法包括哪幾種?算法具體有什么用處等等問題,讓學生思考后進行回答,以此來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三、鍛煉學生信息技術思維方式
想要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最重要的就是培養學生計算機的思維方式,運用計算機思維來解決信息技術中所遇到的問題,就會使其效率更快更高。這是學生核心素養中的思維能力,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圍繞教材中的相關知識提出相關問題,讓學生的思維得到調動[3]。并且,教師還可以通過開展相關的實踐活動,將學生帶入到教學情境當中,使其在實踐的過程中對知識有一個更深入的了解。另外,計算機思維中還有一個最主要的就是要具有全局性,在針對某一問題時,學生不僅要了解其具體問題,還要結合整體去分析,從而商討問題進行解決。
例如,在講解人教版高中信息技術新教材必修一中的《數據處理》時,這是一個培養學生計算機思維最有效果的一課。處理數據的方法可以分為很多種,教師要做的就是鼓勵學生自己探索解決數據問題的方法,通過結合自己所學知識想出具有創意性的方法來鍛煉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達到課標的要求,使得學生對后續學習更有興趣和信心。
結束語:信息技術教師在進行相關課程開展前,都要深度理解信息技術對于學生未來發展的重要性,帶著目的性進行教學,更容易提高學生的個人能力。另外,也要適當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多開展與信息技術相關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信息技術帶給我們生活的便捷,從而激發其對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為以后步入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趙小萍.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研究與實踐[D].揚州大學,2019.
[2]周江柔. 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評價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9.
[3]朱青仙. 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實踐[J]. 電腦知識與技術,2020,16(20):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