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洋,劉緯緯,王瑞華,朱志紅
(東北石油大學秦皇島校區,河北 秦皇島 066004)
高職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以供給側為改革突破口,通過調整與優化要素配置,在觀念、機制、資源等層面全面推動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改革與創新。高職教育作為整個教育體系的重要一環,承擔著為經濟發展各領域輸送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任務,與產業經濟各方面聯系非常緊密。因此,高職教育領域要進行供給側改革,以社會需求為邏輯起點,強化自身內涵式發展,實現高職教育資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配置,匹配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所需[1]。
產業結構的轉型發展迫切需要職業教育的保障支持,區域產業的創新優化與人力資源結構之間具有非常緊密的聯系[2]。以黑龍江省目前的人力資源情況來看,技能人才隊伍在數量、結構、質量等方面與產業需求存在不相適應的情況。黑龍江省重點產業中的技能人才短缺,特別是從事一線操作的熟練技術工人和高技能人才嚴重不足。應改革高職教育結構,保證供給人才職業定向性和市場針對性的及時、準確,輸出的人才能夠更好地適應產業結構調整。
《黑龍江省重點產業急需緊缺人才目錄(2017—2018年)》列出黑龍江省11個重點產業,62個重點發展領域。其中全部13個地市對現代服務業人才有重點需求,哈爾濱、牡丹江、大慶和綏化市緊缺新一代信息技術行業人才。哈爾濱市需求人才覆蓋全省重點發展的11個行業;齊齊哈爾市重點需求現代生物、綠色食品、裝備制造、現代服務業等行業人才;七臺河市重點需求煤化石化、現代服務業等行業人才;大興安嶺重點需求林產品加工、綠色食品、煤化石化、現代服務業等行業人才。
黑龍江省高職院校專業結構設置與產業結構契合度不高,專業動態調整跟從產業升級改造的靈敏度不夠。2018年黑龍江省高職院校農林牧漁大類的招生人數比例為3.9%,遠低于第一產業產值比例,與建設現代農業強省的目標不相協調。因此,應大力扶持黑龍江省高職教育中農林牧漁類專業的發展,牢固確立全國糧食第一大省的地位。黑龍江省高職院校第三產業招生專業占比達到72.3%,高出教育部第三產業專業設置比20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專業人才培養出現了結構性過剩。
黑龍江省“十三五”規劃指出要加快發展資源精深加工,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而高職院校新增專業遠跟不上重點和新興產業的需求。黑龍江省具有豐富的土地和礦產資源,然而,新型農機裝備、煤化石化、礦產經濟、林產品加工業等重點產業相關的專業較少。黑龍江省有豐富的冰雪資源,旅游服務專業卻連年縮減。2018年,黑龍江省高職院校新增國家控制的高職專業點6個,只限于公安類和教育類。2019年僅新增1個針灸推拿專業。新增專業逐年減少,尤其分布在第一、第二產業的農業技術、林業技術、礦產資源開發、水利工程類專業布點比例較低,難以滿足產業發展需求。
黑龍江省現有職業教育僅能滿足中、低級技術型人才的需求,辦學層次結構受限,難以實現高職教育辦學規模與產業升級發展的對接。黑龍江省高職教育要充分借鑒德國“雙元制”的有益經驗,延伸辦學層次[3]。試點探索“3+1”“4+1”高職—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前三年在高職院校進行理論與實習實訓一體的專業學習,第四或五年面向企業定向實踐。高職院校會同其他本科院校、行業企業共同參與制定人才培養計劃,有效銜接高校供給和行業企業需求。黑龍江作為我國農業大省,加快推進農村職業院校建設、扶農教師隊伍建設,培養現代農業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和新型職業農民有利于實現現代化農業的發展目標。加快中職、高職、農技應用型本科、農學碩士、農學博士等不同層次涉農技能型人才培養,構建層次齊全合理的技能型人才培養體系。
黑龍江省高職教育辦學形式比較單一,應著力實施多元化主體辦學,集聚參與高職教育的更多民間資本,豐富辦學形式結構,激發高職教育的供給活力。第一,鼓勵大型企業興辦企業高職院校或在高職院校成立定向培育學院,量身定制滿足企業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4]。第二,進一步擴大非全日制高職教育比重。鼓勵企業中沒有接受過正規學歷教育但實踐經驗豐富的高級技術工人、農民工、新型職業農民、退伍軍人等通過工學交替、半工半讀、遠程在線教育等方式接受學歷教育,提高理論基礎。第三,重視非學歷教育,高職院校發揮自身資源優勢面向社會開展多種職業技能培訓,為黑龍江經濟振興培養更多技能型人才,滿足產業轉型升級需求。
力爭與區域產業經濟適切,構建“親產業”的專業結構,實行專業預警清單制度,匹配專業結構。一方面,從政府頂層設計上把握產業發展走向,行業協會牽頭定期制定行業、企業用工需求報告,高職院校落實就業質量報告,雙報告打通高職教育供給與地方勞動力市場需求的信息通道。另一方面,依據麥可思中國高等教育供需追蹤系統等第三方評價機構,開展本校專業追蹤,實時進行畢業去向分析、職業分析、行業分析、自主創業等,把握就業質量,從而做好專業預警。
黑龍江省高等職業院校應主動對接產業結構調整,適時創新調整專業設置,支持優勢專業特色發展,全盤整合歸并部分不良、重復專業[5]。伊春職業學院位于林都伊春市,應圍繞林產品加工打造特色專業。利用黑龍江省獨特的冰雪資源,支持黑龍江旅游職業技術學院發展冰雪旅游相關專業。發揮農業大省優勢,多個農墾職業院校應強化農業技術和病蟲害治理專業,撤銷其中經濟管理、教育、土建等部分缺乏辦學特色的專業。針對全省重點發展新材料、生物醫藥、人工智能、清潔能源裝備等新興產業,開設新專業適應新興產業需要,有針對性地培養區域高端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