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剛
2020年12月4日凌晨,貴陽市公安局白云分局刑偵大隊接到指揮中心通知,稱白云區龔家寨轄區發生命案。民警趕往現場過程中,又接到嫌疑人班文祥的投案電話,遂趕到現場,將班文祥控制。
班文祥為什么會酒后殺人?他與被害人之間到底存在怎樣的“仇恨”?班文祥歸案后,法院經過審理,還原了慘劇發生的經過。
貴陽一男子酒后吹牛,炫耀自己人脈廣,說自己認識當地一個有名氣的人,于是就張羅著把此人喊來一起喝酒,讓大家見證一下自己的人脈。不料對方趕到現場后稱與該男子并不熟,該男子不僅丟了面子,還引來殺身之禍。
這名倒霉的男子叫劉某。2020年12月3日19時,貴陽人何一、何二兄弟在家中組局吃肉,應邀參加飯局的有李某、錢某奎和劉某等人。幾個人坐下后就開始一起吃肉喝酒,一邊相互敬酒,一邊談天說地。
酒過三巡,幾個人都喝得有些醉意了。剛開始不大吱聲的劉某話也多了起來,劉某先是跟李某吹牛,說自己認識很多有名的人。李某覺得劉某這么說其實是想顯擺自己認識的人多,就問是誰?
劉某說:“何某源(當地某知名人士)認識不?某某縣委書記認識不?”李某說都不認識,劉某笑著說:“你不行嘛,這些人你都不認識。”接著劉某又說自己認識班文祥,說此人在貓山混得比較好,他與班文祥關系很鐵。
恰好李某與班文祥也很熟,就說了句:“這人我也認識。”劉某有點不相信,便要求李某打電話把班文祥喊來。
其實劉某與班文祥僅僅是認識,兩人并不熟。他讓李某叫班文祥來,一方面是為了證明李某與班文祥關系不錯,另一方面是為了證明自己跟班文祥關系好,借機顯擺一下。劉某也許不知道,自己因酒后逞能邀請來的這個人特別喜歡酒后生事。
半個多小時后,班文祥帶著一名叫劉老五的男子來了。他進屋后放下手中的包,直接挨著劉某坐下,幾個人繼續喝酒。
喝了幾杯后,班文祥問李某為什么叫自己來?李某指著劉某說:“這位朋友說認識你,就讓我打電話叫你來一起喝兩杯。”
既然是共同的好朋友,自然得在一起開懷痛飲幾杯。然而就在大家等著兩人把酒言歡,共敘兄弟情誼時,班文祥卻對著劉某說:“我不認得你。”這句話讓劉某覺得很傷自尊,感覺特沒面子,心里很不爽。

醉酒犯罪須防范
幾分鐘后,酒勁上來的劉某沖著班文祥說:“你不認識我,那你認識何某源嗎?認識某某縣委書記嗎?”
班文祥知道劉某還是在跟自己較勁,反問道:“不認識又怎樣?”見兩人起了爭執,眾人紛紛好言相勸。但慣于酒后生事的班文祥哪肯罷休,只見他跳起來指著劉某的鼻子說:“今天在場的人都是我兄弟,你欺負他們是什么意思?”劉某見這架勢趕緊示弱,連忙對班文祥雙手抱拳,說了句:“不好意思。”接著還自罰一杯酒。氣氛暫時緩和,大家又繼續喝酒聊天。
但由于劉某與班文祥挨得近,兩人喝著喝著又發生言語沖突,這次班文祥被徹底激怒:“你覺得你很牛是吧?”班文祥一邊罵,一邊從隨身帶來的包里摸出一把刀,將刀刃向內反握著斜著刺向劉某,劉某本能地用手一擋,但最終還是被刺中了。
“我原本是想捅他的手,但他手抬起來一擋,身體往后面一倒,刀就捅到他的身上了。”
自知闖下大禍的班文祥頓時傻眼了,立即與劉老五一起先行離開。在逃離的路上,班文祥想著自己殺了人肯定是跑不掉的,于是就主動撥打110報警,并把自己所在位置告訴警察。歸案后的班文祥在被問及為什么要帶刀時坦言:“我以為李某喊我去就是要打架,所以就帶了把刀。”
班文祥前腳剛走,劉某就發生了狀況,只見他突然全身癱軟,向左側的地上倒了下去。錢某奎見狀,立即上前用右手扶劉某左臂,但劉某當時就像一灘爛泥一樣,怎么扶也扶不起來。錢某奎于是伸手扶劉某的腰部,想把他抱起來。可錢某奎一伸手就驚呆了,感覺自己手上黏乎乎的,一看全是血。
何二一看情況不妙,立即撥打了110和120。因為擔心救護車來不及,幾個人把劉某抱到車上,緊急送到附近的貴州醫科大學附屬白云醫院救治。經實施常規搶救后劉某的心電圖已是一條直線,不久便宣布劉某死亡。
2020年12月4日,班文祥因涉嫌犯故意傷害罪被刑事拘留,12月17日被逮捕。2021年3月18日,貴陽市人民檢察院指控被告人班文祥犯故意傷害罪、危險駕駛罪并向法院提起公訴,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于3月22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在審理過程中,被害人劉某的兒子劉某某、母親趙某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向班文祥索賠損失84.38萬余元。
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班文祥醉酒后與他人發生糾紛,持刀殺傷被害人劉某左胸后逃離現場,后被害人經送醫搶救無效死亡,其行為已構成故意傷害罪;案發當天晚上,被告人班文祥醉酒駕車前往事發地點,其行為已構成危險駕駛罪。
2021年6月8日,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外公布該案一審判決結果:被告人班文祥犯故意傷害罪、危險駕駛罪,數罪并罰,決定執行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罰金人民幣2000元;作案工具單刃尖刀一把予以沒收銷毀;被告人班文祥于判決生效之日起一個月內賠償劉某某、趙某各項經濟賠償共計人民幣10萬元;駁回劉某某、趙某的其余訴訟請求。
(文中人名除班文祥外,均為化名)
編輯:夏春暉 386753207@qq.com
本案雖然是個普通的故意傷害致死的刑事案件,但其中卻蘊含著幾個與喝酒有關的法律問題。
1.被告人醉酒傷人能否減輕刑責?我國刑法第18條規定,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雖然醉酒會降低當事人對自己行為的控制能力,導致出現一些在正常狀態下不太會做出的出格行為,但只要是醉酒后致傷他人的,法院將會嚴格依法處理,不會因為行為人醉酒而減輕或免除相關責任。
2.被害人酒后炫耀逞能并提議讓被告人加入酒局有無過錯?能否因此減輕被告人刑責?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受害人有過錯的,可以減輕被告人的刑事責任,但并非受害人所有的過錯都可以減輕被告人的刑責,只有受害人的過錯行為與被告人的犯罪行為在原因或者結果方面存在一定關聯性才會予以適用。比如,在相互斗毆中受害人先動手,則可以認定其過錯行為與結果具有關聯性,而對侵害人相應減輕處罰。本案中,受害人酒后邀請被告人加入酒局,以及向被告人炫耀自己認識某某領導,都只是引發慘案發生的因素,但不能就此認定受害人有過錯。
3.酒局召集人及其他參與人有無責任?在何種情況下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喝酒過程中發生刑事案件與民事糾紛不同,對召集人及共同參加酒局的人構成刑事犯罪要求比較高。只要召集人及其他參與人與被告人沒有共謀,沒有實施幫助犯罪的行為,就不能追究相關人員的刑事責任。本案中酒局召集人及其他參與人就屬于這種情況,無須承擔任何刑事責任。
4.如何防范此類醉酒犯罪?本案警示人們,組織酒局時盡可能由相互熟悉、關系好的人參加。而對于酒局參加人在飲酒后由于自控力下降,要特別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言行,防止因為言語不和引發沖突,釀成悲劇。在酒局中有人發生沖突時,要及時予以勸阻,防止矛盾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