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敬騫,李姜言,鄭建李,宋劍鋒
(1.衢州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衢州 324000;2.衢州市中醫醫院,浙江 衢州 324022;3.衢州南孔中藥有限公司,浙江 衢州 324022;4.衢州市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浙江 衢州 324002)
自2020年1月份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影響到我們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各個方面。1月27日,教育部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大中小學校推遲春季開學時間,具體開學時間等待各地教育行政部門的通知,并于1月29日發出倡議:利用網絡平臺開展教學,做到“停課不停學”[1-2]。而開展線上教學如何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學效果呢?如何讓疫情期間的在線教學更有效地發揮作用是急需解決的問題。有沒有一種教學模式可以高效地組織起線上的課堂教學活動,并能讓學生參與進來呢?本文立足于疫情背景下中藥鑒定技術線上教學過程中采用BOPPPS教學模式的應用進行分析。
BOPPPS教學模式在北美非常流行,加拿大的教師技能培訓(Instructional Skills Workshop,ISW)體系中對此廣泛推行并實施。BOPPPS模型將課堂教學過程進行模塊化分解,分為6個模塊:導入(Bridge-in)、目標(Objective)、預評價(Preassessment)、參與式學習(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評價(Postassessment)、總結(Summary),將首字母整合即簡稱為 BOPPPS。所以,該模式的前提是教師教學理念的轉變,要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關鍵是對課堂的教學過程進行合理的模塊化分解,尊重學生的學習規律,并能有效而無縫地連接起來,確保既定的教學目標能圓滿實現[3-4]。
在疫情期間,中醫藥的參與是本次抗疫的一大亮點,幾乎每天都有中醫藥抗疫的新聞報道、中醫藥專家的采訪、中醫藥預防和治療手段的講解等,給BOPPPS教學模式提供了很多素材,不僅使導言部分的資源豐富,又能引起學生的興趣。
中藥鑒定技術是中藥學專業的職業能力核心課程,旨在培養學生鑒定中藥品種的真偽和評價中藥質量優劣的能力,每一次課都是中藥鑒定技能的分解,著重幾味藥的鑒定技能學習。
在疫情期間,得到了南京藥育公司的支持和幫助,為學生開通了藥育智能云平臺的學習權限,通過中藥三維動畫鑒定的方式學習能較好地代替線下實物的鑒定學習,而且學生反饋較易理解,能較好地開展參與式學習。
導言部分重在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入線上課堂的關鍵步驟。疫情期間,中醫藥抗疫的熱門話題能自然導入授課主題,引起學生的關注。
學習目標是為了讓學生明確本次課的學習任務,學完本次課后能做什么,高職教育強調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態度目標的整合。本階段的線上教學中,對學習目標的描述主要遵循SMART 原則,即“Specific(特定的)”“Measurable(可測量的)”“Attainable(可完成的)”“Relevant(相關的)”“Time-bound(有時間限定的)”等元素。如在學習黃連的鑒定時,我們把學習目標描述為:在本次課程結束后(有時間限定的),要能準確陳述(特定的)黃連(相關的)的種類(可測量的),分析(特定的)三種黃連的鑒定特征以及它們的區別和聯系(可完成的)。
預評價是為了了解學生對本次課程內容在正式的線上教學之前,針對超星學習通上的任務點所進行的課前學習的掌握情況,比如學習黃連之前,需要了解學生對毛茛科的特點、黃連的成分及功效等基礎內容的掌握情況,以便決定本次課的講授策略。
在線上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超星學習通平臺發布簽到并進入騰訊課堂在線直播,結合藥育智能云平臺對中藥鑒定進行三維動畫的講解,并融入思政元素。學生進入騰訊課堂在線直播學習,結合在網絡版藥典所查詢的中藥標準對中藥材進行鑒定特征的學習,并在藥育智能云平臺對中藥材進行三維動畫的鑒定實操。教師還可根據授課內容,適當設計互動,提高學生的線上學習效率。
后測是為了了解學生本次課程的學習目標是否完成,每一個中藥講解和操作完畢后,通過在線測試的形式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并通過線上看圖識藥、對比辨藥等方式開展線上小測驗。
總結是引導學生對本次課程內容進行回顧和梳理,找出重點和難點內容加強理解、記憶的過程。師生可以共同總結重要的鑒定特征,歸納鑒定口訣,幫助學生總結和記憶[5-6]。

表1 BOPPPS教學模式在白術鑒定中的應用案例
綜上所述,通過教學設計和實施,疫情期間BOPPPS教學模式在中藥鑒定技術線上教學中的應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其中,使導入(B)能夠強力引發學生學習興趣;主體部分(OPPP)內容充實,運用多種線上教學方法增強互動,提高學生的參與性;結尾(S)脈絡清晰,總結提升。BOPPPS教學模式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而且也促進了教與學的雙向互動、教學相長,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理念。相信運用BOPPPS教學模式能夠適應當前形勢下線上教學的要求,值得在教學中進一步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