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軍軍,李紅斌,劉俊霞
(吉林農業科技學院生物與制藥工程學院,吉林 吉林 132101)
1970年,科學家研究發現,植物中木脂素類化合物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1],能夠抗癌、抗病毒,保護肝臟,抑制生物體內酶活力,抑制中樞神經系統[2],對人體健康有很好的功效。但是,木脂素類化合物在人體中利用率較低[3],近年,學者一直在嘗試解決這些難題,將其制成不同制劑劑型,使其最大化被人體吸收利用。
環糊精包合物是指在環糊精分子空穴內部,將木脂素藥物分子部分或全部包合在空穴中,兩者組成一個組裝體,它們內部具有復雜結構,不易解離。木脂素被環糊精包合后,增強了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和穩定性,可降低胃腸道刺激性,提高木脂素類化合物生物利用度[4]。
1.2.1 滲透泵控釋型制劑
滲透泵型控釋制劑在人體胃腸道中受胃酸、胃腸蠕動和進食影響很小,將控釋型制劑的包衣制成微囊或不溶性骨架片劑,可增加其黏度,降低其在人體中釋放速度。該制劑延長了其在人體內降解時間,能夠保持長時間的平衡、均勻,緩慢釋放藥物,可有效維持人體內血藥濃度平衡,減少副作用對人體的傷害,達到保護肝臟的作用[4]。
1.1.2 快速型固體分散型制劑
快速型固體分散制劑能夠在人體中實現快速崩解[5],縮短口服給藥達到峰值的時間,分散均勻,服用方便,能夠提高生物利用度,結合了片劑易溶解及混懸劑在胃腸道吸收迅速的優點,其主要應用于需要快速起效和提高生物利用度藥物[6]。在相同給藥劑量下,分散片的效果均強于市場上所售的其他劑型藥物[7]。
1.3.1 自微乳滴丸制劑
自微乳化釋藥系統是新型給藥技術,滴丸是傳統的藥物制劑,將兩種技術結合起來,所制得的自微乳滴丸制劑能更好地促進人體吸收,具有藥物穩定性高,副作用小,使用方便快捷,在體內迅速起效等優點[8]。利用自微乳化釋藥系統制備滴丸不但可以增加藥物滲透和吸收[9],還具有靶向給藥特點,穩定性高,貯存時間長,對胃腸道刺激微小,明顯改善了生物利用度。
1.3.2 腸溶滴丸制劑
普通滴丸中藥物大部分在胃及小腸被吸收進入血液,而腸溶滴丸在胃中藥物幾乎不釋放,只有在進入小腸后藥物才被釋放[10],故可減輕藥物對胃黏膜的刺激性,有利于改善某些在胃環境中易被破壞穩定性的藥物,提高療效[11]。
1.4.1 納米粒型制劑
納米粒型制劑是將高分子聚合物作為基質,把藥物分子分散或吸附在基質上,兩者共同組成骨架性微粒分散體系。納米粒制劑特點是可以通過調節藥物在人體中釋放速度,達到長效治療目的,具有明顯的緩釋效果[12]。
1.4.2 納米脂質體型制劑
納米脂質體型制劑特點是將藥物吸附或包裹在脂質體膜中,將其制成粒徑10~1 000 nm的固體微小膠粒[13]。目前雖然存在載藥量低、物理穩定性差等缺點,但具有良好的生理相容性、藥物釋放可控性及藥物靶向性等優點。
1.4.3 納米混懸劑型制劑
納米粒混懸型制劑是用其自身的“純藥物”粒子與藥物穩定劑混合在一起。沈剛[14]和劉肖[15]分別采用不同方法制備波棱瓜子木脂素納米混懸劑,其體系穩定,有利于人體吸收,提高了木脂素生物利用度。
胡正方[16]等選用玉米油和聚乙二醇-600作為分散劑,氫化植物油和羧甲基纖維素鈉作為穩定劑,吐溫-80作為助溶劑,篩選出內容物最佳處方。用收率和軋囊現象作為膠囊綜合評價指標,利用正交試驗法考察進料口溫度、膠囊出口溫度和轉籃干燥時間對制備工藝的影響。篩選出最佳制備工藝,制備的五味子木脂素軟膠囊藥物服用量少,無特殊氣味,便于人們服用和攜帶,提高了生物利用度。
木脂素對人體健康有著重要利用價值,但是臨床上使用的木脂素類劑型大都存在著溶解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等問題,其功效還未得到完全開發。新劑型運用于木脂素類藥物的研究越來越多,但尚停留在實驗階段。未來,學者應致力于開發更加高效低毒、載藥量高、穩定性好、具有靶向作用的木脂素新型制劑,特別是開發針對治療癌癥、抗腫瘤及艾滋病等方面劑型,將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