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雪
(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吉林 吉林 132101)
雨課堂是在互聯網信息技術及大數據背景下推出的一種新型的智慧教學工具,結合了慕課與翻轉課堂的特點,能夠覆蓋課堂教學全過程,屬于混合式教學。天然藥物化學作為生物技術的專業課程,主要內容涉及天然藥物的結合、理化性質及提取純化,含有較多的化學結構和知識理論。在利用雨課堂中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講解天然藥物化學課程時,教師可以將視頻、音頻等課件提前發給學生,使學生能夠在上課之前,對所講解的內容進行預習,從而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學資源,促進學生進行有效學習。
大多高校學生認為天然藥物化學有些難以理解,不僅包含各種藥物化學分子,還有難以記憶的結構,特別是各種波譜及色譜,加大了學生的學習難度,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降低。從當前的高校教學情況來看,針對天然藥物化學的課堂學習,部分學生應付考試,被動參與到學習之中,缺乏創新精神。而隨著雨課堂混合教學模式的出現以及國家大力推進新型教學方式的改革,如今的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習效率,使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教師可以結合教材中不同章節的難點與重點,通過雨課堂來制作視頻、語音及課件,并將其推送給學生,讓學生對重點、難點進行預習。教師在設置問題時,可以結合學生自身的學習規律及基礎問題來進行針對性教學,并通過軟件查看學生對課堂中所學知識的信息反饋,進一步了解學生當前的學習進度及效率,以便在下一次教學中,結合學生反饋來對難點、重點知識進行講解[1]。
在天然藥物化學課程中講解黃酮類化合物的知識時,教師可以通過實際的案例進行講解,如:蘆丁,逐步引導學生認識它的結構、性質,并總結出提取純化的方法,最后進行試驗實踐,幫助學生從有效的認知結構中學到相關知識。教師可以結合線上線下的學習方法對學生進行指導,在學生學習天然藥物化學課程知識遇到問題時,教師要能夠及時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同時,學生之間也可以通過線上教學平臺分享發表自己的學習經驗和體會,來幫助其他學生提升自己。
教師講述天然藥物化學內容時,通過雨課堂進行混合教學,在其教學應用中,分析雨課堂在天然藥物化學教學中的可行性[2]。
課前:學生在進入雨課堂時,教師可以將需要講述的重點難點進行總結,并制作成教學預習課件發送給學生。學生在預習時,可以將自己不懂不會的知識點標記出來,并發送給教師,由教師統一統計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課內:教師可以通過雨課堂看到學生發送的問題,進而有效總結出其中的重點、難點,然后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分析討論,如:傳統的提出方法的利弊,現代分離技術的方法及原理,等等。教師在旁聽過程中,要記錄學生討論中出現的問題及錯誤,最后有針對性地進行解答。
課后:等到學生完成教師在雨課堂中推送的預習內容后,由教師結合學生的線上線下學習情況對教學結果進行匯總,并發送給學生,從而加深學生對天然藥物化學課程內容的理解。
基于雨課堂的混合教學模式,可以幫助教師完成天然藥物化學教學,優化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對天然藥物化學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雨課堂是將線上教學和傳統的教學方式相融合的混合教學模式,是通過傳統的教學模式,能夠對傳統課堂教學進行優化創新,打造高效的教學模式,通過互聯網信息技術解決傳統教學中知識資源單一的問題[3]。
基于雨課堂的混合教學模式,擁有互聯網線上豐富的信息化教學資源,能夠使學生進行高效率學習,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結合線下線上混合教學模式,教師可以通過雨課堂對線上的教學信息資源進行收集總結,并制作出較為完善的重點知識課件,分享給學生學習[4],從而打破傳統教學方式的限制,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通過雨課堂,教師可以對學生反饋的問題進行針對性解答指導。
為了保障學生能夠有效利用基于雨課堂的混合教學模式進行長時間的線上學習,應該構建一個較為完善的線上教學考核機制,從學生的參與度、學習進度等方面進行學習評價,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教師課堂教學質量,加強師生對天然藥物化學的認識和學習[5]。
將基于雨課堂的混合教學模式應用于天然藥物化學中,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使教師針對課堂教學進行改革創新和完善,為我國高校課堂教學改革創新提供了借鑒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