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華
(黑河市卡倫山林場,黑龍江 黑河 164300)
為有效提升森林覆蓋面積,保證森林生態效益和社會價值的有效發揮,應大力推動林業工程的發展,加強人工造林手段的運用。掌握林業綠化樹移植栽培技術,有助于保證人工造林移栽樹木的成活率,提高造林成功率,這也是做好林業綠化建設工作的必要條件。
林業綠化樹移植栽培前,要做好移植苗木的選擇工作。苗木選擇時應遵循適地適樹的基本原則,考慮移植栽培的目的、移栽區域的土壤、光照、水分等基本條件及管理需要,合理確定適宜的樹種。確定樹種后,還應對苗木的生長狀態進行考察和分析,選擇長勢良好、壯碩,形態符合要求,無病蟲害及機械損傷的苗木進行移植,以保證移植后的成活率。
林業綠化樹移植栽培的成活率與移植時間有一定的關系。很多樹種在生長特性上表現出明顯的季節性差異,夏季生長旺盛,冬季生長緩慢或直接進入休眠期。在移植時間的選擇上,一般以樹木休眠階段或生長緩慢時期為宜。最佳移植時間一般在早春季節,樹木生命力還較弱,移植后氣溫回升,樹木能夠在春季復蘇,快速生長,以較好地提高樹木成活率。
樹木移植后的成活率受到土壤條件的較大影響。在林業綠化樹移植栽培前的準備階段,還需要根據樹種特性及對土壤的需求,對移植區域土壤條件進行改造處理。技術人員應做好土壤測定工作,明確土壤特性,原則上應盡可能保證移植前后土壤條件基本一致,可根據需要對移植區域土壤進行翻耕、施肥、灑水、壓實、消毒滅菌等處理,使其適應樹木移植的需要。
為避免人為不規范、不專業操作影響樹木移植后的成活率,在進行林業綠化樹移植栽培前,還需要對作業人員及栽培管理進行專業化培訓。培訓中結合實際,強調樹木移植栽培各環節的操作要點和注意事項,并要針對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進行預判,制定處置預案,保證移栽過程中對突發情況的有效應對。
對樹木的合理修剪,有助于提高樹木移栽成活率。起苗移栽前,要根據樹形、樹種等特點,確定修剪方案,對樹木枝干進行適度修剪處理。修剪時要確保適度性,科學修剪可以提高對根系的保護效果,并在移栽后,保證主要枝干的營養吸收水平,維持均衡的生長狀態。如修剪過度,則可能導致樹木枝葉中儲存的養分過量流失,反而容易造成樹木死亡。
起苗是林業綠化樹移植栽培的重要工作。起苗時需要充分考慮樹木根系的大小及范圍,通過科學測定,確定起苗挖掘范圍。為避免對主根造成傷害,一般挖掘范圍應至少為樹干直徑的10倍。起苗操作應確保規范,并嚴格做好對樹根的保護。起苗過程中,最關鍵的環節就是斷根處理。很多樹木根系發達,在斷根時,必須要考慮不同樹種根系的特征,確定斷根方案,避免盲目隨意斷根,導致根系受到嚴重損傷,影響樹木成活率。斷根操作最好由經驗豐富的專業技術人員實施或指導,斷根后要及時對傷口斷面進行處理。
在移栽區域,應當提前做好樹穴挖掘工作。樹穴挖掘規格要以移栽樹木的根系大小、帶土球直徑參數為依據。一般樹穴直徑應大于根系土球直徑40~50 cm。樹穴挖掘后要對穴內的垃圾、石塊、雜草等進行清理,并做好消毒工作。正式移栽前對土壤進行濕潤處理,根據需要采取施肥或換土等措施,以滿足樹木移栽后的生長需要。
林業綠化樹苗木運輸至移栽現場后,根據樹木實際情況選擇吊裝或其他方式,將苗木土球平穩放入穴中,這一過程中要注意對樹木根系的保護,避免粗暴作業造成樹木根系損傷。植入時要把握好樹木朝向,并保證樹體直立。確保樹木按照設計要求植入后,及時進行還土,確保還土量充足,達到標準高度后,人工踏實,保證樹木根系與土壤緊密接觸,確保樹根快速生長。
林業綠化樹移植栽培后的養護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在養護管理工作中,要注意水肥管理。移栽還土后,應及早進行澆水,這樣有助于保證樹木成活。日常也需要做好水分管理,根據氣候條件,確定澆水時間和給水量,如遇到多雨天氣,還需要及時做好排澇處理,避免土壤含水量過高,造成樹木生長抑制或死亡。此外,還要根據土壤肥力狀況以及樹木營養需求,在必要時進行施肥,促進樹木健康生長。
林業綠化樹木移植栽培后,其根系能否快速在新的土壤環境中生長,也影響著移植栽培的成活率,這就要求在養護管理中必須要采取有效措施,促進樹木生根,以保證樹木整體的營養及水分吸收和供應。一般可使用促進樹木生長萌發的生根劑、生長調節劑等藥物,加速樹木根系發展。要注意對樹木的定期修理,對新生嫩芽進行篩選,保留長勢好、位置佳的嫩芽,以減少生長發育不良的嫩芽、嫩枝爭搶營養,影響樹木整體生長。
新栽植樹木由于根系與土壤連接不夠緊密,扎根不實,很容易受風力或其他外力影響,導致樹體傾斜甚至傾倒,這樣不僅會影響樹木長勢和成活率,還可能給周邊人員的安全帶來威脅。在養護管理過程中,工作人員應當落實好對新移栽樹木的支撐措施,降低外力作用下樹木傾斜、傾倒的發生率。做好巡查工作,及早發現樹體傾斜問題,及時予以扶正,并覆土壓實加固,避免損失和風險發生。
林業綠化樹移植栽培過程中,還必須考慮病蟲害因素的影響。養護管理中,要做好對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應當根據樹種特點,明確主要易發的病蟲害類型,針對性地制定防治方案。做好病蟲害監控,動態把握病蟲害發生、發展情況,及時采取防治措施,控制病蟲害的影響。在病蟲害防治方法的選擇上,應當以物理或生物防治措施為主,降低化學藥物的使用量。必須使用藥物時,宜選擇毒害性較低、針對性較強的藥物,以減輕其環境危害性。
北方地區冬季氣候寒冷干燥,林業綠化樹木移植栽培后,還需要注意做好冬季防寒保暖工作。根據樹種特性,選擇適合的冬季防寒保暖措施。一般可采取澆足防凍水、樹干覆膜、纏繞草繩等方式,達到保護樹干和根系的目的。為避免樹皮受凍干裂,需要對樹干進行涂白處理,保證樹木冬季的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