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壯族董永行孝唱本的德育思想價值及其現代性重塑研究

2021-01-15 04:11:51藍長龍
湖北工程學院學報 2021年5期
關鍵詞:德育思想

藍長龍

(廣西民族大學 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6)

一、研究緣起

董永是中國古代文學中一個典型的孝子形象,因其賣身葬父的孝行感天動地,故而在我國農村地區廣泛流傳。就目前的研究狀況來看,漢族學者對董永故事的研究尚有一些成果,然有關壯族董永故事唱本的研究成果則寥若晨星,僅見的成果有:張聲震主編的《布洛陀經詩譯注》,該故事以《唱童靈》為題編入倫理道德部分,但整理者認為《唱童靈》與漢族的董永行孝事跡沒有關聯。[1]澳大利亞學者David Holm有兩篇論文與壯族董永故事有關,一是在翻譯東蘭《唱童靈》的基礎上對其文化背景、故事梗概、語言特點、儀式場合等作了討論;[2]二是分析廣西壯族和貴州布依族地區喪葬儀式上董永歌本的吟誦情況,并探討孝子形象背后的孝道思想、文明的進化以及人們對這個文學人物的態度。[3]蒙元耀在整理壯族《二十四孝歡》及《為人子者》中董永行孝歌文的基礎上研究儒家孝德對壯族的影響。[4]覃延佳分析了廣西上林縣壯族師公抄本《董永唱》,認為儀式與生活的互構實現了一種孝道文化的地方化再造。[5]通過耙梳上述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可見,學者們大多以壯族麼公或師公的經書抄本為研究對象,并著重分析抄本中的語言文字特點和孝道思想,而對壯族民間歌師收藏的方塊壯字董永故事抄本仍未有人論及,也較少分析行孝主題之外的其他德育思想。

當前,我國社會正處于全面轉型期,市場經濟的開放性和意識形態領域的多元化沖擊著人們的傳統道德觀念,社會結構急劇變動,社會問題日益凸顯,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斷地增長。努力實現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之與現實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務以文化人的時代任務。[6]基于上述緣由,筆者將以廣西忻城縣當地壯族歌師傅子現先生收藏的古壯字文獻《董永和仙女歌》抄本為研究對象,分析唱本的德育思想內容及其價值,并探究在新舊道德觀交替背景下對其德育思想進行現代性重塑的路徑,以期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二、《董永和仙女歌》德育思想的主要內容

董永傳說最早載于西漢劉向的《孝子傳》,三國時曹植的《靈芝篇》和東晉干寶的《搜神記》均提到這一故事。董永的孝跡在壯族、彝族等少數民族地區也是一則廣泛流傳的動人故事。通過研究壯族《董永和仙女歌》的內容,其蘊含的儒家德育思想如下:

1.以孝事親。在儒家思想中,孝始終被推崇為始德。在《董永和仙女歌》中,唱本以母羊產仔的情形引申出孝順父母的緣由。如唱本中唱道:“站起又跪下,差點肺就翻。見如此痛苦,差點命歸亡。”撕心裂肺的產仔場面容易引起人們情感上的共鳴,故而使其深刻地感受到父母養育子女的不易。事死如事生。父母病故之后,家中子女要給去世的長輩送終,其表現如唱本中唱的“行孝吃齋飯”,“抱亡父入棺”,“筑個白灰墳”等。先人入土為安之后,唱本還唱 “三月去掃墓”,意在提醒子女記得每年農歷三月初三去上墳,祭掃逝去的父母是行孝的另一種外化和延伸。祖先崇拜可以說是儒家孝道思想得以傳承和發展的心理根源。唱本中所講到的養老送終過程看似繁雜,但子女須努力做好才算以孝事親,報答父母的生養之恩。繁衍子嗣是為了傳宗接代,這也是孝親的一種表現形式,所以在唱本中也提到,如仙女即將下凡與董永結為夫妻時唱 “見陽間造苗”,句中用“造苗”來比喻繁衍后代。仙女與董永結婚當日,董永感嘆道:“仙女呀仙女,替我扶墳山”,壯族認為“扶墳山”即掃墓,有人來祭掃祖墳寓意婚后生兒育女,延續了家族血脈。

2.慈愛子女。《顏氏家訓·教子篇》載:“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7]子女的孝行來自于父母威嚴和慈愛的涵養,所以慈愛子女也是重要的傳統家庭倫理道德規范。《董永和仙女歌》有部分內容與慈愛子女有關。若子女生病,父母需要請醫生來為其看病,如唱本中唱道:“父見兒生病,又去請郎中。”子女年紀尚小,沒有穩定的經濟來源,父母還需要照顧好子女的衣食住行,所以把家庭財產傳給子女也是愛護子女的一種體現,如唱本中唱道:“并囑咐董永,留房給你住。”父母所給的財產對子女的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可以緩解子女的生活壓力。

3.琴瑟和鳴。夫妻如何相處,《董永和仙女歌》中唱道:“咋倆結夫妻,相親又相憐。咋倆結隊行,像一對旱鴨。牽手結隊行,就像對鴛鴦。”這幾句唱詞不僅說明了董永與仙女婚后相親相愛,宛如地上旱鴨及水中鴛鴦,也提醒世人要用心經營夫妻感情,家庭的和睦源自夫妻雙方互敬互愛和彼此信任,和諧的家庭環境有助于更好地孝敬長輩。如果說只有以愛情為基礎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那么也只有繼續保持愛情的婚姻才合乎道德。[8]董永在富家做工還債時,被富家刁難了三次,當陷入困境時,仙女都不停地鼓勵和安慰董永,并幫助他解決困難,如唱本中唱道:“我望你莫愁,一點不用怕。”仙女的言行充滿了正能量,詮釋了夫妻雙方面對困難時要同甘共苦、患難與共、不離不棄,對世人的婚戀觀具有重要的教化意義。夫妻勤儉持家方面,唱本中唱道:“董永干農活,仙女做家務。未曾過多久,就做白灰房。仙女織布賣,發財也容易。養許多豬和雞,欄內又養馬。”這些內容不僅描繪出董永與仙女勤儉持家的生活畫面,也提醒眾人要各自履行好職責。夫妻雙方只有和諧相處,各盡其職,辛勤勞作,才可以像琴瑟彈奏出生活的美好樂章。

4.棄惡揚善。善惡觀念是對社會中的人或事進行道德評價的基本概念。在《董永和仙女歌》中,孝順父母是最根本的善行,以孝揚善對維系家庭和睦及社會安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需提倡,如唱本唱道:“父死他行孝,眾人也稱贊。幫助他賠債,傳揚孝道觀。”行孝是最大的善事,因其符合社會道德標準與行為規范而得到眾人肯定,值得傳揚。董永為了行孝而不得不舉債辦理喪事的時候,惡就開始顯現在唱本中。惡行主要表現在富家不停地壓榨董永的勞動成果以及想要霸占仙女為妻,如唱本中唱道:“我妻竟還丑,奴妻卻很俊。我想殺死他,得仙女當妻。”富家為了霸占仙女,竟心生惡念要殺死董永,此舉為人所不齒,因此該唱本以董永的口吻批評道:“莫做貪心人”。這句唱詞不僅是說給富家聽的,也是在勸誡眾人莫生貪念,要放棄心中的惡念,否則會遭到世人的譴責,只有不斷地弘孝揚善,才能更好地正己,進而正人。

5.誠實守信。誠實是需要的,因為沒有它,人們之間的關系會以無數種方式變得很壞。[9]誠實守信既是立身處世的準則之一,又是家庭和睦、美滿幸福的基礎。對于社會而言,誠實守信有助于協調好個體與個體之間以及共同體之間的關系,是社會和諧有序運轉的重要保證。董永為了報答父親的養育之恩,發下誓言:“父母生子女,要行孝報恩。”為了履行諾言,董永在借錢辦喪事無果的情況下不得不賣身葬父,并與地主簽訂賣身契,唱本對這個情節的描寫是:“全講得清楚,開紙寫憑據。身價足八兩,過后莫爭辯。”不管賣身契是否公正公平,但董永料理完喪事之后,還是按照雙方的約定去富家做工還債。通過分析壯族董永唱本的相關情節,可以發現董永是一個誠實守信、言出必行的人。孝順父母與誠實守信有內在聯系,二者相輔相成,誠實守信行為的融入使得唱本中的孝道思想更加充實,對世人的教化意義也更加深入。

三、《董永和仙女歌》德育思想的四重價值維度

《董永和仙女歌》的儒家德育思想雖然奠基成型于封建時代,但其孝順父母、慈愛子女和夫妻互敬互愛的人文情懷以及誠實守信的責任擔當卻超越時空而流傳于壯族地區,并滲入到壯人的鄉土人倫道德觀念中,與壯族《傳揚歌》《布洛陀經詩》《布伯》和《莫一大王》等倫理道德經典一道不斷形塑著壯人的道德規范。《董永和仙女歌》德育思想的四重價值維度如下:

1.提升個人品德修養。個人品德內化了的道德品質,其主要內容包括善良、正直、誠實、守信和自強等。對于其他少數民族而言,漢文化屬于先進文化,所以壯族先民根據實際情況和需要對漢文化中處于正統地位的儒家思想進行不同程度的接受、吸收、改造和發揮,使之與壯族固有文化相結合,用來豐富自己的道德思想理論體系。其中,《董永和仙女歌》就是吸收和發揮儒家孝道思想的成果之一。行孝是子女對父母的養育、追思和感恩等情感的集中表現,也是個人品德修養形成的基礎。

唱本中的食老習俗說明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是被動或者無意識地遵守集體習慣法則,所以個體的品德修養能力無法從“他律”狀態進步到“自律”狀態,家庭美德和社會公德也不能實現“質變”的提升,人們還沒有從實踐中主動認識倫理關系規則并將外在的約束力內化為自身的行為原則。牲畜的出生是雄雌關系的產物,人類亦是如此,作為最高級動物的人,都需要擔負維系和發展倫理關系的責任。唱本中所展現出的孝道觀可以說是建立在血緣關系上,因此,無論是回報在世的還是祭奠逝去的父母,都是個體行孝道和培養德性意識的體現。

推己及人,由近及遠,通過壯族歌師詠唱改編之后的董永唱本,有助于把其中蘊含的孝道思想內化為聽眾個體的道德認識。當人們對孝道思想理解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激發出孝順父母的道德情感,進而以道德情感為主導堅定感恩父母的信念,再將道德信念外化為相應的道德行為,最終提升自身的品德修養,齊心協力重塑壯民族的孝道精神,為樹立家庭美德、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奠定基石。

2.培育家庭美德。家庭是社會的細胞,也是血緣親族關系的核心,良好的家庭美德對社會和諧穩定有重要作用。美德是重要的,因為有美德的人在生活中過得更好。[9]同理,擁有美德的家庭才能夠正常運轉,所有的家庭成員才可以在和諧的氛圍中幸福生活,因此,每一個人在家庭生活中都要遵循基本的行為準則。通過分析《董永和仙女歌》,可以看出該唱本表現出的家庭美德核心內容有孝順父母、慈愛子女、夫妻和睦和勤儉持家等。作為家庭倫理的道德規范,以尊敬長輩、孝順父母為核心的孝道思想有利于規范、調節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培養家庭成員之間的責任感和義務感,維護家庭穩定,這些積極作用應該是壯族賢士改編董永故事唱本的初衷。在贍養老人的同時也要注重對子女的愛護和教育,提升子女的個人品德修養,促使其對社會道德準則和行為規范的認同。

漢族董永故事由早期的行孝主題發展到行孝和愛情雙主題說明了人們對于夫妻之間的道德關系是十分注重的。夫妻關系是基于生物性和社會性相結合而成的兩性關系,在家庭倫理關系中處于核心地位,對家庭美德的形成與發展起著重要作用。《董永和仙女歌》產生于封建社會,所以唱本的傳統婚姻倫理就存在一些封建性和落后性。他們的夫妻關系是一種人身依附關系,具有封建性的特征,但兩者之間恩愛有親、同甘共苦和勤儉持家等傳統夫妻道德規范對世人仍具有重大的德育意義,是構成家庭美德的重要部分,值得挖掘、闡發和傳承。

3.加強職業道德建設。誠實守信是職業道德的最基本要求,其目的主要是促使人們在生產活動和日常生活交往中要做到誠實不自欺且守信不欺人。《董永和仙女歌》中所體現出的誠實守信思想源自于封建時代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并被統治者以封建綱常的形式置于傳統道德體系之中,所以它的形成與發展具有一定的歷史局限性。通過分析董永與富家簽下契約并履行職責的過程,可以看出兩者之間的誠信具有自律性和義務性,但缺少平等性以及對道德風險的預設。董永到富家做工是信守諾言的體現,也是對行規的恪守,反映了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共同追求誠信之美的價值觀念,值得世人學習借鑒。再反過來看,利息瘋漲和富家隨意更改契約內容則表現出雇傭雙方之間的誠信缺乏,世人會抨擊富家不遵守誠信規則。

只有在格物致知的基礎上做到意誠和心正,才利于強化個人的品德修養,進而提升自身的職業操守。通過傾聽《董永和仙女歌》的內容,有助于人們深入分析唱本中誠實守信思想的內在合理性,探討其積極作用和消極影響,取其精華,在誠信思想的指引下促進個人內心的有益轉變,從而在工作中坦誠相待,在合作中彼此信任,共同傳承中華民族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凝結而成的誠信思想,推動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建設。

4.完善社會公德。受嶺南地區自然環境的影響,壯族先民以生產稻作為生,基本上是以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來滿足生活需求,人際之間的交往大多局限于家庭之中或村寨之內,公共生活領域比較狹小,人們對社會公德的認知或多或少地受到寨老制度、羈縻制度和土司制度中的私德影響。社會公德的完善有助于引導和制約個人的行為,從而保證社會公共生活的正常運轉及家庭成員和睦相處。基于此,在人際關系道德、社會關系道德和自然環境道德中,《董永和仙女歌》的德育思想具有根源性作用,對傳承、發展、創新和完善社會公德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董永和仙女歌》的德育思想是基于親緣關系和地緣關系而展開的,所以需要進一步在個人品德和家庭美德的基礎上發展出面向社會大眾的普遍道德。孝順父母、慈愛子女及夫妻和睦均與儒家思想中的仁愛有關。孝順家中長輩源自于報答長輩的養育之恩。慈愛子女是為了把子女撫養成人,讓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進而做一個文明禮貌、樂于助人和遵紀守法的人。夫妻恩愛是雙方和睦相處的心理基礎。只有以愛親人的心去愛眾人,才可以升華仁愛的內涵,當這種仁愛由私人領域滲透到公共領域的時候,就可以在時間和空間上促進社會公德的良性發展。

唱本中的誠信思想是通過董永與富家之間的契約關系體現出來的。董永與富家非親非故,屬于陌生關系,二者之間談不上信任,所以需要簽下契約,而履行好契約規定則是守信的結果。如果每一個個體在公共生活領域中以誠信思想為指導,努力協調好個體利益和他人及共同體利益的關系,正確處理與陌生人相處的行為準則,那么個體之間的信任就能得到良好的延續,“扶與不扶”的問題也不會長期成為社會討論的話題,助人為樂將永久成為社會的正能量,最終每個人都自然而然地成為個體互信的受益者。當誠實守信的意識深入人心的時候,社會公德的水平也會隨之越來越高。

從仙女助君還債的情節中可以看出善惡觀源于人的利己本性,并存在于人們相互的行為中。在對善與惡的邊界模糊不清的情況下,利己本性既可以讓人出現行惡的可能,也存在為善的機會。從性惡論的角度看,人性有惡,但可以通過德育教育使惡轉化為善,因此,如能得到適當的教育,人們就可以了解到善與惡的邊界,進而通過道德化的生活來節制利己性,人性才有發展成善的可能性。對于壯人而言,傾聽傳統儀式活動或娛樂活動中的董永唱本是一種適當的德育教育。唱本中通過董永的善行和富家的惡行來幫助人們初步厘清善與惡的邊界,然后進行自我審視、調整、控制和完善個人的善惡觀念,并在此基礎上養成善良的品性和懂得尊重他人權利的習慣。可以說,唱本中的棄惡揚善思想也有助于宣傳和培養社會公德意識,加強人們對法律法規的遵守,從而促進社會的善治。

四、社會轉型期《董永和仙女歌》德育思想的現代性重塑路徑

我國社會結構進行整體性調整的過程中會帶來一定的社會問題。作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經過現代性重塑的《董永和仙女歌》德育思想可為緩解或解決轉型時期的社會問題提供寶貴的精神資源,在完善“四德”建設的同時實現唱本德育思想的創造性轉化。對唱本的德育思想進行現代性重塑需遵循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實事求是地秉承“不忘本來,繼承創新”的原則逐步進行現代轉化,使之適應壯族社會的發展。在不更改唱本內容的情況下,其儒家德育思想現代性重塑的路徑如下:

1.堅持馬克思主義在唱本儒家德育思想現代性重塑中的指導地位。《董永和仙女歌》之所以能夠廣泛流傳于壯鄉,是因為壯人是繼承唱本的主體和創新思想觀念的社會力量。對唱本的儒家德育思想進行現代性重塑需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即站在壯族人民的立場上來正確觀察和分析其歷史局限性,并充分依靠壯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來傳承精華拋棄糟粕,從而滿足壯族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強壯族的文化自信和激發他們創造性轉化民間文化的積極性。受到封建時代人們的認知能力和實踐活動水平的影響,唱本中的儒家德育思想對事物的某些認識可以進行合理解讀,但對該事物的其他發展規律缺乏深層次的科學認識,如唱本中的守孝觀念和傳統婚姻觀念,其表現主要為感性認識多于理性認識,主觀思維規律與客觀世界規律沒有形成緊密的辯證統一關系。因此,需要充分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來引導人們理性認識壯族董永唱本的儒家德育思想,讓壯族群眾以社會實踐為標準對唱本的儒家德育思想進行理性認識和科學總結。人們有了這種認識或真理性的認識,才有可能改變其某種自發的立場為自覺的立場,改變錯誤的立場為正確的立場。[10]人們理性認識唱本德育思想是為了把握其本質及其規律性,進而通過發揮主觀能動性去改造和創新德育思想,使之成為能夠滿足自身精神需要的有益載體。此外,要綜合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方法指導人們科學分析唱本的德育思想。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認識和評價壯族董永故事唱本德育思想的過程中需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方法,不應過分夸大其德育思想的社會價值和歷史局限性,而是從實際出發,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地對其進行綜合價值判斷,做到有鑒別的揚棄。而矛盾分析法是唯物辯證法的核心內容,其根本規律為對立統一,主要就是教導人們善于去觀察和分析各種事物的矛盾運動,并根據這種分析,指出解決矛盾的方法。[11]唱本中儒家德育思想的精華部分與糟粕部分已交叉互滲成矛盾統一體,對此,需運用矛盾分析法分離出德育思想的合理性和糟粕,以便明確對其進行繼承、轉化和重塑的方向。

2.轉化唱本儒家德育思想以適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時代特征,厘清壯族董永唱本的儒家德育思想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契合點是實現其現代轉換的關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源泉之一來自于儒家思想,所以兩者之間價值目標、價值導向和價值準則上有一些契合點和相通處。如唱本中體現出的父慈子孝、夫妻互敬互愛是家庭成員之間和睦相處的前提,而穩定團結的家庭則有助于營造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和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氛圍,唱本中的這種和合思想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所提倡的“和諧”是相通的。在轉化唱本德育思想的過程中,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根據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內涵,將唱本的德育思想與民主法治觀念有機結合,消除傳統契約活動中的不平等性;二是在引導群眾繼承和弘揚唱本的孝道觀念的同時,要結合當今社會具體的實踐環境,努力把其中的愚孝行為轉化成新時代所倡導的厚養薄葬;三是引導群眾把唱本中隱含的忠君思想轉化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以及熱愛偉大的社會主義中國;四是引導群眾理性看待唱本中的傳統婚姻觀念,使父母包辦婚姻的思想轉化為支持子女自主擇偶、自由戀愛,實現馬克思主義追求的人的意志自由和發展自由的社會價值目標。

3.統籌推進壯族董永唱本與其他民間古籍文獻德育思想的研究。壯族民間古籍文獻大多用古壯字來撰寫,如果沒有系統學習過古壯字,讀起來就會很吃力,也無法深入理解文獻中蘊含的壯族和儒家的德育思想。因此,需要采用方塊壯字原文、國際音標、拼音壯文、漢語直譯和逐句翻譯的五對照形式對這些古籍文獻進行整理,而在研究古籍德育思想的過程中還要堅持學術化與大眾化相結合,以便成果在進行現代表達方式的轉變中深入人心,擴大古籍傳播的受眾范圍,讓生活在新時代的人民群眾能夠及時汲取古籍文獻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實現以德育人的同時自覺去其糟粕,共同豐富和重構壯族的新型德育思想體系,從而完成壯族董永唱本德育思想的現代性重塑。

4.加強輿論宣傳教育以推進壯族傳統喪葬觀和父母包辦婚姻觀的變革。輿論宣傳教育是除陋立新、移風易俗的重要保證,所以要將唱本中的儒家德育思想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結合起來,再借助壯漢雙語報紙、雜志、廣播和電視等現代媒體進行廣泛傳播,為農村老百姓營造一個學習、討論和踐行唱本德育思想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社會氛圍。只有通過輿論宣傳教育來激發人們對傳統喪葬觀和父母包辦婚姻觀的弊端進行討論,發揮壯人的主體作用,才能在尊重本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自覺逐步消除葬俗中的愚昧成分和包辦婚姻中的不平等因素。此外,還需要通過社會輿論來宣傳歌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典型,引導人們樹立科學的喪葬觀和平等自由的婚姻觀,從而在熏陶濡染之中形成健康文明的社會風尚,實現唱本德育思想的現代性重塑。

5.發揮當代鄉規民約在唱本德育思想進行現代性重塑中的積極作用。當代鄉規民約是根植于鄉村社會之中的軟法規范,由村民會議在國家法律指導下進行制定、修改與實施,保障村民的各項基本權利,與大多數由宗族族長、鄉村士紳和寨老制定的傳統鄉規民約有所差異。當代鄉規民約既繼承了傳統倫理道德,又融入了現代民主法治,所以能夠很好地促進鄉村社會秩序的穩定與和諧,有效提升農村治理法治化水平。在對《董永和仙女歌》德育思想進行現代性重塑的過程中,壯族村民會議可根據“繼承創新”原則制定相應的鄉規民約,以便繼承和弘揚唱本中的優秀德育思想,完善壯族的“四德”建設,而對于唱本中的糟粕,則根據鄉規民約的規定來變革,引導群眾積極追求鄉風文明的田園生活。

五、結 語

體現在壯族《董永和仙女歌》中的儒家德育思想主要有孝順父母、慈愛子女、夫妻互敬互愛、棄惡揚善和誠實守信等,這些傳統思想內涵對完善新時代個人品德、家庭美德、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的建設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對唱本儒家德育思想進行現代性重塑的過程中,需要牢固樹立和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正確引導壯族繼承和弘揚唱本的德育思想精髓,使之成為指導群眾實踐活動以及涵養其日常生活的精神財富,實現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為農村地區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猜你喜歡
德育思想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中國德育》
中國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轉化思想的應用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華人時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思想與“劍”
當代陜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高中英語教學中德育的滲透
甘肅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12
德育提效:必要的敘事轉向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人大建設(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思想是什么”
當代陜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爱草草视频在线| 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免费视频在线2021入口| 22sihu国产精品视频影视资讯| 日韩无码真实干出血视频| 欧美午夜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精品久久高清| 日韩小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视频| 最新加勒比隔壁人妻|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播放| 免费看黄片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最新无码专区在线| 久久亚洲欧美综合| 福利视频一区|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该| 自慰网址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女同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选高清无码| 亚洲AV电影不卡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免费一线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丝袜| 国产精品视频公开费视频| 国产精品浪潮Av| 久久人与动人物A级毛片| 欧美亚洲日韩中文| 亚洲无线一二三四区男男| 亚洲男人在线天堂| 精品無碼一區在線觀看 | 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 国产精品吹潮在线观看中文| 无码高清专区| 久久中文字幕不卡一二区| 免费啪啪网址| 鲁鲁鲁爽爽爽在线视频观看 | 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高清|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中文字幕免费播放| 国产一区成人| 国产激爽大片在线播放| 福利一区三区| 亚洲综合天堂网| 国产日韩AV高潮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网站| 日本尹人综合香蕉在线观看| 国产va在线| 欧美国产在线看| 91网在线| 57pao国产成视频免费播放| 欧美亚洲香蕉| 粉嫩国产白浆在线观看| 亚洲青涩在线| 亚洲成人一区在线| 色婷婷在线影院| 国产va视频| 综合色天天| 成人va亚洲va欧美天堂| 欧美国产另类| 996免费视频国产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1024精品|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 在线免费观看AV| 日韩小视频网站hq| 久久伊人操| 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 极品私人尤物在线精品首页|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亚洲精品自拍区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区欧美国产综合| 91av国产在线| 波多野衣结在线精品二区| 多人乱p欧美在线观看| 18禁不卡免费网站| 国产a v无码专区亚洲av|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久网下载| a在线亚洲男人的天堂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