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 寧夏明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目前,隨著中國現代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化工企業也因此獲得了良好的發展前景,其工程規模在原來的基礎上實現了進一步拓展。就化工企業而言,在開展各項生產工作時,經常會面臨各種風險因素,而要想實現對各種風險的有效防范,就必須將安全隱患排查工作進行全面落實,在思想上樹立出正確的風險管理與控制意識,從而有效降低風險發生概率。文章主要針對化工企業安全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隱患排查管理措施。
化工企業是指利用化學生產技術生產化工產品的企業。這里的化學生產技術是指運用化學方法改變物質組成和結構或者合成新物質的技術,例如氯乙烯的生產、甲醇的合成、硫酸的生產、煤氣化等。通過這種工藝生產的產品被稱為化工產品,生產化工產品的企業形成了化工企業。化工企業種類繁多,滲透各個方面,包括化學品及化學制品的制造企業、焦炭和精煉石油產品的制造企業、橡膠和塑料制品的制造企業、基本醫藥產品和醫藥制劑的制造企業等諸多企業。從國際來看,目前全球受經濟、政治、疫情等因素的影響,全球經濟增長趨勢放緩。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顯示,2018 年全球經濟增速為3.6%,2019 年全球經濟增速僅為2.9%,增速明顯放緩。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多個國家受此影響嚴重,工廠停工停產,經濟發展停滯不前,甚至出現倒退趨勢,2020 年全球經濟持續萎縮。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等因素的影響,導致石油及主要化學產品價格疲軟,全球化工企業的利潤呈下降趨勢。從國內來看,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相繼組建了多個化工產業中心,形成了多地區發展格局,為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豐富人民物質生活作出了重要貢獻,也使我國化工產業邁入世界前列。近年來,隨著各地化工產業園的興起,我國化工行業企業逐漸向集中化、規模化方向發展。從數量、規模而言,我國目前擁有化工企業3 萬多家,占工業企業總數的70%以上,其中總資產為幾十億元人民幣的特大型化工企業集團有十余家,中、小型化工企業占化工企業總數的99%以上。企業規模大小不一,但它們存在著共同的行業特點和問題,如環境污染、有毒有害、易燃易爆、資源及技術依賴、連續型生產、設備復雜專業化、生產流程特殊等,這也是化工行業企業有別于其他行業企業的不同、特殊之處。同時,這也注定了化工企業面臨著比其他行業企業更多的風險。
化工行業作為復雜性高、風險因素多的流程行業代表,涉及的原料和產品種類繁多,且大多具有易燃、易爆、易腐蝕等特性,在生產、儲存、運輸和使用等環節容易引發中毒、窒息、高處墜落、火災、爆炸等多種類型的危險性事故,引發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等災難性后果。
化工產品生產過程所經歷的復雜條件也是造成化工生產各類事故風險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受資源限制及安全環保管控的要求,化工生產工藝的裝置緊湊化、系統復雜化、技術密集化的趨勢日漸明顯;而另一方面,諸多中小化工企業則由于各種原因導致持續存在設備工藝落后、人員專業素質不高、安全環保條件不足等問題,嚴重加劇了化工生產過程的復雜化程度。
化工生產規模大型化可以有效降低單位產品的生產成本,但同時化工生產裝置的大型化、工藝的連續性、過程的復雜性及條件的苛刻性,都要求對化工生產進行自動控制。一方面隨著自動化控制技術的發展,使得自動化控制在大規模化工生產中得以應用,生產效率得以提高,但同時,隨著生產規模增加,如果生產過程一旦失效,造成的事故影響也會成倍增加。這就對生產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如何做好生產設備的維護保養,如何做到對生產過程的實時監控管理,如何提高企業風險管理水平,如何建立健全企業安全風險管理體系都是越來越值得關注的問題。
化工企業在開展各項生產工作時,經常會面臨各種安全事故問題的產生,主要是因為在生產過程中所面臨的影響因素比較多,如果不能保證安全問題,將會對各項工作開展帶來非常嚴重的影響,由此,加強風險管理與安全隱患排查工作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需要將其貫徹落實到整個化工企業生產中。其中,產品與生產原料屬于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主要是因為化工企業所應用到原材料具有一定的危險性特點,比如易燃易爆等。如果化工企業工作人員不能嚴格按照相關的規范要求來開展工作,就會引發各種安全事故問題的產生。另外,在對化工生產原材料進行生產、運輸以及使用等環節中,也會面臨一些問題的產生,比如,在運輸過程中原材料發生泄漏,就會導致安全隱患問題,特別是對于有毒有害氣體而言,如果發生泄漏,將會對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嚴重威脅。
通常情況下,在化工企業生產過程中,往往對于操作環境和生產環境方面有著非常高的要求,并且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經常會面臨物理或者是化學方面的變化,并且在生產過程以及生產工藝上也具有非常明顯的復雜性,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生產環境所面臨的危險系數。如果在這種高危險的環境中來開展各項操作,如果不能對操作流程和生產過程控制進行合理規范,那么就會引發各種安全事故問題的產生。
在化工企業生產過程中,生產制度是否完善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安全事故影響因素。部分化工企業在制定生產制度時,不能保證內容方面的完善性,在實施過程中就沒有可操作性,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化工企業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同時,化工企業工作人員在開展各項工作時,不能嚴格按照相關制度和操作規程來執行,從而造成事故可能性增大。比如,在生產操作控制過程中,安全意識淡薄,存在僥幸心理,違章作業和違章指揮,從而就會引發安全事故問題的產生。化工企業在對生產設備進行使用時,若沒有及時將設備維護以及保養等工作進行全面落實,開展預防性管理,專業技術人員自身專業性達不到相應的標準要求,這些也是引發安全事故發生的重要因素。
化工企業存在安全管理、經營、技術、環境等諸多風險,管理、控制風險首先要提高對企業風險的認識,特別是安全管理風險,并重視風險管理工作。定期開展各類安全培訓,如:針對企業領導層側重安全管理培訓,強化安全管理意識;針對生產作業工人側重安全操作培訓,普及安全操作常識和規范操作意識,時刻保持安全意識。不斷提高思想認識,并牢固樹立安全風險意識,重視安全風險管理工作,定期識別存在的風險,以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管控。同時,化工企業管理者還要提高社會責任感,意識到環境保護給企業帶來的潛在風險,針對環境保護建立相關的流程和制度,降低生產給環境帶來污染的可能性。
企業要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強化制度執行力度,特別是對生產安全和資產的管理。企業內部應建立完善的排查制度,制度應該由多個環節、多個部門組成,各部門各環節之間互相監督,避免由于某一環節的失誤造成不可挽回的安全事故,企業還應該建立明確的獎罰制度,對于在安全管理方面有失誤的人員嚴厲懲罰,安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企業應完善資產管理制度,合理考察企業的固定資產情況,加強設備管理,提高設備利用率,避免出現不必要的浪費。
在對安全風險管理規章制度進行構建的過程中,化工企業需要對實際的生產狀況與生產需求進行全面了解,針對化工生產過程中的特殊性,在操作控制和設備使用方面,一定要按照操作規程和說明書進行科學操作,保證生產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同時也可以增加設備的使用壽命和減少故障率,能夠保證生產的連續性,這樣各類環節的相互協同,一方面能使整個企業的生產經營效率提高,另一方面也能增強企業的抗風險能力,讓企業的發展更健康。所以說建立風險管理和評估制度是可以促進更加規范的生產經營活動,讓企業管理更加有效進行,在風險度高的化工行業,從原材料的采購、生產工序的處理、危險源的把控等各個環節都進行合理評估和完善,嚴格按照標準和安全操作規程進行生產,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事故的發生。
化工企業所面臨的運行環境非常復雜,對于機械設備使用有著非常高的要求,所應用到的設備通常體積也比較大,企業員工需要長期與化工物料之間進行接觸,特別是面對一些具有腐蝕性的化工物料時。另外,設備長期運轉就會造成老化得比較快,容易造成設備事故。所以,化工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針對這種現象,應該對設備定期開展維護與保養工作,并安排專門的工作人員來進行。另外,對于維修工作人員而言,需要及時對先進的維修知識與方法進行學習與掌握,可以保證設備檢修工作可以實現順利開展,保證檢修質量,同時對設備運行過程中存在的隱患問題進行準確排查并處理,消除隱患,從而保證設備的穩定運行。
在新時期背景下,石油化工行業安全生產發展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實現內部生產風險的有效管理,并盡可能確保整個生產過程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在安全風險管理體系實施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增強全體員工的專業水平,以便能夠真正有效地履行員工自身的基本職責和職能。為此,必須定期組織員工參加各種類型的崗位安全教育培訓,其中包括日常安全教育培訓、定期安全教育培訓和專題安全教育培訓,其中,日常安全教育培訓的重點內容之一是從業人員的權利與義務、崗位安全風險辨識、轉崗技能培訓、新技術新工藝推廣。日常安全教育培訓主要以車間、班組為單位組織開展,重點是安全操作規程的學習培訓、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的學習培訓、作業崗位安全風險辨識培訓、事故案例教育等。通過培訓,不斷提高員工的安全風險防范意識,為生產活動的順利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化工企業生產過程既具有長期連續性,又具有較高危險性,因此要高度重視化工行業的安全管理。本文從化工行業特點入手,分析了當前行業面臨的問題,探討了智能技術在化工企業風險管控中的應用,以期為化工企業風險管控領域新技術、新方法的應用起到借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