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瑩 遼寧省大連生態環境監測中心
目前農村的污水收集及治理質量體系的管理效果較差,整體運行都比較滯后,不能滿足現代社會的發展。所以,要提高環境治理水平,首先就需要讓污水收集及治理工作人員明白污水收集及治理的關鍵所在,并做好分內工作,增加污水收集及治理力度,提高整體環境質量以及監測管理能力。因此,筆者主要針對環境治理體系構建進行思考,提出現有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案。
(1)污水水質特征。就農村生活污水而言,其來源較為固定,通常以生活污水及飼養家禽產生的污水為主,城中村中還有少部分小作坊工業產生的污水,污水水質較穩定。而且經采樣檢測,農村生活污水中有毒有害物質含量極低,主要是有機污染物,BOD、COD、細菌類污染物含量較高,也就是說,在選擇污水處理工藝時,農村地區要以生物法為主,可保障污水處理效果。(2)污水水量特征。相較于城市地區,在生活用水方面,鄉鎮農村用水量有明顯差距,農村污水總量是比較小的。同時,在農村區域,由于居住相對分散,污水接管收集難度大,而且農村用水較為集中,主要是在三餐時段,再加上生活污水是主要來源,也就使得農村污水水量具有不均性大的特點,但也具有規律性。
現在,我國農村污水的來源已經比較清楚了。第一種來自廚房污水。它包含洗米、洗菜、洗鍋、洗碗的污水。洗菜廢水、洗米廢水中含有蔬菜廢料、米糠等有機物質。火鍋和洗碗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氯、乙酸、鈉、碘等元素。同時,這些污水含有動物脂肪。二是來自洗滌廢水。個人或家庭在生活中都會產生大量的污水,無論是刷牙、洗澡、洗臉,還是家居清潔,家庭健康,都會使用洗潔精等洗滌產品。這些洗滌產品含有化學成分和磷元素。這些污水排入河流,導致河流富營養化,形成藻類,影響河流健康。同樣,它來自廁所的污水。人和牲畜產生的糞便和尿液中含有大量的磷和氮。最后,它來自其他污水。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水產養殖、畜牧養殖和車間產品都會產生污水。
我國不同地區的地理環境和生活習慣存在較大的差異,這就使不同農村地區所存在的實際問題也就有所不同。因此,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要根據實際情況采用相應的污水治理技術。農村污水實際治理過程中,首先需要根據地理條件來構建一套較為完整的治理體系,再根據實際情況預算出一定的治理費用。但有的地區在污水治理過程中,通常為了減少投資,節省費用,所采取的污水處理技術與實際情況不相符,結果是污水處理效果往往不盡人意,處理過的用水污染物含量并沒有明顯的降低,仍對居民生活和周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危害。面對農村污水治理,一定要著眼當地實際情況,來選擇相應的污水治理技術,絕對不能使不同地區的農村生活污水采用同一技術方案,這樣很難得到預期的治理效果。
加快推進省級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實現全覆蓋,進一步明確水源保護、土壤滲透性強、地下水位高等地區分散設施排放標準;借鑒發達國家經驗,研究制定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標準和產品認證評估體系,規范污水治理的設施設計、施工、運行管護等。針對農村實際特征和需求,制修訂《農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標準》《農田灌溉水質標準》《漁業水質標準》《室外排水設計規范》《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農村污水再生利用 景觀環境用水水質》《農村污水處理設施污泥處置 園林綠化用泥質》等標準。編制適合本地區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技術導則或規范。
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布局應符合各地村莊規劃要求,其間可參照如下因素綜合考慮:位于村莊主要地表水體的下游;有利于尾水回用和安全達標排放;利于污泥干化、收集和集中處理;位于常年夏季主導風向的下風向;具備良好的工程地質條件;盡量不拆遷、少拆遷,占地小,具備一定衛生防護距離,具備擴建條件;廠區地質不應受洪澇等自然災害影響,具備良好的排水條件;交通、運輸和水電條件良好。
要做好農村水環境管理只依靠個人或團隊的力量是極其不足的,而是需要呼吁每一個區域人民參加落實到農村水污染治理的實際工作中來。通過電視、廣播、報紙、新媒體等手段廣泛宣傳生活污水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強全社會環保意識。政府或企業相關部門應當做好帶頭作用,積極參與到環保培訓工作中,學習掌握環保知識,并做好農村水污染治理處理的宣傳工作,加強農村人民群眾環境保護意識,抵制亂排亂放行為,從基層教育做起,將正確的環境保護理念運用到中小學校教育中。
盡管對農村生活污水,已有多種處理工藝及技術,然而要想兼顧環保與經濟要求,便要因地制宜的進行技術選擇。常規低成本的污水處理模式有:園林地慢速滲濾系統、三段式組合人工濕地、人工生態浮床等,均較為適用于農村地區,具有較好環保效果,但要有集中收集能力,對小規模居住區并不適用。為此,又衍生出多種分散式的生活污水處理模式,常見的有蒸發罐處理,能夠有效應對污染較為嚴重的“黑水”,而對于“灰水”可以借助小型濕地加以處理。此外,對于出水水質的差異化要求,在農村生活污水處理中,通常更注重氮、磷等元素的清除,能夠應用的處理技術較多,如接觸氧化法,可較好的實現脫氮除磷,而且若將自然水體作為排放對象,還能適度的降低排放指標。所以,工藝的適用性很是關鍵,在生活污水處理中,要綜合考慮環保與經濟,確保達到足夠治理效果。
專業配套是發展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建設公共租賃住房的保障。建設公共租賃住房,涉及財政、規劃和自然資源、住建、農業農村等多個行業主管部門,需要政府部門的協調與配合,完善相關的配套政策,建設市場化的租賃平臺;明確建設、運營、利益分配管理等內容,加強公共租賃住房的運營監管,提高租賃的市場化水平,維護市場的穩定,從而為農村集體用地建設公共租賃住房提供保障。
在農村污水處理中,污水處理工作往往移交給第三方組織。在這個過程中,如果相關制度不完善,沒有嚴格的管理,第三方很容易在處理上出現問題。農村污水處理不僅關系到農民的生活環境和健康,也關系到我國農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因此,要重視監督,完善污水處理評價體系。例如政府可以聘請專業的監管單位,確保污水處理項目的科學性和實用性。
在農村污水治理體系建設過程中,應該由政府牽頭、出資、規劃,并設置專項資金,以保農村污水治理有充足的資金投入。還可以由政府出面,組織當地農村的龍頭企業來進行資金籌集,鼓勵他們積極參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體系建設,并號召他們為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和農村生態環境建設出一份力,畢竟這關乎到百姓的生活,關乎到后代子孫的健康成長,關乎到綠色家園的建設。
農村生活水排放較為分散,點位多,處理起來也是較為復雜,需要較為高效專業化的運營團隊人員來進行處理。運維團隊應當加大人力資源方面的資金投入,聘請優秀專業的運維人員為團隊注入新鮮血液。運維團隊應當積極落實好團隊管理工作,定時定期做好團隊運維人員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術化知識培訓工作,努力提升人員專業化技術水平。運維隊伍應制定好獎懲措施并運用到實際工作,保證運維人員工作的認真負責,有賞有罰。
綜上所述,為建設生態農村,更要重視生活污水的治理,而且已涌現出多種治理模式,對不同農村有較好適用性。但在實際農村生活污水處理中,還面臨著系統不夠完善、技術標準較低、環保理念薄弱、設備運維投入不足等問題,所以需要作出針對應治理,確保農村生活污水得到妥善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