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國 四川順合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1.分級核算
當前各個建筑施工企業普遍存在流動性大、施工項目地分散且不固定的特點,為了更好的反映真實的資金使用情況以及企業的有效管理水平,需要將企業會計核算體系與企業施工有效的結合起來,從而能夠準確的反映企業的實際情況,采用分級核算體系、分級管理的方式,使得企業的財務工作能夠與建筑施工項目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從而能夠有效的促進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
2.精確管理
由于建筑施工項目其環節眾多,需要彼此之間積極配合的工作較多,這就要求施工企業要對各個項目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的預算,準確的對其成本進行預算,對此,可以采用特定項目環節特定的成本歸口計算,使得項目的實際成本和項目的預算成本保持一致,從而能夠幫助企業從整體宏觀的角度去把握。
精細化管理著眼于企業管理的微觀層面,其通過科學的量化方式來進行管理細化,完全改變了傳統的粗放式管理理念,從而能夠更好的適應當前企業的發展,為企業壓縮成本開支之外,也有效的控制了企業運行風險,進而有效的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而企業的財務管理更需要精細化的管理理念,使得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更加高效、精細和準確。財務管理精細化要能夠根據當前的企業資金運轉以及企業施工進展情況來分析出當前存在的問題,并為內部決策提供有力的數據依據,從而能夠有效的不斷改進企業的運行管理方式,而不再僅僅只是傳統的財務核算、財務匯總以及事后歸納總結等管理方式[1]。
健全合理的內控制度是實現施工企業財務精細化的有效途徑。但施工企業性質不同于其他性質的企業,施工企業可能存在施工場地眾多,場所也不固定,所涉及的施工產品豐富多樣且施工周期較長等特點導致其內控制度相比于其他性質企業更為復雜煩瑣。施工企業內部的財務管控有一定的級別和嚴格的制度,比如對施工材料、場所等資源的財務的管理可能是不同的財務管理人員或不同的負責人,而不同管理人員應負責不同的部分,不應越級處理或者跨級處理。除此以外,管理人員應注重對企業內部資料的存放管理和流通管理,確保資料來源的可靠性和資料在傳播中的可追溯性,并加強資料管理等,使資料的查詢和管理有一定的規范性。其次。企業內控的核心是全面預算管理,施工企業的不定性導致其預算管理一向秉承計劃趕不上變化的管理思想,但實際上如此的管理思想有極大的漏洞,同時這也是影響施工企業財務管理精細化的主要因素。施工企業采用得過且過的財務管控心里,并不注重全面預算的可靠性的作用,因此阻礙了施工企業財務的精細化。而全面預算管理有效落實的最佳方式即加強內部審計,內部審計可以幫助管理人員及時有效的查漏補缺,并及時掌握企業財務狀況,并針對此了解可能存在的風險和資金問題,這就有效避免了因為盲目管理導致的財務問題[2]。
全面預算是實現施工企業財務精細化的有效方式。其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首先,管理人員應明確施工企業的組織結構。全面預算管理并非只是財務部門的工作和職責,而且整個企業的職業的業務,因此全年預算應從明確企業組織結構開始,通常施工企業設立有資料管理部門、施工部分、監督部門等等,不同部門負責施工企業不同的工作,各部門協調工作共同完成施工企業的工作內容。因此,全面預算管理應從各部門入手,全面理清各部門的財務狀況,從而做到更為精細化的財務管理形式,使得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變得高效、準確。其次,施工企業應針對全面預算建立相對科學合理的程序和流程,程序和流程是開展全面預算的關鍵,只要依照科學合理的程序和流程才能使全面預算發揮應有的作用,要針對具體的施工項目編制科學合理的財務預算,在項目施工過程中要及時的監控資金使用情況,使得資金支出都符合程序,從而能夠有效的保障項目資金的可靠性;最后,責任落實。全面預算的目標是為了促進施工企業財務更好的發展,使其在科學合理的預算機制下探究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以此來進一步的改進和完善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使得企業財務管理變得更加高效,因此,全面預算的最終結果落實至部門或個人,使得財務管理工作能夠及時的精準定位,也能夠使得財務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都能夠有保障的進行,施工企業應根據全面預算結果解決當下問題,要做到問題解決符合企業的運行情況,并適當的提高施工企業的決策效率,使其更快更好的適應當下社會的發展與變化。
當前施工企業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其工程施工報價已經被大幅度的壓縮,而又要保質保量的完成各項施工,這就無形中加大了企業的資金負擔,對此,需要強化企業的資金管控力度,強化企業財務精細化運作。要想實現施工企業財務精細化就必須加強施工企業的資金管控,并建立科學合理的管控制度,使施工企業資金在合理的管理下發揮應有的價值和作用。管理人員應明確施工企業的價值鏈環節,價值鏈實則是對資金流動和使用的統一規劃,使資金流動精細化,精確到各個環節中。例如對施工企業而言,其價值鏈就涵蓋有招標、材料采購、工程施工、監督等環節,每個環節中都可能涉及一定的財務支出等,但各環節又具有一定的關系。此外,價值鏈僅依靠財務人員管理其實精確度較低,需要各個業務部門參與,共同完成。施工企業應借助先進的互聯網技術,針對施工企業財務數據建立大數據分析架構,或采用報表結構管理資金鏈,使每個環節都得到有效可控的監督[3]。
施工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力越來越大,加上企業施工過程中的各項成本支出越來越大,導致企業總體利潤率變得越來越低,對此,要嚴格把控企業施工的各項成本,使得企業的施工成本做到最優,從而能夠有效的提升企業的利潤,也必然會提升企業的競爭力。落實成本管理首先應確定出戰略因素,即決策出可能影響企業成本管理的因素,如對施工企業而言,就包含有采購、材料存儲、車輛運行、設備維護、場地支出、人力成本以及其他的施工項目等成本決策因素,準確定位決策因素有利于落實成本管理,能夠將成本管理精細化運行,從微觀層面來掌控企業的成本支出;其次,制定支撐決策的相關成本指標。例如工程總造價、單項造價、融資成本、人工成本等。對施工企業而言,指標設定不應局限于短期內的價值實現,而應結合工期、施工安全性等方面綜合考慮。成本指標雖然應盡量降低,但是也應結合項目實際情況綜合考慮,不至影響其他非財務指標因素,如工期、安全性等。實際管理中,可以選擇將可量化的短期指標與難以量化的長期指標進行綜合考慮。最后,施工企業管理人員應根據決策因素落實成本管理,并合理預測施工企業資金流動,以此建立決策模型,幫助施工企業更好的發展。
精細化財務管理通過對企業施工前的準確預算,對項目中間各個環節的掌控以及對最后的項目總結分析,從而幫助建筑施工企業建全財務管理觀念,要建立財務內控管理體系以及財務管理制度,從而有效的促進財務管理精細化發展,此外,要建立一整套有效的員工考核機制,有效激發員工參與深入管理的積極性。施工企業要加強財務管理精細化相關工作,通過完善內部控制,做實預算導向、強化成本管控和資金管理實現財務的全面精細化管理,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