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萌
(西安交通工程學院,西安 710300)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轉型,創新創業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大學生具有很強的創造力,同時也熱衷于創新創業。在大創項目的支持和鼓勵下,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也會有所提升。
高校學生作為新時代的青年群體,成長在市場經濟的繁榮時期,對于市場有著自身獨特的理解和認知。大學生在高校學習期間,有很充足的業余時間,渴望在學習之余獨立進行一定的經濟活動。社會上一些年輕企業家所展現出的個人魅力,也對大學生產生了很大的吸引力。據調查,許多大學生已經通過其他渠道投入到了社會實踐中,除創業外還廣泛參與到社會各個工作領域,積累實踐經驗。可見,當代大學生創業熱情十分高漲,對大創項目的參與程度很高。
從大學生創業實踐情況來看,大學生的創業基礎理論知識不足。許多學生只認識到了實踐技能的重要性,卻忽略了基礎理論知識的提高。從高校創新創業課程教學情況來看,許多學生忽視了對財務會計、工商管理、市場營銷等基礎課程的學習,更注重開展創業實踐,使實踐缺乏理論指導,導致創業失敗。
高校大學生的社會經驗不足,創業實踐經驗也不多。有些學生在校期間只是專注于專業課程的學習,未過多接觸創新創業相關內容,缺乏對市場環境的了解。同時,部分大學生缺乏一定的團隊協作能力,無法有效融入團隊,導致創業成功率不高,亟需通過實踐教學逐步完善。
大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盡管許多學生有創業的想法和具體的計劃,但是由于經費問題計劃無法得到實施。學校用于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的經費有限,無法提供實質性的幫助。教育部在推進大創項目過程中,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提供了經費支持,參加項目活動的創業團隊可以獲得國家或地方的資金資助。這些資金扶持使大學生的創業計劃得以變成現實,激發了大學生的創業熱情。
盡管我國已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代,但是高校學生的就業擇業依然受到傳統思維的影響,許多學生和家長都希望能夠通過高校的良好平臺,進入優秀的企事業單位就業。在當前的市場經濟環境下,優秀創業者不僅收獲了個人財富,同時也為社會提供了就業崗位,甚至推動了行業進步,促進了社會經濟的轉型。大創項目的提出使大學生認識到了創業的意義和價值,深刻影響和改變了大學生的就業擇業觀,營造了良好的輿論環境,促使更多優秀學生投入到創業中來。
高校創新創業課程開設時間不長,無論是課程體系還是教師資源都不夠完善。許多高校的創新創業教學都是在自我摸索中進行的。高校應建立并優化創新創業課程教學,鼓勵學生參與教育部門組織的創業活動和項目。教師可以在大創項目實踐中逐步完善教學思路,改進教學方式和策略。
在大創項目建設下,大學生的創業活動有了新的變化。通過大創項目建設,實現了專業課程學習與創業項目的緊密結合。在大創項目實施中,要鼓勵學生根據自身專業所在的行業和領域開展創業項目,將創業項目與自身專業學習相結合,進而促進專業知識的學習。此外,高校和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資金和專業技術支持,通過高校信息平臺為創業項目提供有效支持和保障。
大學生的創業團隊建設是大創項目實施過程中的重要內容。創業團隊的素質水平是大創項目得以順利進行的基礎。創業項目一般無法由個人獨立完成,必須依靠團隊的力量來實現。在高校日常教學和管理中,要注重對學生團隊協作能力的培養。高校應通過創業實踐及日常學習和活動,不斷強化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團隊能力。在創業團隊建設中,指導教師要重視團隊建設工作,整體把控,通過多種活動鍛煉提升學生的協作能力,進而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創業團隊。
在大創項目建設中,指導教師作為具有豐富經驗的教學工作者,要發揮有效的指導作用。第一,在創業項目的選擇上,指導教師要給予最后的把關,使學生創業者能夠準確選擇符合實際的創業項目。第二,指導教師要給予學生專業領域等相關方面的幫助和支持,為學生的創業項目提供有效保障。第三,指導教師還應積極鼓勵學生將創業計劃投入到市場實踐中,通過市場的反饋和收益,促進學生創業活動的持續性。學生在指導教師的幫助下,能夠掌握創業技能,獨立開展創業活動,最終取得創業成功。
在大創項目建設中,高校應通過開展教學實踐不斷提升大學生的創業能力。創業能力不僅是大學生日后進行創業活動的必備技能,同時也是未來就業擇業的重要優勢。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社會熱潮下,創新創業能力已經成為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校人才培養的主要趨勢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