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波 合肥市公路管理服務中心肥東分中心
社會發展使得國省干線道路建設水平和覆蓋范圍持續擴展,道路施工得到了進一步完善,在施工材料、施工工藝、施工速度和施工技術持續發展的背景下,國省干線道路的質量與使用期限均得到了有效提升,這也標志著我國國省干線道路建設進入了全新發展階段。瀝青是國省干線道路施工過程中經常被選用為路面的材料,它具有成本低、施工快、質量好等顯著優勢,但是瀝青在路面施工環節中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特別是瀝青路面的平整度控制問題是施工的重點和難點,全面提升瀝青路面的平整度對于國省干線道路施工質量的進一步提升具有積極促進作用。
瀝青路面可有效支撐重型車輛的軸重,但瀝青路使用會受到氣候和環境等自然因素的影響。隨著大型交通運輸工具的發展,很多干線道路出現嚴重超載,超限情況,道路承重增加,造成路面磨損,嚴重影響了道路駕駛、運行安全。這對瀝青路面平整度施工技術提出了新的要求,坑洼、裂縫、溝槽、下沉等都急需實施道路改建。良好的路面性能是車輛安全高速行駛的重要保證,必須及時采取合理維護措施,使瀝青路面性能保持優良水平。
路面粗糙度是影響道路駕駛舒適性的最直接因素。車輛振動主要是因道路平整度不佳引起的,振動和沖擊影響著車輛平穩性,駕駛人員的不適感更易造成疲勞,如轉彎時,由于路面不平造成波動,車輛受到一定轉向阻力的限制,造成不同程度的不穩定性,速度越高,危險性越大。路面不平整,雨后路面易積水,局部形成“水墊”現象,導致產生大量水霧和漂移問題,極易引發安全事故。不平坦的路面會引起不均勻的車輪顛簸,當車輪隨著行駛跳入空中時,輪胎會在一定程度上完全失去有效的制動力,不均勻的制動力會導致車輛制動時打滑,嚴重影響行車安全。道路不平整還會刺激車輛產生額外動力,增加車輛耗損,而車輛動力的增加進一步增大了道路不平坦度。
瀝青路面施工時材料質量和各種材料配比將會對路面平整度造成直接影響,瀝青是路面施工時使用的主要材料,瀝青的質量和配置水平對路面平整度的影響是根本性的,如果瀝青的粒徑無法達到預先設計標準則會導致基料配比出現明顯的偏差,進而影響到路面的平整度。瀝青路面施工時選用的油石規格同樣也會對平整度產生影響,油石規格過大會導致路面很容易泛油,反之則會導致路面過于松散。瀝青在混合時選用的礦石軟硬程度將會對路面的穩定性和平整度造成直接影響,礦石過軟會使得碾壓的緊密性出現不利影響,在道路投入使用之后出現負載力不足的情況,長期承受較重載荷則很可能出現路面病情情況,嚴重影響到平整度,更可能直接導路面出現破損。瀝青路面的混合料同樣也會對路面平整度造成影響,科學配比瀝青混合料才能夠有效提升路面的平整度,在滿足車輛正常通行的同時提升路面的使用壽命,反之則會導致混合料不夠穩定,瀝青路面更容易出現裂縫或壓痕等問題,路面也將因此而變得不平整。
對于瀝青路面面層的施工來說,攤鋪機是極為重要的施工設備,要想保障具體施工效果的穩定和達標,就應保證其性能以及具體操作的高效。攤鋪進行之前,應注意基準線的有效控制,如果處理不好則會使面層出現波浪的不良情況。攤鋪時應重點關注攤鋪機等設備的性能以及具體操作人員的操作水平,以確保路面平整度等的達標。壓實機械的選擇以及所采用的壓實工藝等也應確保適宜合理,這樣路面的平整度以及整個的操作才會更為穩定高效。
瀝青混凝土路面若想保證施工質量,必須從材料入手,如材料的相關參數不達標,將會影響路面平整度,主要為以下幾點:
1.配比不當或拌制運輸存在問題,將會導致瀝青混凝土路面過軟或者是過硬,對后續攤平施工造成影響。
2.瀝青路面所選材料質量不符合規定,會導致路面抗壓強度明顯降低,平整度無法滿足實際需求。
3.如出現花白料將會影響攤平,且如果溫度控制不合理,便會導致瀝青路面出現“小坎”。
為防止瀝青混合料的溫度變化,應控制SMA的出廠溫度和瀝青、集料溫度,堅持按照規范要求溫度,在高溫下壓實瀝青混合料。
貨車超載超限問題較為嚴重,一般情況下,核定載重最多可裝載到噸,實驗表明,超載運輸車輛對路面的破壞具有幾何乘法關系,當車輛重量為路面設計荷載的2倍時,對路面的破壞將增加到原來的2倍。超載超限不僅直接引發交通事故,還會誘發公路病害。嚴重超載會對路面造成破壞,導致地質復雜路段使用壽命縮短,坑槽增多,沉陷嚴重。
在市政道路施工的材料選擇方面要堅持按照工藝要求選擇優質材料,特別是在瀝青材料質量控制方面要保證破碎、堅硬、粗糙且與立方體盡可能接近的顆粒狀集料,在集料中加入合適的粗礦料,粗礦料將在路面中起到骨架作用,混合料的內部摩擦力也將因此而得到提升,為了有效提升混合料的粘度,施工時應該對瀝青料配比和使用量的規范保持重視,利用活性礦粉增加材料的粘度,同時考慮使用橡膠等物質提升材料的低溫抗裂性能。在混合料拌制過程中應該對配比保持足夠的重視,特別是添加料、油溫和礦料溫度應該成為關注重點,有效控制既能夠提升瀝青性能又能夠延長使用期限。在油石比的控制方面同樣應該保持重視,可以考慮在酸性石料中增加抗剝落劑,這將有助于提升礦料與瀝青之間的粘附性能。在施工時要保持對混合料質量的關注,避免在后續使用過程中因為材料問題而導致的路面平整度不達標。
要想切實地保障連續供料以及卸料等過程混凝土配合比的穩定,就應保證混合料運輸車輛裝載的合理,且應根據鋪筑面層落實好相應的區分標識,同時還應保證供料的連續和穩定,以為后續的攤鋪等的高效推進提供切實的保障。另外,還應根據混合料級配的不同對攤鋪速度進行合理的控制。
碾壓遵循高溫、高頻、低幅、勻速慢壓的原則由初始壓力、中壓力和最終壓力三步滾動組成。整個碾壓過程保持恒定速度,使驅動速度符合規格。為避免瀝青混合料推移,不能快速改變碾壓路徑和碾壓方向。第一次初壓后要做平整度檢查,必要時進行修整。復壓在初壓后立即進行,復壓過程中,用3m直尺對路面平整度進行檢測,及時發現問題并調整。碾壓過程中,禁止在未成型路段上轉向、掉頭、加水或停留。碾壓完成后,退出新的工作區,停止在成型路段。當壓路機交替向前和向后滾動時,向前和向后兩次停留位置分開10m或更遠,并突出到壓實起始線的外部。碾壓時應將壓路機的驅動輪面向攤鋪機,從外側向中心碾壓,在超高路段則由低向高碾壓與相鄰碾壓寬度保持30cm以上。輥的軋制改成碾壓過程中不能噴大量的水,水應是薄霧,避免使表面溫度過快下降。對于靠近上橋兩側護欄的地方,用小滾輪壓路機充分壓實。
滾輪沿著伸縮縫接縫位置碾壓,確認接縫位置碾壓是否與要求一致。初壓完成后,分離伸縮縫位置,人工修補不完善的地方,進行再壓。恢復壓力后立即用3m直尺測量平面度。在最大間隙超過3mm的位置適當增加碾壓路徑數,確保光滑接縫。
人才在當今社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各行各業都在積極吸收高素質人才以推進整個行業的發展,道路施工行業同樣也應該持續提升人才素質以滿足提升施工質量的要求。施工企業要重點監督和管理施工人員,嚴格審查相關人員的專業資質并對其能力進行考核,確保能夠滿足路面施工要求。施工單位定期對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強化監督和管理,依據質量考核結果對員工進行績效考核,促使員工保持對質量的重視和關注,積極落實路面施工要求。
碾壓進行時應使壓路機緊隨雙層攤鋪機穩步推進。因上中層攤鋪的厚度較之傳統的攤鋪層更厚一些,因此應采用0.8t小型鋼輪壓路機穩壓,以有效規避可能出現的混合料推移或是擁包的不良情況。初壓時應使用大于13t規格的雙鋼輪振動壓路機操作,以確保壓實度等達到既定的標準。復壓時應以路面的具體情況為準,以確定是否使用30t規格的膠輪壓路機。終壓主要是消除不足和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因高溫條件下消除路面不平整的效果比較顯著,因此終壓應在較高的溫度條件下進行。
要想確保瀝青路面平整度,必須要連續穩定鋪筑,聯合作業時,多個攤鋪機應采用同類型攤鋪機組成攤鋪梯子,相鄰兩道攤鋪機間距為10-20m,一臺攤鋪機鋪筑寬度6-7.5m。攪拌機產量決定攤鋪機攤鋪速度,運輸車輛的合理調度,可確保混合料、運輸和鋪路相互配合,結合攪拌能力和平整度要求對攤鋪速度進行控制,保持連續攤鋪。如果攤鋪速度過快,很難壓實,攤鋪速度過慢,則很難提高實效。
瀝青路面的施工必須接縫緊密、連接平順,不得產生明顯的接縫離析。上、下層的縱縫應錯開150mm(熱接縫)或300-400 mm(冷接縫)以上。相鄰兩幅及上、下層的橫向接縫均應錯位1m以上。接縫施工應用3m直尺檢查,以確保平整度符合要求。
在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易產生施工縫,在攤鋪中需對施工縫進行處理,以已鋪筑完成的瀝青混凝土面層直尺脫離點為界限,挖除前端瀝青混合料,不采用切割機切縫挖除。待下次施工時,對前段已施工的瀝青混凝土面層進行預熱,攤鋪瀝青混合料,采用光輪壓路機斜向碾壓,使用6m直尺對此處的平整度進行校核,確保前后兩段路順利銜接。在瀝青路面的施工中,應嚴格處理橋臺和伸縮縫位置,瀝青混凝土路面在橋面鋪筑過程中,將通過伸縮縫位置,在橋面瀝青混凝土鋪筑前,采可用瀝青混合料對橋面伸縮縫槽口進行充填,保證在鋪筑過程中平順。
在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路面平整度是評價施工質量的重要指標。在施工過程中,如果路面平整度管控不嚴,將影響通行后行車的舒適性。在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應加強對路面平整度的施工質量控制力度,針對施工細節制定策略和措施。在施工中出現問題應及時反饋并解決,進行事前控制,施工管理人員應加強對平整度的過程檢測,并做好對施工人員的技術培訓和交底,提高作業人員施工技術水平,保障平整度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