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六安 上海中建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華中分公司
我國雖然水資源儲量豐富,但水資源可利用率相對較低,部分地區存在嚴重的水資源供應不足現象。在現今城市化建設中,水資源與人們生活和城市發展有著緊密聯系,如何做好水資源節約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本文將從給排水設計中的節水展開分析,以實現水資源的科學利用。
在選取節水設備的過程中,工作人員應科學選擇閥門、管材、配水器具及衛生器具。在選擇閥門的過程中,傳統的鍍鋅鋼管長時間受水沖刷后可能產生大量的鐵銹,進而引發不同程度的水質污染問題,降低水資源利用率,甚至造成嚴重的水資源浪費。而應用鋼塑復合材料、鋁塑復合材料、PVC-U管、PP-R等新型管材,則能有效優化水體質量,減少水資源浪費。再者,選用節水器具也尤為關鍵。衛生器具是住戶居住前必須安裝的器具,合理使用節水型器具在建筑工程給排水工程設計中尤為重要。工作人員在選擇衛生器具的過程中,一方面要考慮衛生器具的品質與價格,另一方面還需考慮衛生器具的節水性能。
在建筑給排水施工過程當中,勢必會有大量的廢水出現,因此,需要對這些廢水進行收集,收集之后運用專業的技術對其進行科學、細致的處理,確保廢水的水質能夠與達到相關的標準,之后再將處理之后的廢水運用到建筑施工過程當中去,也可以將處理之后的廢水運用到環境綠化當中,因為環境綠化對于水質并未有過高的要求。將廢水進行循環的運用,能夠大幅度的提高水資源的運用率。但是廢水循環運用技術在使用過程當中,需要與之相對應的專業凈化技術與專業設備進行共同的作業,因此,廢水處理的成本將有所增加。
建筑中熱水供應系統設計應滿足以下幾方面要求:在維持正常生活所需的基礎上,控制熱水流量,降低熱水消耗量;引入先進技術措施提高冷熱水轉換效率,避免浪費情況的發生;選用保溫性能好的材料和技術,規避熱傳遞中存在的散熱情況,促進熱水供應;加大新型清潔型能源利用率,替換傳統能源,做到能源的科學管控。在太陽能利用上,由于其儲量豐富,轉化后不會產生大量有害物質,因此被作為現階段最為重要的清潔型能源,已得到大力開發和應用。太陽能是我國近幾年一直研究的新型綠色能源,能夠替換傳統能源進行電、熱能的供應,滿足人們生活所需,控制能耗量。作為一種新型綠色能源,從廣義上講,太陽能包含內容廣泛,水能、風能以及化學能均可視為太陽能的衍生物,目前除用于發電外,太陽能還可為熱水器提供能源,在現代熱能供應系統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在建筑給排水設計中,太陽能多被作為熱能供應的重要能源,以真空管和熱管兩種方式完成熱能傳輸,這兩種方式雖然操作簡單、存在影響因素少,熱能傳輸效率高,但仍需注意以下內容,以更好地發揮太陽能優勢。首先,在保證水流平衡狀態下,增強太陽能使用靈活性,以并聯和串聯相結合的方式改善集熱效果。其次,科學選擇集熱器。對于集熱器的選擇,性能、規格參數是考慮的基礎因素,設計人員還需從抗凍性、承壓性方面對設備使用情況加以分析,注重集熱器性能,控制經濟成本。最后,對于冬季較為寒冷地區,太陽能加熱設備需要做好防凍保護措施,以免產生故障問題,縮短設備的使用壽命。
根據國家規定,城市高層建筑給排水工程系統必須嚴格按照各分區衛生器具配水點的靜水壓力要求進行布局設計。通常情況下,靜水壓力要控制在0.35兆帕至0.45兆帕之間。然而,在實際建筑工程設計中,部分設計人員為節約投資成本,往往在居民用水點的靜水壓力達到0.35兆帕時就停止減壓。而這樣的設計方式,會增大管道中水流的壓力,加快衛生器具的出水速度,造成嚴重的水資源浪費。由此可見,對城市高層建筑給水系統的分區壓力開展合理分配至關重要。在給排水工程系統設計中,設計人員可以在配水點安裝減壓閥門、節流孔板等工具,將水管壓力控制在0.2兆帕之內,從而在滿足居民正常用水需求的基礎上,最大程度的控制水資源浪費。
在建筑給排水節水技術中,要進一步有效應用中水回用系統,通過這個系統,把生活中的污水或者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展開回收再利用,進行凈化處理,把此類水源中的有害物質進行充分的消除,此類水源通過中水回收系統進行全面細致的處理之后,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其中所含有的氮、磷、鉀等相關含量,然后更有效地應用于非飲用的方面,這樣能夠更科學合理的利用水資源,使其利用價值進一步提升,從而充分實現節水的目標和效果。中水處理技術主要包括3種類型,分別是物化過濾法、微生物吸附法和膜過濾法。物化過濾法在實行的過程中,主要是用氣浮結合來有效過濾掉水中所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質;微生物吸附法主要是通過微生物自身的耗氧性,使水中的有機物含量進一步降低;膜過濾法主要是結合過濾膜的相關特點和優勢,進行綜合性的應用,這樣能夠把水中的雜質進行有效消除,從而使水的質量進一步提升。在實際的應用環節,要根據整體工程的用途和具體特點等等,進一步有效選取更切實可行的中水回收技術。針對各類水源進行回收處理,二次利用,同時有針對性的結合具體情況進行分質供應,以此更有效地實現資源、能源的有效節約,使水資源的使用率得到顯著提升。
建筑給排水設計中的節水技術應用,需要考慮內容和要素較多,設計人員除要具備較強的專業性外,還需對現有的規范制度及發展實況加以了解,轉變設計理念,利用節能可再生資源,優化給排水系統性能,從而緩解水資源緊缺問題,達到環保節能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