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毅 遼寧省物測勘查院有限責任公司
數字化成圖技術是數字測繪技術非常重要的內容。大比例地圖和工程圖測量中如果還是采用傳統測量技術,則野外測繪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制圖難度明顯增加,測量工作時間也明顯延長。即便是這樣最終也有可能不滿足客戶的測量需求。針對傳統工程測量技術的不足采取數字化成圖技術,可在簡化測量工程難度的基礎上,確保測繪結果的準確性。且該技術需要的人力資源更少,可明顯節約勞動力,提高測量數據的利用和儲存效率。現階段內外業一體化和電子平板是數字化成圖技術的兩種形式,其測量精準性較高,操作更加便捷,在建筑工程測量中較為常見。
地圖數字化技術可以借助掃描儀器輸入大比例尺地圖,不能夠實現地圖信息和數字化之間的轉換,隨后借助相應軟件矢量傳輸。地圖數字化技術的實現離不開GIS系統,因此分配在系統開發上的時間比例較大,需要更多的部門來配合,這樣才能確保測量工作順利進行。對于已經手繪完成的地圖,如果各項指標均滿足新系統的要求,可借助數字化掃描儀直接輸入。
數字測量技術在建筑工程測量中的應用,可以有效地推動計算機行業與建筑工程行業的相互結合與發展,不僅可以滿足客戶的各種個性化要求,還可以提高測量的精確度,減少人為誤差的產生。同時,在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的背景下,人們對于建筑工程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建筑工程行業應加快數字測量技術在建筑工程測量方面中的應用,保證建筑工程測量工作能夠正常進行,為客戶提供更加精確的建筑設計。數字測量技術在建筑工程測量的應用可以提高建筑工程測量工作的工作效率,縮短相關人員完成測量所需要的工作時間,還可以保證完成建筑工程測量工作的質量,進而滿足建筑工程行業在測量工作方面的各類要求。而且,在數字測量技術應用到建筑工程測量的過程中,其發展結果已經遠遠超過傳統的人工測量。因為在建筑工程測量中應用數字測量技術,可以充分地發揮計算機的優勢,實現任何時候對設計成果進行修改,還可以進行自主化設計,不斷修改相關數據,以滿足客戶的個性化要求。
位移形變問題是現代建筑工程測量的重點問題之一。縱觀當前建筑工程位移形變測量實際,普遍存在測量準確度不、測量數據分析不深入、測量體系缺乏連續性等共性問題,阻礙著位移形變測量實際成效的優化提升。在此背景下,便可通過數字測量技術的應用,對建筑位移形變進行專項測量,即實施所謂的變形監測。在建筑位移形變中,通過運用數字測量技術,可實施連續性、全周期、不間斷的數字化測量,根據建筑形態變化特點,預測研判建筑物的后續變化發展姿態,在建筑變形、橋梁隧道、基坑大壩變形監測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數字測量技術可結合所測量獲取到的數據信息,通過回歸分析、相關性分析、統計分析等方法,構建形成具有價值性的數據模型,對構筑物的形變特點與趨向進行預測。根據位移形變測量目標方法的不同,可將其細化分為動態性測量、靜態性測量、周期性測量等多種不同模式。
在當前高強度、快節奏的建筑工程經濟發展背景下,建筑工程安全的重要性愈發突出,傳統變形監測技術無法對監測數據進行專項加工,存在顯著不足之處,并已經逐漸發展成為阻礙變形監測的難點問題。數字化測量技術可對建筑工程的空間位置進行垂直測量與水平測量,并通過計算機軟件對測量對象的外在輪廓、形態姿態等進行研判,提取相關部位的影像和數據,結合建筑變形的參數,分析深基坑施工結構與周圍的邊坡等監測數據,進而對建筑變形監測狀態做出全面評估。一般情況下,建筑變形監測中數字測量技術的應用可形成相應的技術報告,對變形監測的周期性、相關性、規律性等相關關系做出評判,為消除現代建筑工程安全隱患提供科學依據。
在地質測量方面,由于傳統測量技術方法容易造成測量數據篡改或丟失,不易形成具有針對性的地質測量結果,而數字化測量技術的應用則可專門測量設備的支持作用下,構建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地質測繪系統,實現自動化的地質測量過程,測量技術人員所要做的僅是設定相關測量參數,掌握矢量化的測量方法,循序推進測量過程,并將對相關測量數據進行錄入,構造測量數據模型。在定位測量方面,數字化測量技術最大限度上規避了人為主觀意志的干擾,充分實現了連續性的測量數據信息收集。通過信息化的測量數據收集方法,數字測量技術可持續接收測量數據信息,精準找到被測項目實施中的建筑體,排除定位測量中的相關誤差。同時,對定位測量還可將紙質地形圖、地籍圖轉換為數字化數據,完成對測量圖紙的裁切編輯與圖幅修飾,采用人機交互方式,通過相關處理軟件編輯,輸出數據或圖形產品。
隨著社會生活的不斷改善與提高,人們對日常生活中的物質需求也越來越高,而建筑工程問題是中國人非常關心的問題,建筑工程行業也變得繁榮起來。所以建筑工程測量的任務就變得更加繁重,而傳統的人工測量的方法效率低且存在誤差,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許多建筑工程行業在會進行測量工作任務時,使用數字測量技術,可以解決測量精確度不高的問題,使測量工作的精確度變高,防止產生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