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磊 西山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精益化管理模式作為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在企業運營發展中的優勢作用十分明顯。具體來說,精益化管理就是系統運用科學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技術手段,將企業的管理做到精致。從字面看,精益化管理中的精益對應的是精益求精,在目標設立、途徑完善等多個方面都有表現。我們可以將企業的精益化管理理解為企業結構系統性、實施全面性、分工專業性、運轉循環性、目標計量性等多方面的關注統籌。
在國有企業中推行精益化管理模式,有利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精益化管理的出發點是照顧客戶的體驗,增加企業客戶源,盡可能的滿足客戶多元需求,指導企業更好地參與市場競爭,而從另一個角度看,精益化管理對應的是集約化精細化管理。指導企業從傳統粗放管理模式中擺脫出來,合理運用資源,提升經濟效益,精益化管理也將促進企業管理策略的科學運用。國有企業朝著國有集團方向發展,實現企業的連接,增強企業之間的對話與溝通,也增強各行業的融合,減少社會資源的浪費,減少國有企業庫存,帶來理想的經濟效益。國有企業精益化管理需要構建精益化管理的框架,制定相應的管理機制并落實到行動中,因此精益化管理是長期性的過程,在長期的精益化管理探索中,也應確保每個角落的精細化管理到位。企業穩定發展的關鍵,也是精益化管理實效發揮的保障。
始終以市場發展為導向,關注客戶的需求,努力提升客戶的體驗是精益化管理的首要著眼點。在滿足客戶需求的情況下,以最少的投入獲得最理想的經濟效益回報,使得國有企業具有良好的獲利和發展能力。
以精益化管理理念和模式指導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和戰略決策,就是要深入分析國有企業運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做好現有問題的診斷,發現國有企業發展改革的制約因素,通過定向靶位,整理出問題清單并一一解決,有重點才能有突破,才能實現國有企業快節奏、高質量的發展。
推行精益化管理要求國有企業將精益化管理思維滲透到企業內部市場建設、全面預算管理、財務管理等多個方面,且要求這些方面相互結合,溝通協調,實現國有企業精益化管理目標的分階段達成,讓精益化管理模式的推行循序漸進,更富成效。
國有企業走精益化管理之路必須加強教育宣傳,讓全員參與到精益化管理實踐中,以全員發動、全員培訓、全員激勵等模式帶來精益化管理的落地,也帶來員工整體素質的提升,實現國有企業人才資源的儲備,使得國有企業精益化管理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同時也有助于增強國有企業內部凝聚力。
以流程的梳理帶來制度基礎的夯實,讓責任落實到人,讓各項工作的開展流程化、標準化。具體實施中以崗位流程為導向,關注崗位目標達成情況,積極推行員工的全流程閉合式管理模式,讓崗位工作有效銜接、標準統一,各項工作高效高質開展。
讓精益化管理實現經營層、戰略層、生產層的全層次覆蓋,也通過流程梳理使得國有企業具有明確的發展方向,科學分工、責任到人。國有企業在精益化管理模式的構建中,應根據組織的業務實際、經營目標,合理統籌人力資源、物力資源,做到各項工作科學、全面部署。讓崗位責任制度、各項工作管理制度、各項工作流程標準制度落實到位,只有具備管理體制的保障,精益化管理的執行才能到位。
精益化管理目標的明確、制度的完善之后,需要制定行程計劃并下達指標,讓操作規劃落地執行的關鍵是指標的下達,在指標下達時應從集體到部門再到個人,任務精準分解、責任到人、獎罰分明,使得各主體都具有達成指標的能動性。
精益化管理的核心是精益操作,精益操作對應的是細節關注的到位、高效率的執行和標準化的操作,要求國有企業員工按照規程標準工作,同時配合監督檢查,以做好風險防控、規避不作為的現象。國有企業監督檢查被認為是精益化管理的“剎車系統”,能起到對國有企業日常運營中不良行為管控與糾正的作用。
精益化管理必須配合相應的獎懲機制,這是精益化管理有效性的保證,對員工業績進行證明,配合相應的激勵和懲罰,在國有企業內部形成良性競爭的氛圍,讓員工保持較高的工作熱情,精益化管理才能更具有活力。精益化管理,沒有終點,是一個持續性的管理過程,因此也對應著管理的持續改進,通過對結果的分析指導組織的改進、經驗的總結,帶來國有企業綜合實力的提升。
對于國有企業來說,精益化管理思維的滲透和管理模式的推行具有現實必要性。當前國有企業發展中也遇到了重重阻力,制約了企業改革發展進程,而實施精益化管理就是直擊重點和要點,破除國有企業改革發展中的制約問題,帶來國有企業生產管理的精益化、成本控制的精益化、供應銷售的精益化、項目管理的精益化、人才管理的精益化及運營管控的精益化等多個方面的精益化,形成嚴密的精益化管理體系,發揮精益化管理體系的長效機制,使得國有企業經營更全面、更高效。我們也應看到國有企業精益化管理實踐中遇到的現實問題,正視這些問題,并基于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實際,積極探索國有企業精益化管理的新路徑、新模式,使才能使得國有企業更好地參與市場競爭,真正以精益化管理帶來自身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