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琴 紹興古月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員工管理過程中,基本的倫理建設包含員工平等性,不得進行任何方面的歧視行為;對所有員工提供平等的職業機會;明晰各項獎懲制度,按崗定責;進行民主管理,不得專制官僚。另外,從倫理建設方面企業還需要為員工提供盡量便利的工作環境,幫助員工高效安全的完成工作;對員工進行各項專業方面的培訓,提升員工專業度;對員工進行安全教育,提升員工的自我防護意識。更高的倫理建設則是建立和諧的工作氛圍,幫助員工實現個人價值,體現企業關懷,使員工能夠得到更好的職業發展;不斷發揮員工的主觀能動性,使員工能夠發揮潛力及創造力;幫助員工樹立健康的觀念,完善自身素養。員工管理過程中倫理建設得到完全發展,能夠使企業與員工形成共同發展,讓更多的內部員工變成專業人才,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為民營企業可持續性發展提供動力。
1.缺乏規范的勞動合同。部分民營企業為了降低企業勞動成本、規避雇傭過程中的各項風險,與員工不簽訂勞動合同或者簽訂不規范的勞動合同,造成員工倫理建設的缺失。一是部分民營企業為了避免繳納員工的各項保險,不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或者在試用期不簽訂勞動合同,承諾轉正后簽署,但在轉正時又以各種借口推脫或者惡意不予轉正,造成員工沒有保障。二是簽訂不規范的勞動合同,部分民營企業提供的勞動合同中,對于關鍵問題采用模糊、歧義的做法,簽訂勞動合同后,民營企業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解讀相應內容,對員工沒有形成有效的勞動保障。三是部分民營企業在工作過程中,具有一定風險性,一旦操作不當很可能造成員工受傷,甚至死亡,在這種情況下,民營企業就與員工簽訂不對等的勞動合同,員工出現任何問題,均與企業無關,而是自行承擔,對員工極其不負責,根本無法形成有效的倫理建設。
2.缺乏合理的加班補償。部分民營企業為了降低企業成本,采用很多方式故意不給員工加班補償,并且惡意克扣員工工資,很多員工處于高強度的超時工作中。目前很多民營企業采用“996”工作制度,但是卻沒有加班費,企業以績效工資、計件工資等為由,又故意將KPI 標準規定在合理范圍之上,員工為了完成過高的KPI,必須加班加點,而且KPI 標準還在按周期不斷的增加,這就使員工長期處于高強度的工作中,并且得不到合理的加班補償。
3.缺乏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部分民營企業工作環境較差,環境中有毒氣體、有害物質較多,或者工作環境溫度較高或較低,都對員工造成了一定的身體損傷,并且也沒有對員工講解相應的保護方法,使員工缺乏自我保護的意識,最終導致員工產生職業病,危及生命。另外,部分民營企業工作環境較為危險,相關的保護措施及消防設備也缺失,一旦發生安全問題,員工沒有自我保護的措施,給員工造成了身體上的殘疾,甚至關乎生命。特別是一些小型的民營企業,甚至用電等最基本的安全措施都沒有,防火設備更是妄談,再加上混亂的工作環境,給員工造成了極大的安全隱患。
4.社會參保率較低。部分民營企業只給中高層員工進行社保參保,而對于大量的中低層員工并不給予相應的社會保障,大量中低層員工無法享受社會保障,一旦發生相應問題,無法得到有效的社會支持及援助。另外,出于企業成本考慮,部分民營企業不給員工參保,給出少量金額的工資補償或者以商業保險替代,保障性并不全面,無法替代社會參保的可靠性,這都為員工倫理建設帶來了障礙。
1.完善民營企業領導層的倫理意識。民營企業與員工采用合同形成勞動關系,本質上是平等的合同關系,企業領導層及員工都需要遵守相應的合同內容以及對應的法律法規,實際過程中領導層的強勢不應體現在合同關系中,而是公平平等的對待每一位下屬員工。企業領導層應該以法律法規作為最低的道德底線,并在以社會公認的道德標準來要求自己,從倫理上對員工形成關愛及善待,企業領導層通過樹立健康合理的社會觀、是非觀也是對員工倫理建設的重要保障,而不是一味的按照合同及法律法規的最低要求來對待員工。民營企業領導層通過不斷的學習倫理意識,強化相應的基本素養,對員工的倫理建設有著質的改變,有效的倫理建設能夠激發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幫助企業提升經濟效益,形成正向循環,為企業穩步發展夯實基礎。
2.建立工會,強化員工自我保護。在企業中,個人與企業的協商無法產生足夠的力量,往往被忽視或無法平等溝通,這時就需要對等的組織形成力量,來與企業進行平等的協商,工會的建立能夠解決企業中員工的合理要求,強化員工的自我保護,便于民營企業的倫理建設,同時也能夠監督企業對員工的各項措施,真正為員工謀取平等。一旦在企業中發生不合理現象,員工能夠通過工會自發的組織起來,并找出個人與企業的平衡點,在為企業創造利潤的同時,對自身的合理要求及保護措施能夠得到滿足,實現個人于企業的共同發展。另外,企業不單單是以提升利潤為第一要務,員工的倫理建設同樣重要,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只有在完善倫理建設的前提下,所有員工才能產生凝聚力,為企業更好的服務,促使企業利潤穩步增長。
3.提升社會組織對倫理建設的作用。部分社會組織能夠幫助企業員工進行合理權益的維護,對企業起到監督作用,完善民營企業對員工的倫理建設,與政府單位、工會共同為員工解決問題,形成有效合力,幫助解決各項問題,促進勞動關系的健康存續。
4.提升政府單位對民營企業的監督作用。在市場經濟發展的同時,政府單位起到社會的監督和協調作用,對民營企業員工管理的倫理建設同樣發揮著主導作用。政府制定相應的勞動法規,對各民營企業實施情況要進行不定時的監督,對其中嚴格落實的單位進行扶持,對不予實施的單位進行批評教育,甚至利用法律進行相應的懲處,建立良好的社會氛圍,使各民營企業能夠自主的形成完善的倫理建設,使員工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維護社會及民營企業的穩定發展。
綜上所述,完善的倫理建設能夠使企業與個人形成雙贏,并互相促進,使民營企業獲得更好的發展,使員工實現自我提升,為我國民營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