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巧燕 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南安市供電公司
對電網管理來說,配網調控是一項關鍵技術,搶修指揮水平對保障電網供電、用電穩定性具有重要影響,現如今隨著用電需求的不斷提升,對電網供電性能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配網調控仍存在一定的矛盾問題,結合現狀分析,配網調控和搶修指揮整體效率低下,如果存在決策失誤問題,將會嚴重阻礙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對人們的生活、生產造成不利影響,基于此,本文對配網調控及搶修指揮精益化措施進行分析。
配網調控及搶修指揮業務精細化的作用在于保障用戶的用電需求,為人們提供更好的用電服務,推動電網的長遠穩定健康發展。在開展配網調控和搶修指揮業務精益化管理工作階段,能夠對實際存在問題進行精細化分析,以問題作為重要基礎,制定科學合理的處理措施。結合現狀分析,我國配網調控整體水平低下,如果存在電網故障問題,無法實施及時、高效的搶修維護工作,因此致使電網恢復壓力較大,同時對一些農村區域、城市邊緣區域來說,電網薄弱,所以區域供電能力不佳,不能滿足人們的用電需求,提供電力。因為在短期階段內難以對硬件設施進行完善,因此需要采取精益化管理,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好的用電服務。不斷提高精益化管理水平,有助于改善配網調控及搶修指揮流程,具有非常重要的社會意義[1]。
為了能夠進一步提高配網調控效率,確保搶修業務能夠充分發揮作用,在進行搶修工作前,需要提高對信息收集系統的利用水平,進而保證整體工作效果,將先進的信息化技術水平作為前提,保證調度、溝通的高效性、實時性,并且及時為客戶反饋調度、搶修的信息,認識到故障搶修的具體情況,提高客戶對工作的支持力度,在履行責任的過程中,加強與客戶及相關工作人員的交流溝通。加強對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建立專門的管理系統,對工單處置效率及工作情況等進行有效考核,結合技術方式判斷故障類型、原因等,通過高效、及時的調度保證搶修工作的有效進行,最大程度上減少停電時間和損失。通過對多種技術的有效應用,建立快速聯動響應的調度支持系統,各部門加強交流與協作,提高配網事故搶修工作質量和效率。通過建立配網一體化搶修指揮系統,實現了對智能化技術及網絡技術的充分利用,提高配網動態化、智能化管理水平,為配網調控及其搶修指揮提供重要參考依據。一體化搶修系統需要將配網調控和搶修管理作為主體,建立科學合理的日常維護機制,實現對各類故障的全面分析,快速消除故障問題,同時系統具備在線實時監控功能,可以為配網調控提供重要參考依據[2]。
建立崗位輪換機制,調控及搶修工作人員展開崗位融合學習,提高對工作內容的認知程度,保證配網調控和搶修指揮工作之間的有效聯動,基于協同機制的配合,實現配網調度、設備維護和事故搶修等部門之間的跨專業協作。為了確保配網調度和搶修工作的有效進行,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服務,確保保證工作人員持證上崗,充分認識上崗標準,保證通過資質認證的工作人員上崗工作。同時還需要做好非正常情況下電力用戶工作,在檢修配網階段,對配網運行進行合理調整,在系統中全面錄入停電信息,最后還需要優化配網調控及搶修指揮業務流程,及時處理故障問題,不斷優化服務水平,確保供電服務工作滿足用戶要求。
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對工作質量有決定性影響,因此需要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首先,需要建立專門的培訓機制,定期組織相關培訓活動,建立實訓和培訓基地,加強工作人員的學習,通過帶電作業班、線路維護搶修班培訓,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培訓是一項長期性工作,應不斷加強學習和經驗交流,建立相應的考核機制,定期進行考核,同時開展優質服務競賽,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主動性和積極性,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服務水平[3]。
首先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配網檢修整體方案,定期對檢修工作情況進行全面考察,保證相關工作的有效執行。風險管理和控制機制的有效運行,對于減少停電事故問題,縮短停電時間具有重要意義。因此需要提高配網設備的異動管理水平,確保配網接線圖的完整性和精準性,為配網的安全穩定運行夯實基礎。安全風險管理和控制機制對于保證配網調控及檢修指揮業務的有序開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需要保證其合理性,對制度進行規范,不斷提高管理水平,明確配網故障評估標準,將標準規范作為重要參考,優化配網調控和搶修工作流程,定期對故障問題進行通報,不斷提高配網故障判斷的準確性,指揮工作人員需要定期提供相關基礎數據,確保調控指揮工作的規范性、精益化,最大程度消除安全隱患問題,為配網的安全穩定運行提供良好的保障。
綜上所述,對電網運行來說,配網調控和搶修指揮業務具有重要意義,為了能夠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好的用電服務,保障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需要采取多種措施改善相關問題,對電力企業來說,可以采取優化技術水平,加強對信息技術系統的應用,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建立業務融合調控機制等措施,不斷提高用電服務水平,推動電力行業的可持續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