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 中鐵十九局集團電務工程有限公司
鐵路四電工程建設,施工線路長、人員多、作業點分散,傳統的管理方式已無法滿足大型項目安全管控的要求。實現鐵路項目信息化,解決工程中的“監管”難題成為鐵路項目發展的必然途徑,為了提升項目精細化管理能力,改進和革新管理模式,增強決策能力,提升項目盈利能力,搭建一套可擴展的“智慧工地”系統,實現對項目目標的管控及進度的可視化展示及分析,進而實現精細化管理。
現場勞動管理系統是指利用物聯網技術,集成各種類型的智能終端設備以實現對建設項目現場勞動者有效管理的綜合信息系統。實現基于管理、業務的分類和統計分析等,以提高項目的現場勞動管理能力,協助提高政府對勞動就業的監管效率,并確保勞動者和企業的利益。
工程數據管理系統是一個綜合利用互聯網、云技術、大數據及移動互聯等先進技術對工程施工材料計算、全過程動態跟蹤與管控的業務系統。將設計文件數據化,自動將工程數據加工形成工、料、機需求計劃,指導后續施工安排。其中包括審圖定測、數據導人、數據匯總、變更管理、材料匯總、需用管理、限額管理等,簡化項目部工作流程,過程留痕可追溯,實現項目管理的精細化和數據化。
現場物料追蹤(物料掌中寶)實現現場物資成本、質量的全流程管控;運用移動互聯網技術實現給供應商發送訂單、供應商供貨、收料、發料、庫房盤點環節的業務替代,提升現場效率的基礎上實現了業務數據精確、實時的采集;運用互聯網技術對數據進行智能分析,實現供應商對賬環節、現場庫房的管控;二維碼作為載體,一次打印數據自動、實時更新,實現了材料質量全流程的追溯。
作業班組在施工安裝過程中通過對材料等設備的現場掃碼確認等操作,將作業人員、材料設備等信息及施工安裝過程信息與相應的工程實體進行匹配,實現以工程實體為架構的工程各項組成要素數據信息及施工過程數據信息的采集、關聯和結構化存儲,為項目工程建設質量全過程管理提供了作業人員、材料設備及施工安裝過程均可系統追溯的數據基礎。
智慧工地安全管理系統為企業建立風險管理和隱患控制雙系統安全管理控制平臺。采用“云大物移智”的先進技術,從用戶角度設計系統,使系統易于學習、易用、易推廣。鞏固企業的管控流程,實現流程可以預警,可以對結果進行分析,以確保管理體系落實實施。最終達到安全“零”事故的目標。
快速記錄現場問題,軟件自動將信息推送至責任人進行整改、回復,形成問題閉環。后期隨時可以進行問題查看,一鍵生成整改單等,提升效率。質量檢查過程中留存的影像自動存儲于數據倉庫,將為公司積累數據資產,為下一步機器學習、視頻智能判別打下基礎。
智慧工地一體化平臺集成了多個可視化監控平臺,利用現場安裝的攝像頭實現實時監控的功能。
智慧工地系統在勞務駐地和中心料庫安裝了人臉識別智能攝像頭,防止陌生人非法闖人,能實時看到現場情況,同時實現人臉考勤方式,對勞務人員的出勤情況更加精準;現場安全人員佩戴執法記錄儀,實時回傳工作畫面到平臺,平臺展現人員實時定位位置和監控畫面,對現場安全情況進行監控,避免風險,同時可通過作業班組系統掃碼采集現場的任務完成情況,分專業、分站和區間展示,形成各專業完成情況對比分析圖,清晰直觀,實現了真正的現場可視化管理。
四電工程物資提報工程量大、耗時長、工作量大、易出錯。在以往項目中,物資提報需從施工藍圖上進行初步統計,然而施工藍圖沒有給出全部的物資量,配套的物資均需在通用圖進行查詢,這樣的物資提報工作耗時長、易出錯,智慧工地數據庫中包含了相關的通用圖數據,在物資提報頁面,我們只需輸人圖號及數量,即可直接得到所需配套物資數量并可直接導出word格式文件用于打印,極大地節省了物資提報人員反復查看通用圖、制作表格的時間;同時智慧工地手機APP中,我們只需要輸人物資名稱,可快速查詢庫房庫存量情況,快速掌握庫存情況,及時提報需用計劃,采購物資,保證項目進度按計劃開展。
工程量的統計:四電施工,使用BIM建模指導施工,模型創建完成后,通過解讀,能夠詳細分析出各施工階段各材料的工程量,如四電電纜、支柱等的工程量,避免了技術人員重復地統計、提報物資的工作。
碰撞檢查:四電施工配電所電纜間電纜眾多,多時達到500余根,合理設置電纜敷設路徑可有效避免電纜浪費以及保證成品的美觀,施工前,確認完了電纜敷設方案及走線架的尺寸,我們利用BIM建模提前完成效果模型圖,在模擬圖中標識各種電纜型號、走向及長度,利用其漫游功能,可以直觀地體現支架及電纜敷設的具體情況,施工時按照模型既定的電纜敷設路徑次序,仔細核對現場電纜走向,確定高低壓電纜敷設順序,以避免電纜交叉。
四電施工尤其牽引供電專業施工,鐵路DID里程尤為重要,智慧工地系統帶有GIS地圖,標注鐵路各站點名稱和DID值,標注項目部位置,標注重點隧道或者橋梁位置,標注變電所等位置,而在智能安全帽、執法記錄儀、單兵設備均攜帶攝像頭,可以實現實時定位,在GIS地圖上所處位置、DID里程一目了然。
信息化技術的推廣應用,不僅提高了企業的整體形象,提高了工作效率、技術水平和安全水平,而且提高了企業的整體競爭力。同時,信息化也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和工作強度,從而保證工程質量。